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465节
“哈哈。”
二人相视一笑,随后便一同进入正在修建之中的哈喇莽来。
“老夫这次应邀,不但将商会两百多家商号的代表带来了,而且还筹集了大量的水泥、粮食、布匹、药品、铁料等物资,回头许总兵可要给老夫一个公道的价格!”
许铭大喜,说道:“会首放心,定然不会亏待会首的。只是这货款暂时不能变现。”
“什么?”
王靖诧异的说道:“这是什么意思?”
许铭大笑着说道:“会首先随末将去都护府吧,咱们慢慢谈。”
“都护府?”
此时王靖更加疑惑了,大明什么时候有了都护府这个建制?这不是汉唐时候的称呼吗?
许铭自豪的说道:“这也是阁老前几天才送来的命令,会首一直在北上的路上,不知道也正常。”
“末将率领的国防军第七军已经被国防部部署在漠南草原了,而整个漠南草原,便是我大明的瀚海都护府,末将有幸成为首任都护!”
听到这里,王靖只觉得心神俱震,这不就是重建汉唐的雄威吗!
片刻之后,在城中的都护府衙门,当然此时的都护府衙门只是一片简陋的帐篷而已,在周围的地面上用石灰画上了准备修建的房屋格局,还没开始动工。
也就是在这里,王靖听明白了许铭的意思。
此时刘衍下令筹建瀚海都护府,都护府的疆域北到唐麓岭以及后世的贝加尔湖一线,南连山西、陕西、甘肃,东接辽东,西临西域的亦力把里,疆域非常的辽阔。
另外随着满清的覆灭,在这片疆域上的蒙古部落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草原上七、八成的蒙古人都已经被剿灭,剩下的也都是苟延残喘而已。
随着许铭率领国防军第七军将士杀进草原,剩下的蒙古人也是四散而逃,除了部分向北、向西逃亡的蒙古人之外,被明军围歼了一些,剩下的蒙古人全都被其余散落在各地的部落“吸收”。
可以说此时的草原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
于是民政部按照刘衍的方略,开始将瀚海都护府规划为七个州、三十多个县,开始大兴土木、移民实边。
而哈喇莽来也被改为广武州,名字就是取自以前大明在这里设立的广武镇。哈喇莽来城也作为广武州的治所,更是瀚海都护府的治所。
按照民政部给出的政策,大明各地百姓都可以自愿到瀚海都护府居住,朝廷发给全部的路费,并且承担移边百姓居所的建设。
“按照朝廷的优待方略,每户迁移到瀚海都护府的百姓,都可以按照人头分配房屋和土地,不论男女老幼,一人分配三间房、一百亩土地,想要种地的,朝廷分配耕牛、农具、种子、口粮,想要放牧的,朝廷提供牲畜等物资。”
“另外,凡是迁移到瀚海都护府的百姓,朝廷一次性发放每户十银币的搬迁费、五银币的置办费,以及十石粮食的口粮。”
许铭笑着说道:“如此优厚的待遇,现在瀚海都护府各地的汉人数量已经飞速增长,而山西、陕西、甘肃等受灾州县的灾民,正在大批大批的赶来,西北各处的压力开始大大缓解。”
王靖点头说道:“这倒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只是太耗费钱粮了,不知道朝廷是否能够支撑得住?”
许铭说道:“这就要看会首和商会上万会员的本事了!”
王靖顿时傻眼,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许铭拿出了一份书信,递给王靖后,说道:“先请会首过目。”
王靖打开书信看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非常丰富,看完之后不禁感叹道:“老夫这个女婿,还真是个七窍玲珑心啊,他把商人逐利、百姓重地的天性了解得深刻,用的也恰到好处!”
在这封信中,刘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略,那就是鼓励商贾到瀚海都护府“投资”!
刘衍定下规矩:凡是到瀚海都护府投资的商贾,不管是出钱粮修建城池、道路或是为百姓修建民居,还是协助朝廷筹集耕牛、粮食、布匹等必要的物资,又或是直接向朝廷捐献钱财,都被视作在瀚海都护府投资。
作为回报,朝廷会根据商贾具体的投资金额和重要性,给予该商贾在瀚海都护府经商一定年限的免税待遇,是免除一切的赋税!
同时,这些商贾在钱庄贷款的话,也可以享受大幅度的减免利息待遇。
更让王靖无法拒绝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商贾出钱粮为朝廷修筑城池、堡垒、道路的话,朝廷将视作借贷,分为五年、十年、二十年不等,以可观的利息分年偿还,或者以该商贾在大明其余各地经商时,抵扣赋税的方式进行偿还!
另外,凡是在瀚海都护府投资数额达到一定的限度,朝廷便会给该名商贾册封子爵爵位。虽然如今在刘衍的大力推动下,大明各地商贸繁盛,商贾的地位也随之太高了很多,可是依然被大部分大明百姓视为下等营生,哪怕你家财万贯,哪怕你富可敌国,也不如一个吃不上饭的穷书生地位高。
如今有了这么多的优惠条件,特别是有了投资钱粮可以获得子爵爵位的待遇,可以说商贾到瀚海都护府投资的事情已经算是成功一大半了,现在就差将此事彻底宣扬出去,并且有人来带这个头了。
而“带头大哥”的最佳人选,自然就是身为大明商会会首的王靖。
王靖看着许铭,说道:“老夫这个女婿可是弄了一个阳谋啊,这件事情老夫不可能拒绝。也就是说,此番运来的这些货物,就算做是对瀚海都护府的投资了,对吧?”
许铭大笑起来,抱拳说道:“会首放心,末将一定将数额统计好,力争为会首拿下一个子爵爵位来!”
王靖摆手笑了笑,那个子爵爵位对于其他商贾来说,也许吸引力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能够改变家族命运的。
可是对于王靖来说,有刘衍这个女婿在,一个小小的子爵已经不怎么放在眼里了,此番出手,也仅仅是朝廷的政策很好,王靖想为天下商贾做些事情,同时也算是支持一下自己的这个女婿罢了。
“今后可不要末将、末将的自称了,你可是我大明第一位都护,就这份荣耀,堪比公爵了!”
许铭大笑着,虽然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可是神色中那份自豪,却是怎么也遮盖不住的。
随后许铭说道:“会首,现如今瀚海都护府各地的汉人百姓已经越来越多了,所需的各种物资的数量也是飞速增长。虽然有北直隶等各地商贾的大力支持,可是钱粮物资的缺口还是很大,不知道会首能否运作一下,让江南各地的商贾也出一份力?”
如今大明商会之中,以北方商贾最多,差不多占据了商会名额的七成,南方商贾之中,还有很多有实力的商号没有加入到商会之中。
毕竟在江南各地,宗族的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是北方各省所比不了的。
可以说,凡是有祠堂、有宗族的商贾,就不会轻易加入大明商会,以免商会与宗族之间发生矛盾。
此时王靖思索了许久,说道:“此事老夫肯定会尽全力去做,只是江南距离瀚海都护府太远了,那些豪商是看不上朝廷开列的这些条件,而那些感兴趣的中小商号虽然有可能北上支援,但是其本身的实力就摆在那里,能起多大作用还是很难说的。”
“所以,以老夫之见,此事还是以商会为主,以联络江南商贾为辅。”
许铭闻言思索了一下,说道:“此前四川总兵秦良玉病故,朝廷任命其子、副总兵马祥麟继任四川总兵一职。在马祥麟就任的时候,曾办了一场声势不小的庆典,将四川各地的商贾全都召集起来,接着机会向那些四川商贾宣扬爱国情怀,当场就有大半商贾加入了大明商会,还有不少商贾捐献钱粮供应朝廷。”
“会首是不是也可以参考一下马总兵的办法,在江南也办一场类似的事?”
“哈哈!”
王靖顿时大笑起来,说道:“川人从未负国,当年南宋灭亡,抵抗蒙古鞑子的时候,川人可是力战到最后的,所以马总兵的办法能够成功。”
“可是江南......”
王靖说道:“江南商贾养尊处优的太久了,他们大部分都是以家族为先,否则当初我那女婿推行新政的时候,江南也不会闹出那么大的乱子。”
“你以为光凭那些文官武将就能作乱了?他们手中的钱粮是哪来的?这些都是问题!”
许铭点了点头,王靖所说的都是实情,否则当初平定江南各地反叛的时候,刘衍也不会在大力扶持商业的情况下,还要对江南商贾进行筛查,查抄了十几家与叛军有往来的豪商。
于是许铭说道:“此事就拜托会首了,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王靖笑着说道:“那是自然!”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举国欢腾
八月底,北京城。
大明数十万将士出关血战,一路摧古拉朽收复了辽东,让大明君臣百姓视为噩梦的满清更是被打得灰飞烟灭,甚至满人和蒙古人都几乎被赶尽杀绝,这样的捷报送入京城内,顿时如同一阵猛烈的飓风,将大明帝都内外吹得摇曳不定,随后这股飓风更是吹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
崇祯帝在收到刘衍亲笔写成的捷报的时候,更是喜不自禁,甚至当着前来报捷的内阁一众尚书的面,直接昏厥了过去,吓得王承恩尖叫着喊来太医,在一众尚书七手八脚的忙碌下,将崇祯帝送回了寝宫,由太医诊治一番之后,才算是安顿下来。
随后,当崇祯帝平复了心情之后,才又将内阁众臣召入寝宫,说道:“鲁国公立下如此惊世之功,内阁要尽快拿出一个封赏的方略来,另外礼部要立即准备祭告太庙之事!”
礼部尚书黄锦当即领旨,参谋部尚书陈新甲也代替内阁众人领旨。
紧接着,陈新甲将刘衍一并送来的瀚海都护府筹建方略,以及改奴儿干都司为安东都护府的奏章拿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目前内阁已经对阁老的这两份方略核准,请陛下批红。”
内阁让崇祯帝批红,也不过是走一个流程而已,向崇祯帝表明他依然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内阁众臣依然将其奉为上位。
实际上,此时许铭已经被刘衍任命为瀚海都护府的都护,李定国也被任命为安东都护府的都护,二人目前只是还没有朝廷正是确认的官身罢了。
崇祯帝自己心中也是非常清楚这些的,所以当即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拿起御笔批阅了一番,刘衍派人送来的两份方略全部照准。
随后崇祯帝才想起来问道:“阁老可曾说起,大军何时班师回朝?”
内阁众人此时却面面相觑,片刻之后还是陈新甲说道:“启奏陛下,阁老他......,他暂时还不会班师回朝。”
“这是什么意思?”
崇祯帝顿时被吓了一跳,瞪大了双眼看向崇祯帝,一旁的王承恩也紧张的攥着双手,害怕自己真的听到什么惊天的话语来。
陈新甲见状也明白了缘由,急忙说道:“此番我王师出关收复辽东,朝鲜国竟然出动二十多万兵马支援满清,甚至甘愿将这二十多万精锐整编为满清的朝鲜八旗,给我王师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和伤亡,所以阁老准备在稳定了瀚海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之后,便率军东进,准备攻灭朝鲜国!”
崇祯帝闻言这才放下心来,一旁的王承恩也是悄悄擦了擦汗,心中一阵后怕。
随后崇祯帝问道:“如此,朝廷可还有钱粮供应大军继续作战?”
财政部尚书岳明说道:“启奏陛下,目前朝廷的财政状况很不好,虽然暂时辽东战事停止,军费开支减少了一些,以至于目前还能维持着,但是一旦大军出动开战,朝廷的开支将再次暴涨,到时候朝廷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听了岳明的话,众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身为大明财神爷的岳明只是说“要勒紧裤腰带”,并没有说大明财政供应不了,这就意味着攻打朝鲜之战还是可以干的。
于是崇祯帝便不再多说,此时心中也明白眼下的局面,大明的权柄已经尽数被刘衍掌控,由内阁进行运作,自己只要能坐稳皇位就好了。
九月初一,北京城郊外太庙。
这天凌晨时分,崇祯帝的銮驾就已经从皇宫出发,前往郊外太庙。
虽然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朝廷财力的窘迫,此番礼部准备的排场并不算大,但是今天却可以说是崇祯帝自登基以来最开心的一天,甚至要比李自成覆灭的时候更加高兴!
经过鲁国公刘衍率领的数十万国防军将士的浴血奋战,至此大明帝国面临的所有内忧外患全部覆灭!
不管是李闯、献贼,还是满清鞑虏、蒙古鞑子,在大明将士前赴后继的进攻之下,已经尽数被荡灭,大明已经浴火重生了!
这一天北京郊外的太庙,可谓是人山人海,原本大明皇家祭祀是不允许百姓围观的,周围都会有大批京营兵马进行警戒。
可是这一天,崇祯帝在内阁大臣的建议下,准许百姓围观,顿时北京城以及周边各地涌来了十几万百姓,哪怕京城的驻防营将士奋力维持秩序,也无法阻挡百姓的热情,整个太庙周边可谓是人山人海。在太庙之外围观的百姓,都为自己能够赶上这场天下盛事而感到兴奋不已。
特别是当崇祯帝从銮驾中走出来的那一刻,周围的百姓顿时山呼海啸起来,“万岁”的欢呼声响彻天际,也让崇祯帝心中激荡不已。
随后在太庙之中,崇祯帝率领内阁众尚书以及满朝文武百官,向大明历代先皇奉献牺牲,之后便亲自大声诵读祭文,向大明历代先皇禀告外虏尽灭、大明将兴。
宣读完祭文之后,崇祯帝在礼部官吏的引领下,开始继续下一个环节,只是此时崇祯帝心中忽然一动,想到刘衍已经是公爵了,如今攻灭了满清,朝廷要如何封赏?难不成还要给刘衍封王不成?
此时崇祯帝心中暗道:“苍天护佑我皇明,在国事即将崩坏之时,大明得到了鲁国公这样的忠臣良将!只是,这将来之事……,朕又要如何应对,如何处置?”
想到这里,崇祯帝心中又泛起了浓浓的愁云。
眼下不但刘衍已经封无可封,就连刘衍麾下的十几个总兵官也是一样,将来如何安顿这些总兵官,难不成全部封公爵?
“那样一来,大明的武勋势力岂不是要独步朝堂了!”
崇祯帝心中一颤,接下来的事情,哪怕是自己也不敢多想了。
之后,崇祯帝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走完了剩下的流程,这场太庙祭祖也差不多就要结束了。
最后,内阁众臣和满朝文臣武将在崇祯帝的带领下,再次向大明历代皇帝的挂像和牌位叩拜,这场典礼才算是最终结束。
二人相视一笑,随后便一同进入正在修建之中的哈喇莽来。
“老夫这次应邀,不但将商会两百多家商号的代表带来了,而且还筹集了大量的水泥、粮食、布匹、药品、铁料等物资,回头许总兵可要给老夫一个公道的价格!”
许铭大喜,说道:“会首放心,定然不会亏待会首的。只是这货款暂时不能变现。”
“什么?”
王靖诧异的说道:“这是什么意思?”
许铭大笑着说道:“会首先随末将去都护府吧,咱们慢慢谈。”
“都护府?”
此时王靖更加疑惑了,大明什么时候有了都护府这个建制?这不是汉唐时候的称呼吗?
许铭自豪的说道:“这也是阁老前几天才送来的命令,会首一直在北上的路上,不知道也正常。”
“末将率领的国防军第七军已经被国防部部署在漠南草原了,而整个漠南草原,便是我大明的瀚海都护府,末将有幸成为首任都护!”
听到这里,王靖只觉得心神俱震,这不就是重建汉唐的雄威吗!
片刻之后,在城中的都护府衙门,当然此时的都护府衙门只是一片简陋的帐篷而已,在周围的地面上用石灰画上了准备修建的房屋格局,还没开始动工。
也就是在这里,王靖听明白了许铭的意思。
此时刘衍下令筹建瀚海都护府,都护府的疆域北到唐麓岭以及后世的贝加尔湖一线,南连山西、陕西、甘肃,东接辽东,西临西域的亦力把里,疆域非常的辽阔。
另外随着满清的覆灭,在这片疆域上的蒙古部落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草原上七、八成的蒙古人都已经被剿灭,剩下的也都是苟延残喘而已。
随着许铭率领国防军第七军将士杀进草原,剩下的蒙古人也是四散而逃,除了部分向北、向西逃亡的蒙古人之外,被明军围歼了一些,剩下的蒙古人全都被其余散落在各地的部落“吸收”。
可以说此时的草原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
于是民政部按照刘衍的方略,开始将瀚海都护府规划为七个州、三十多个县,开始大兴土木、移民实边。
而哈喇莽来也被改为广武州,名字就是取自以前大明在这里设立的广武镇。哈喇莽来城也作为广武州的治所,更是瀚海都护府的治所。
按照民政部给出的政策,大明各地百姓都可以自愿到瀚海都护府居住,朝廷发给全部的路费,并且承担移边百姓居所的建设。
“按照朝廷的优待方略,每户迁移到瀚海都护府的百姓,都可以按照人头分配房屋和土地,不论男女老幼,一人分配三间房、一百亩土地,想要种地的,朝廷分配耕牛、农具、种子、口粮,想要放牧的,朝廷提供牲畜等物资。”
“另外,凡是迁移到瀚海都护府的百姓,朝廷一次性发放每户十银币的搬迁费、五银币的置办费,以及十石粮食的口粮。”
许铭笑着说道:“如此优厚的待遇,现在瀚海都护府各地的汉人数量已经飞速增长,而山西、陕西、甘肃等受灾州县的灾民,正在大批大批的赶来,西北各处的压力开始大大缓解。”
王靖点头说道:“这倒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只是太耗费钱粮了,不知道朝廷是否能够支撑得住?”
许铭说道:“这就要看会首和商会上万会员的本事了!”
王靖顿时傻眼,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许铭拿出了一份书信,递给王靖后,说道:“先请会首过目。”
王靖打开书信看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非常丰富,看完之后不禁感叹道:“老夫这个女婿,还真是个七窍玲珑心啊,他把商人逐利、百姓重地的天性了解得深刻,用的也恰到好处!”
在这封信中,刘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略,那就是鼓励商贾到瀚海都护府“投资”!
刘衍定下规矩:凡是到瀚海都护府投资的商贾,不管是出钱粮修建城池、道路或是为百姓修建民居,还是协助朝廷筹集耕牛、粮食、布匹等必要的物资,又或是直接向朝廷捐献钱财,都被视作在瀚海都护府投资。
作为回报,朝廷会根据商贾具体的投资金额和重要性,给予该商贾在瀚海都护府经商一定年限的免税待遇,是免除一切的赋税!
同时,这些商贾在钱庄贷款的话,也可以享受大幅度的减免利息待遇。
更让王靖无法拒绝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商贾出钱粮为朝廷修筑城池、堡垒、道路的话,朝廷将视作借贷,分为五年、十年、二十年不等,以可观的利息分年偿还,或者以该商贾在大明其余各地经商时,抵扣赋税的方式进行偿还!
另外,凡是在瀚海都护府投资数额达到一定的限度,朝廷便会给该名商贾册封子爵爵位。虽然如今在刘衍的大力推动下,大明各地商贸繁盛,商贾的地位也随之太高了很多,可是依然被大部分大明百姓视为下等营生,哪怕你家财万贯,哪怕你富可敌国,也不如一个吃不上饭的穷书生地位高。
如今有了这么多的优惠条件,特别是有了投资钱粮可以获得子爵爵位的待遇,可以说商贾到瀚海都护府投资的事情已经算是成功一大半了,现在就差将此事彻底宣扬出去,并且有人来带这个头了。
而“带头大哥”的最佳人选,自然就是身为大明商会会首的王靖。
王靖看着许铭,说道:“老夫这个女婿可是弄了一个阳谋啊,这件事情老夫不可能拒绝。也就是说,此番运来的这些货物,就算做是对瀚海都护府的投资了,对吧?”
许铭大笑起来,抱拳说道:“会首放心,末将一定将数额统计好,力争为会首拿下一个子爵爵位来!”
王靖摆手笑了笑,那个子爵爵位对于其他商贾来说,也许吸引力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能够改变家族命运的。
可是对于王靖来说,有刘衍这个女婿在,一个小小的子爵已经不怎么放在眼里了,此番出手,也仅仅是朝廷的政策很好,王靖想为天下商贾做些事情,同时也算是支持一下自己的这个女婿罢了。
“今后可不要末将、末将的自称了,你可是我大明第一位都护,就这份荣耀,堪比公爵了!”
许铭大笑着,虽然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可是神色中那份自豪,却是怎么也遮盖不住的。
随后许铭说道:“会首,现如今瀚海都护府各地的汉人百姓已经越来越多了,所需的各种物资的数量也是飞速增长。虽然有北直隶等各地商贾的大力支持,可是钱粮物资的缺口还是很大,不知道会首能否运作一下,让江南各地的商贾也出一份力?”
如今大明商会之中,以北方商贾最多,差不多占据了商会名额的七成,南方商贾之中,还有很多有实力的商号没有加入到商会之中。
毕竟在江南各地,宗族的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是北方各省所比不了的。
可以说,凡是有祠堂、有宗族的商贾,就不会轻易加入大明商会,以免商会与宗族之间发生矛盾。
此时王靖思索了许久,说道:“此事老夫肯定会尽全力去做,只是江南距离瀚海都护府太远了,那些豪商是看不上朝廷开列的这些条件,而那些感兴趣的中小商号虽然有可能北上支援,但是其本身的实力就摆在那里,能起多大作用还是很难说的。”
“所以,以老夫之见,此事还是以商会为主,以联络江南商贾为辅。”
许铭闻言思索了一下,说道:“此前四川总兵秦良玉病故,朝廷任命其子、副总兵马祥麟继任四川总兵一职。在马祥麟就任的时候,曾办了一场声势不小的庆典,将四川各地的商贾全都召集起来,接着机会向那些四川商贾宣扬爱国情怀,当场就有大半商贾加入了大明商会,还有不少商贾捐献钱粮供应朝廷。”
“会首是不是也可以参考一下马总兵的办法,在江南也办一场类似的事?”
“哈哈!”
王靖顿时大笑起来,说道:“川人从未负国,当年南宋灭亡,抵抗蒙古鞑子的时候,川人可是力战到最后的,所以马总兵的办法能够成功。”
“可是江南......”
王靖说道:“江南商贾养尊处优的太久了,他们大部分都是以家族为先,否则当初我那女婿推行新政的时候,江南也不会闹出那么大的乱子。”
“你以为光凭那些文官武将就能作乱了?他们手中的钱粮是哪来的?这些都是问题!”
许铭点了点头,王靖所说的都是实情,否则当初平定江南各地反叛的时候,刘衍也不会在大力扶持商业的情况下,还要对江南商贾进行筛查,查抄了十几家与叛军有往来的豪商。
于是许铭说道:“此事就拜托会首了,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王靖笑着说道:“那是自然!”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举国欢腾
八月底,北京城。
大明数十万将士出关血战,一路摧古拉朽收复了辽东,让大明君臣百姓视为噩梦的满清更是被打得灰飞烟灭,甚至满人和蒙古人都几乎被赶尽杀绝,这样的捷报送入京城内,顿时如同一阵猛烈的飓风,将大明帝都内外吹得摇曳不定,随后这股飓风更是吹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
崇祯帝在收到刘衍亲笔写成的捷报的时候,更是喜不自禁,甚至当着前来报捷的内阁一众尚书的面,直接昏厥了过去,吓得王承恩尖叫着喊来太医,在一众尚书七手八脚的忙碌下,将崇祯帝送回了寝宫,由太医诊治一番之后,才算是安顿下来。
随后,当崇祯帝平复了心情之后,才又将内阁众臣召入寝宫,说道:“鲁国公立下如此惊世之功,内阁要尽快拿出一个封赏的方略来,另外礼部要立即准备祭告太庙之事!”
礼部尚书黄锦当即领旨,参谋部尚书陈新甲也代替内阁众人领旨。
紧接着,陈新甲将刘衍一并送来的瀚海都护府筹建方略,以及改奴儿干都司为安东都护府的奏章拿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目前内阁已经对阁老的这两份方略核准,请陛下批红。”
内阁让崇祯帝批红,也不过是走一个流程而已,向崇祯帝表明他依然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内阁众臣依然将其奉为上位。
实际上,此时许铭已经被刘衍任命为瀚海都护府的都护,李定国也被任命为安东都护府的都护,二人目前只是还没有朝廷正是确认的官身罢了。
崇祯帝自己心中也是非常清楚这些的,所以当即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拿起御笔批阅了一番,刘衍派人送来的两份方略全部照准。
随后崇祯帝才想起来问道:“阁老可曾说起,大军何时班师回朝?”
内阁众人此时却面面相觑,片刻之后还是陈新甲说道:“启奏陛下,阁老他......,他暂时还不会班师回朝。”
“这是什么意思?”
崇祯帝顿时被吓了一跳,瞪大了双眼看向崇祯帝,一旁的王承恩也紧张的攥着双手,害怕自己真的听到什么惊天的话语来。
陈新甲见状也明白了缘由,急忙说道:“此番我王师出关收复辽东,朝鲜国竟然出动二十多万兵马支援满清,甚至甘愿将这二十多万精锐整编为满清的朝鲜八旗,给我王师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和伤亡,所以阁老准备在稳定了瀚海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之后,便率军东进,准备攻灭朝鲜国!”
崇祯帝闻言这才放下心来,一旁的王承恩也是悄悄擦了擦汗,心中一阵后怕。
随后崇祯帝问道:“如此,朝廷可还有钱粮供应大军继续作战?”
财政部尚书岳明说道:“启奏陛下,目前朝廷的财政状况很不好,虽然暂时辽东战事停止,军费开支减少了一些,以至于目前还能维持着,但是一旦大军出动开战,朝廷的开支将再次暴涨,到时候朝廷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听了岳明的话,众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身为大明财神爷的岳明只是说“要勒紧裤腰带”,并没有说大明财政供应不了,这就意味着攻打朝鲜之战还是可以干的。
于是崇祯帝便不再多说,此时心中也明白眼下的局面,大明的权柄已经尽数被刘衍掌控,由内阁进行运作,自己只要能坐稳皇位就好了。
九月初一,北京城郊外太庙。
这天凌晨时分,崇祯帝的銮驾就已经从皇宫出发,前往郊外太庙。
虽然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朝廷财力的窘迫,此番礼部准备的排场并不算大,但是今天却可以说是崇祯帝自登基以来最开心的一天,甚至要比李自成覆灭的时候更加高兴!
经过鲁国公刘衍率领的数十万国防军将士的浴血奋战,至此大明帝国面临的所有内忧外患全部覆灭!
不管是李闯、献贼,还是满清鞑虏、蒙古鞑子,在大明将士前赴后继的进攻之下,已经尽数被荡灭,大明已经浴火重生了!
这一天北京郊外的太庙,可谓是人山人海,原本大明皇家祭祀是不允许百姓围观的,周围都会有大批京营兵马进行警戒。
可是这一天,崇祯帝在内阁大臣的建议下,准许百姓围观,顿时北京城以及周边各地涌来了十几万百姓,哪怕京城的驻防营将士奋力维持秩序,也无法阻挡百姓的热情,整个太庙周边可谓是人山人海。在太庙之外围观的百姓,都为自己能够赶上这场天下盛事而感到兴奋不已。
特别是当崇祯帝从銮驾中走出来的那一刻,周围的百姓顿时山呼海啸起来,“万岁”的欢呼声响彻天际,也让崇祯帝心中激荡不已。
随后在太庙之中,崇祯帝率领内阁众尚书以及满朝文武百官,向大明历代先皇奉献牺牲,之后便亲自大声诵读祭文,向大明历代先皇禀告外虏尽灭、大明将兴。
宣读完祭文之后,崇祯帝在礼部官吏的引领下,开始继续下一个环节,只是此时崇祯帝心中忽然一动,想到刘衍已经是公爵了,如今攻灭了满清,朝廷要如何封赏?难不成还要给刘衍封王不成?
此时崇祯帝心中暗道:“苍天护佑我皇明,在国事即将崩坏之时,大明得到了鲁国公这样的忠臣良将!只是,这将来之事……,朕又要如何应对,如何处置?”
想到这里,崇祯帝心中又泛起了浓浓的愁云。
眼下不但刘衍已经封无可封,就连刘衍麾下的十几个总兵官也是一样,将来如何安顿这些总兵官,难不成全部封公爵?
“那样一来,大明的武勋势力岂不是要独步朝堂了!”
崇祯帝心中一颤,接下来的事情,哪怕是自己也不敢多想了。
之后,崇祯帝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走完了剩下的流程,这场太庙祭祖也差不多就要结束了。
最后,内阁众臣和满朝文臣武将在崇祯帝的带领下,再次向大明历代皇帝的挂像和牌位叩拜,这场典礼才算是最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