第二百五十二章 能力
霍晏在阎良花的指导下做出印刷术,先设置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住。
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好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个印版,拿着它靠近火烘烤;等松脂等物开始熔化时,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于是,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制三两本书,这种方法不能算很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书,这种方法就显得特别快捷。
两个人做了个实验,效果非常好,阎良花高兴得不得了,拍着手说:“书籍只用人手来抄,那抄写的速度慢,且容易出错,不容易在普通百姓之间流传开来。有了这个办法,成百上千的印刷者,书籍就不是贵族的权利,普通百姓也能看。我的二弟呀,你立了大功。”
霍晏被夸得脸一红:“都是姐姐在教我怎么做,我也只是把姐姐说的话串联了一下,琢磨了一下印刷办法。”
陈平之在旁边一直观察着二人的实验,缓缓开口道:“打破世家垄断书籍,印刷术真是个好办法。”
霍晏对于自己帮得上忙,十分高兴,道:“为了加快印刷速度,可以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正在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排字模;这一块刚印完,另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阎良花附和:“每一个字也可以做好多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
陈平之道:“字模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加以标示,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们储存起来。”
霍晏说:“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冷之字,随即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
大家集思广益,把所有能遇到的麻烦都总结出来。
陈平之略微有些疑惑:“为什么不用木头?”
“我试过了几次,用不同的木材,但是效果都一样。木头制作活字模因为纹理有疏有密,沾了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加上容易与药物互相粘连,不能重新把字模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后,再次用火烘烤,使药物熔化,用手一抹,那些字模就会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霍晏侃侃而谈,说的井井有条,连磕巴都没打一下。
阎良花笑得像是一朵花:“陈酬,我的弟弟怎么样?我就说嘛,生而为人必有用。”
陈平之夸奖他:“看来不是学识派的,是实践派的,明儿我便推荐他入朝围观吧,入工部正合适。”
霍晏一下就结巴了起来:“这不合适吧,我我我……”
“你该入朝,做点实事,工部有一个小官儿我看着不大顺眼,仗着是王家人鼻子都冲天,回头我让陛下把他踢了,把你换上来。”
“这不太好吧,对方毕竟是世家。”霍晏弱弱的说。
阎良花冷笑一声:“世家子弟已经习惯了霸占位置,把他换下去,换上来的也是他的亲眷,不给做的事情就是不给做。可现在不一样,科举一上来,争的人多、抢的人多,在想尸位素餐,那朝廷就没他们的容身地。”
从前人才少,如今人才多,职位挑人。
陈平之说:“推荐你一个人太打眼,不如再多推荐一个,阎良花,你对历法感兴趣吗?”
“还行,之前翻看《春秋》一书,书中记载了三十六次日食,历代历法学者通加验证,一般认为所记与实际天象密合的不过有二十六七次,只有一行证明有二十九次。”
“我说的这个人,证明有三十五次,只有庄公十八年的一次日食,与古今学者对日食发生日期的推算都不合,她怀疑是《春秋》记错了。”陈平之挑了挑眉:“如何?我推荐你弟弟,你帮我推荐她。”
阎良花好奇:“谁呀?”
陈平之淡淡一笑:“郭赵的小徒弟,竹叶。你帮我把她要过来,安排进吏部。”
阎良花:“……怎么把她给盯上了?”
陈平之在内部掌管的是人事调动,科举选上来人才也是由他安排,所以他是个惜才之人。他在宫中走动,某一日看到有个小姑娘蹲在泥地上涂涂画画,这一看就挪不开眼睛。
从夏代仲康五年癸巳岁到宋代熙宁六年癸丑岁,凡三千二百零一年,各种书籍所记载的日食共有四百七十五次,以往各种历法的推考检验虽各有得失,而小姑娘所得出的合乎实际的结论要较前人为多。
这个小姑娘很神奇,不用计算工具就能够推算古今的日月食,加减乘除都只用口算,却一个数都不会错。
“她用算筹运算时,很大数字的乘除都不用一步一步摆下去,只照着数位运筹如飞,人的眼睛都跟不上。我曾故意移动了她的一只算筹,她从上到下用手摸了一遍,到被移动的地方,又随手拨正而离开。”难得见陈平之对谁如此夸赞。
“加减乘除……”阎良花有些一言难尽的说:“算法是我教她的。”
他们三人在外流浪的时候,竹叶总掰着手指算师父剩下的钱,阎良花见人手指头不够用,就交了加减乘除,竹叶在这方面有天赋,学得很快,不曾想叫陈平之看了去。
陈平之惊讶:“从你这学的?”
阎良花道:“你别看郭赵神秘莫测,但实际上什么都不教小姑娘,只叫人自个儿悟,我哪里看得惯,于是便交了一点儿自个儿的本事,好歹也是她师嫂。师兄如父,我自然要当一当母。”
陈平之原本还沉浸在自己挖掘了一个未来人才的高兴情绪中,没想到自个儿遇见的是已经被人调教过的。他有些失望:“我还想着收个弟子呢,虽说是个女孩,但有你开了个头,女子也无妨。”
“小心郭赵来打你。”阎良花直摇头。
陈平之遗憾的说:“如今大家都奔着科举科考的项目研究,少有人钻研术数,霍晏又不能传承我衣钵,浪费便有些可惜了。”
霍晏弱弱的说:“是我不好。”
陈平之看着他:“已经很好了,就这么一个印刷术就够你名垂千古,前一秒还放弃你,后一秒就对你涌起了希望。果然个人有个人的用处,你的用处很大了,我会向陛下推举你,希望你往后越来越好。”
霍晏期待的看着他,他看的是自己,不是钱太清。
阎良花觉得二人有些不对劲,若有所思的说:“二弟自个儿有了官职,再想去哪户人家求亲就方便多了,二夫人一定会给二弟挑选个好人家。”
陈平之皱眉毛:“她能挑选什么好人家?等我忙过了,这阵子再给他挑一挑吧。”
霍晏神情黯然,并没有接话。
话题就此接了过去,第二日陈平之便在早朝上推荐了霍晏,并且将印刷术当庭展示,谈及这项工艺会带来的大量收益,皇帝宣布工部制作,并录取了霍晏给予了工部郎员外这七品官职。
他的到来挤走了一个王家旁系子弟,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
初入官场、初出茅庐,还有一大堆人虎视眈眈,霍晏自然是要处处碰壁的,好在有阎良花和陈平之护着,总比自个儿单打独斗强。
碰到一些业务上的问题,也都解决的不错。
钦天监那边半个月前算出星象问题,若是要化解的话,必须得在宫里修建一座摘星楼。
巧的是,郭赵也算了一卦,认为的确有必要修建,于是白不厌便拨款建造。
木塔才建了三层时,白不厌带着郭赵曾登塔眺望,结果木塔晃动。
郭赵说:“摘兴楼晃动是不吉的征兆,陛下要有祸事。”
跟在旁边的竹叶心想,师父就这么跟皇帝说话,两人现在没死,实属命大。
工部的工匠便解说:“是因为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等着建造完,上面盖了瓦,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几个老工匠和工部的大人物商议一番,最后实在没办法,便差了一个人去问霍晏,问他是否知道楼晃的这么厉害的原因。
从前没盖过高楼,至多两层,未有三层。
霍晏翻遍古书,又自个儿做了个模型,几次实验过后,恍然大悟,找出了解决办法。
建造时需要逐层铺上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因为钉牢木板以后,各层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一只箱子。人踩上去,上下及周边四面互相支撑,自然不会晃动。
他参与到了摘星楼的建造当中,最后完美收官,还得到了白不厌的赏赐。
一些布匹珠宝送到了霍家,二夫人接旨的时候神情还有些恍惚,万万没想到他各种提防的卑贱木工活竟成了儿子节节攀升的好技术。
人的力量不一定体现在读书上,没读过书的人不懂。
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好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个印版,拿着它靠近火烘烤;等松脂等物开始熔化时,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于是,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制三两本书,这种方法不能算很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书,这种方法就显得特别快捷。
两个人做了个实验,效果非常好,阎良花高兴得不得了,拍着手说:“书籍只用人手来抄,那抄写的速度慢,且容易出错,不容易在普通百姓之间流传开来。有了这个办法,成百上千的印刷者,书籍就不是贵族的权利,普通百姓也能看。我的二弟呀,你立了大功。”
霍晏被夸得脸一红:“都是姐姐在教我怎么做,我也只是把姐姐说的话串联了一下,琢磨了一下印刷办法。”
陈平之在旁边一直观察着二人的实验,缓缓开口道:“打破世家垄断书籍,印刷术真是个好办法。”
霍晏对于自己帮得上忙,十分高兴,道:“为了加快印刷速度,可以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正在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排字模;这一块刚印完,另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阎良花附和:“每一个字也可以做好多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
陈平之道:“字模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加以标示,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们储存起来。”
霍晏说:“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冷之字,随即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
大家集思广益,把所有能遇到的麻烦都总结出来。
陈平之略微有些疑惑:“为什么不用木头?”
“我试过了几次,用不同的木材,但是效果都一样。木头制作活字模因为纹理有疏有密,沾了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加上容易与药物互相粘连,不能重新把字模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后,再次用火烘烤,使药物熔化,用手一抹,那些字模就会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霍晏侃侃而谈,说的井井有条,连磕巴都没打一下。
阎良花笑得像是一朵花:“陈酬,我的弟弟怎么样?我就说嘛,生而为人必有用。”
陈平之夸奖他:“看来不是学识派的,是实践派的,明儿我便推荐他入朝围观吧,入工部正合适。”
霍晏一下就结巴了起来:“这不合适吧,我我我……”
“你该入朝,做点实事,工部有一个小官儿我看着不大顺眼,仗着是王家人鼻子都冲天,回头我让陛下把他踢了,把你换上来。”
“这不太好吧,对方毕竟是世家。”霍晏弱弱的说。
阎良花冷笑一声:“世家子弟已经习惯了霸占位置,把他换下去,换上来的也是他的亲眷,不给做的事情就是不给做。可现在不一样,科举一上来,争的人多、抢的人多,在想尸位素餐,那朝廷就没他们的容身地。”
从前人才少,如今人才多,职位挑人。
陈平之说:“推荐你一个人太打眼,不如再多推荐一个,阎良花,你对历法感兴趣吗?”
“还行,之前翻看《春秋》一书,书中记载了三十六次日食,历代历法学者通加验证,一般认为所记与实际天象密合的不过有二十六七次,只有一行证明有二十九次。”
“我说的这个人,证明有三十五次,只有庄公十八年的一次日食,与古今学者对日食发生日期的推算都不合,她怀疑是《春秋》记错了。”陈平之挑了挑眉:“如何?我推荐你弟弟,你帮我推荐她。”
阎良花好奇:“谁呀?”
陈平之淡淡一笑:“郭赵的小徒弟,竹叶。你帮我把她要过来,安排进吏部。”
阎良花:“……怎么把她给盯上了?”
陈平之在内部掌管的是人事调动,科举选上来人才也是由他安排,所以他是个惜才之人。他在宫中走动,某一日看到有个小姑娘蹲在泥地上涂涂画画,这一看就挪不开眼睛。
从夏代仲康五年癸巳岁到宋代熙宁六年癸丑岁,凡三千二百零一年,各种书籍所记载的日食共有四百七十五次,以往各种历法的推考检验虽各有得失,而小姑娘所得出的合乎实际的结论要较前人为多。
这个小姑娘很神奇,不用计算工具就能够推算古今的日月食,加减乘除都只用口算,却一个数都不会错。
“她用算筹运算时,很大数字的乘除都不用一步一步摆下去,只照着数位运筹如飞,人的眼睛都跟不上。我曾故意移动了她的一只算筹,她从上到下用手摸了一遍,到被移动的地方,又随手拨正而离开。”难得见陈平之对谁如此夸赞。
“加减乘除……”阎良花有些一言难尽的说:“算法是我教她的。”
他们三人在外流浪的时候,竹叶总掰着手指算师父剩下的钱,阎良花见人手指头不够用,就交了加减乘除,竹叶在这方面有天赋,学得很快,不曾想叫陈平之看了去。
陈平之惊讶:“从你这学的?”
阎良花道:“你别看郭赵神秘莫测,但实际上什么都不教小姑娘,只叫人自个儿悟,我哪里看得惯,于是便交了一点儿自个儿的本事,好歹也是她师嫂。师兄如父,我自然要当一当母。”
陈平之原本还沉浸在自己挖掘了一个未来人才的高兴情绪中,没想到自个儿遇见的是已经被人调教过的。他有些失望:“我还想着收个弟子呢,虽说是个女孩,但有你开了个头,女子也无妨。”
“小心郭赵来打你。”阎良花直摇头。
陈平之遗憾的说:“如今大家都奔着科举科考的项目研究,少有人钻研术数,霍晏又不能传承我衣钵,浪费便有些可惜了。”
霍晏弱弱的说:“是我不好。”
陈平之看着他:“已经很好了,就这么一个印刷术就够你名垂千古,前一秒还放弃你,后一秒就对你涌起了希望。果然个人有个人的用处,你的用处很大了,我会向陛下推举你,希望你往后越来越好。”
霍晏期待的看着他,他看的是自己,不是钱太清。
阎良花觉得二人有些不对劲,若有所思的说:“二弟自个儿有了官职,再想去哪户人家求亲就方便多了,二夫人一定会给二弟挑选个好人家。”
陈平之皱眉毛:“她能挑选什么好人家?等我忙过了,这阵子再给他挑一挑吧。”
霍晏神情黯然,并没有接话。
话题就此接了过去,第二日陈平之便在早朝上推荐了霍晏,并且将印刷术当庭展示,谈及这项工艺会带来的大量收益,皇帝宣布工部制作,并录取了霍晏给予了工部郎员外这七品官职。
他的到来挤走了一个王家旁系子弟,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
初入官场、初出茅庐,还有一大堆人虎视眈眈,霍晏自然是要处处碰壁的,好在有阎良花和陈平之护着,总比自个儿单打独斗强。
碰到一些业务上的问题,也都解决的不错。
钦天监那边半个月前算出星象问题,若是要化解的话,必须得在宫里修建一座摘星楼。
巧的是,郭赵也算了一卦,认为的确有必要修建,于是白不厌便拨款建造。
木塔才建了三层时,白不厌带着郭赵曾登塔眺望,结果木塔晃动。
郭赵说:“摘兴楼晃动是不吉的征兆,陛下要有祸事。”
跟在旁边的竹叶心想,师父就这么跟皇帝说话,两人现在没死,实属命大。
工部的工匠便解说:“是因为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等着建造完,上面盖了瓦,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几个老工匠和工部的大人物商议一番,最后实在没办法,便差了一个人去问霍晏,问他是否知道楼晃的这么厉害的原因。
从前没盖过高楼,至多两层,未有三层。
霍晏翻遍古书,又自个儿做了个模型,几次实验过后,恍然大悟,找出了解决办法。
建造时需要逐层铺上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因为钉牢木板以后,各层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一只箱子。人踩上去,上下及周边四面互相支撑,自然不会晃动。
他参与到了摘星楼的建造当中,最后完美收官,还得到了白不厌的赏赐。
一些布匹珠宝送到了霍家,二夫人接旨的时候神情还有些恍惚,万万没想到他各种提防的卑贱木工活竟成了儿子节节攀升的好技术。
人的力量不一定体现在读书上,没读过书的人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