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228节
众部将纷纷请战,准备攻上去歼灭这股清军。
刘肇基也是信心满满,正要下令攻击,忽然他看到,这座小山岭的旁边有一座大山岭。山巅之上,密密地推出一辆又一辆的大小红夷炮车,炮口朝向处,正是的车营。
“中埋伏了!”
刘肇基刚吼出这一句,有若地动山摇,大山岭处,雷鸣的炮响声不绝,浓重的白烟腾起,一颗颗清军炮子呼啸而来。
清军需要使用重骑、马群才能冲开的车营,在他们火炮下,却似乎不堪一击。呼啸而来的炮弹,不断冲撞在战车之上,轻易的将它们击得粉碎。
在清军炮火猛击下,明军车营的战车被打得四分五裂,尖利的碎屑横飞,给后面的铳手们,带去严重的伤亡。
一声巨响,一颗十余斤重的大铁球,正巧砸在一辆战车之上,“轰”的一声,遮板与坚硬的车料炸开,铁球挟裹着无数尖刺断枝,横扫这一片的明军们,至少十余人血流如注,滚在地上翻腾嚎叫。
又一颗沉重的炮子落入战车后面的步军阵地,大铁球激射,至少一排二十余人,都被铁球撞得骨折断肢,血雾纷飞。
第三百二十八章 弘螺山的部署
当杨国柱率领宣府镇两万精锐抵达战场的时候,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所部已经处于下风,被数万清军压住猛打,形势非常危急。
刘肇基在前军几乎损失殆尽的情况下,亲自率领亲卫和家丁断后,命步兵与车营快速后撤,撤到清军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外,然后重整阵型,以车营阻挡清军的进攻,固守待援。
此时清军镶红旗与镶白旗为主力,镶蓝旗、正蓝旗,以及大队蒙古各旗铁骑轮番进攻,无边无际的清军人海几乎将辽东军的车营淹没。
杨国柱见状也是眉头紧锁,想不到前脚刘肇基还派人报捷,后脚就被数万清军围住,不得不说奴贼这手围点打援的本事,还真是千变万化。
此时杨国柱下令集结军中八千多铁骑在前,命剩下的一万多步兵结阵向刘肇基部靠拢,在辽东军车营不远处也组成车营,与之互为犄角。
就在宣府镇步兵向前挺进的时候,清军一部也分出数千铁骑冲来,企图再次驱赶着马群冲击宣府镇车营。只是杨国柱所部车营的装备更好,所有的战车上都加装了长枪,如同一个个巨型的刺猬。而且宣府镇的战车更大、更沉重,清军驱赶的战马不断撞击在战车上,却只是摧毁了一些车辆,并没有顺利冲进车营之内。
“放!”
与此同时,宣府镇步兵开始几轮齐射,辽东军的火铳手也疯狂的射击,两军形成了夹击之势,让围攻明军车营的清军骑兵伤亡不小,随即如潮水般撤了下去。
杨国柱率领八千多铁骑将士在车营四周高速巡视,不断冲击战场上的小股清军兵马,以此扰乱清军的阵型,竟然也有了不少的斩获。
双方激战小半个时辰,明军将士在杨国柱与刘肇基的督战下死战不退,再加上明军主力就在几十里外,正快速赶来,于是清军开始逐步向后退却,没过多久便脱离了接触,向着松山方向退走了。
杨国柱见状松了一口气,便带着亲卫去与刘肇基联络。
宣府镇与辽东镇开始清点人马,得出的数据让刘肇基有些丧气,在这一连串的激战中,辽东镇的兵马折损了三千多人,还损失了大量的战车,军中的火药也消耗巨大。
而宣府镇的伤亡就少很多,只有数百人,装备的损失也并不多。
刘肇基一番唏嘘之后,也暗暗后悔,自己要是没有率军追击就好了,后面的伤亡就可以避免了,都怪自己立功心切,竟然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
随后杨国柱与刘肇基合计了一下,刘肇基所部先后一共斩首了六百七十多级,杨国柱也斩首了二百九十二级,加在一起斩首了九百七十余级,也堪称大捷了。
“杨总兵,你看这捷报怎么说?”
杨国柱自然明白刘肇基的意思,此战刘肇基立功心切仓促追击中了埋伏,洪承畴要是追究起来的话,弄不好就是功过相抵,这一战就白打了。
此时杨国柱看着这个老将,脸上满是期盼的神色,心中也不由一软,说道:“此战乃是大捷,刘总兵率部死战不退,本镇率部夹击得手,督臣闻讯定然大喜!”
刘肇基闻言喜上眉梢,连连对杨国柱道谢,并且愿意拿出一部分缴获,让给宣府镇,但是被杨国柱婉拒了。
当日,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飞报大捷,斩首奴贼九百余级!
蓟辽总督洪承畴、监军张若麒、监军马绍愉等人大喜,一众总兵官也是欢欣鼓舞,这可是比宁远大捷还要重大的胜仗,斩首九百多级啊!
刘衍也不禁感叹:“看来明军不是不能战,也不是打不过清军,只要各部将领一心杀敌,各部将士死战不退,清军别说席卷天下了,就连辽东都站不稳!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洪承畴见初战告捷,便派出大批夜不收向前探查,然后得到回报,前方的清军已经飞快后退,现在前路畅通无阻。
于是洪承畴主力大军安营扎寨休整一夜,到了第二日清晨,洪承畴、张若麒、马绍愉、辽东巡抚邱民仰,还有众多兵备,以及刘衍、吴三桂等各镇总兵官,都率领各自的家丁、护卫铁骑先行一步,到了前方刘肇基营中,杨国柱闻讯也从不远处的营中赶来。
众人簇拥着洪承畴查验斩获的奴贼首级,以及大量的缴获兵甲及战马等。
监军马绍愉带人认真核验后,当场给刘肇基记上首功,杨国柱为次功,然后又与蓟辽总督洪承畴、监军张若麒联名写就捷报,派出大队夜不收飞马向京师报捷。
当首战的捷报传到京城,顿时引起京师沸腾,崇祯帝更是喜极而泣,对于锦州之战的信心也随之大涨。
随后崇祯帝下诏,升刘肇基为署都督同知,战后兵部还有议赏,杨国柱策应有功,同样圣旨嘉奖不等。
这边中军大营内,洪承畴召集各部总兵议事,更是当着众人的面,连翻夸赞刘肇基,并且答应军中辎重会优先提供给辽东军,伤亡的将士也都会记录在案,全部都有抚恤发下。
看着和颜悦色的洪承畴,刘肇基激动得双眼微红,心中更是踏实,自己的辽东总兵终于是坐稳了。
此时各镇大军陆续抵达杏山一带,洪承畴将首战告捷的事情翻篇,然后便提起支援松山的事情。
根据各部夜不收的奏报,此时清军各部依然在猛攻松山堡城,城内守军苦不堪言,松山随时都会被清军攻下。
而杏山到松山不过二十里,待到洪承畴询问谁愿意率部为先锋前往松山堡,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自告奋勇,仍愿率大军前往救援。
不过洪承畴考虑辽东镇刚刚经历了大战,已经折损了三千多人,不宜再为先锋,于是便派山西镇总兵官李辅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各率本部兵马前往救援。
刘衍见状心中暗笑:“洪承畴一下子就派出两个总兵前往松山,这是要再拿下一阵。另外,洪承畴应该还想着让吴三桂也拿下一功,顺便抬举他一番。”
吴三桂和李辅明当即领命,二人随即集结各自军中的家丁及铁骑先行一步,吴三桂率部七千,李辅明率部一千五百,二人步兵随后结阵跟进。
当日下午,吴三桂汇合李辅明率领八千五百精锐铁骑冲到了松山城下。
此时正在围攻松山堡城的清军有一万余人,根本没想到明军铁骑会来得这么快,仓促应战之下,被明军铁骑冲得七零八落,很快便退了下去,在松山堡城外与吴三桂、李辅明部对峙了一番后,便撤往乳峰山一带。
此番吴三桂、李辅明部又是小胜一场,斩首九十八级,洪承畴率部抵达松山堡城后,对二人好一番夸赞,监军张若麒也为二人记上一功。
随后洪承畴率部进驻松山堡城,并且命各镇总兵官多派夜不收打探周边情形。
两天后,各部夜不收陆续传回消息,洪承畴带着一众幕僚将各路情报一一汇总、筛选,然后召集各镇总兵官通报军情。
此时清军在松山堡城东北方向的黄土岭一带扎营,观清军营垒的营帐数目,应该是清军的主力所在。
而且清军各旗兵马还深挖壕沟,企图以壕沟截断明军前往小凌河等要地的通道。
在杏山西北,临近女儿河的毛家沟山岭一带,同样清军兵马驻扎,在乳峰山上更是连营密布,松山前往锦州要道上,到处都是清军的斥候,几乎将前往锦州的要道完全遮蔽住,现在明军各部的夜不收已经很少能够突入锦州一带了。
刘衍闻讯也是忧心忡忡,看样子清军已经大体完成了部署,现在就看洪承畴准备如何接招了。
这天下午,蓟辽总督洪承畴带着刘衍等各镇总兵官,以及监军张若麒、监军马绍愉等人,冒着烈日酷暑巡视杏山堡内外。
众人一番勘查之后,刘衍特意指出弘螺山是后路上的重要据点,应该予以重视。
弘螺山在杏山堡、大兴堡以西,离杏山堡约十里,西面过去,就是绵绵群山,一直蜿蜒到女儿河南岸。
弘螺山海拔不高山势平缓,不过山下就是一马平川,有一条杏山前往松山的大道。山上树木也不多,多是荒草泥土,顶上还有一个废弃的火路墩,原是墩军的了望之地,一条小道从山下大道直通墩台。
众人登上弘螺山,都出一身大汗,洪承畴虽然同样汗流浃背,但仍然保持儒雅礼态,他站在废弃的火路墩之旁,极目望眺,叹道:“此地确是要紧,若扎一军,便可南北呼应,防止虏贼包抄,环壕绝我。”
张若麒也点头说道:“弘螺山北应松山堡,南呼杏山堡,控制松杏要道,位置确实紧要,此地建立一寨,必务坚固。”
此时刘衍也在山顶,身旁跟着青莱镇新军一众游击将军,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大同镇总兵官王朴、蓟镇总兵白广恩、辽东总兵刘肇基、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东协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通,也都各率麾下游击及以上的将官随同。
刘衍也听见张若麒的话,于是说道:“张监军所言甚是,本镇之前已经提出,要分出一营将士留守后方,这弘螺山,便由我军前营将士驻守,若贼奴大军进攻,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弘螺山西北面陡峭、沟壑纵横,奴贼大军定然难以爬上,新军前营将士只需要防守东北和东南两面即可,防守的压力并不会很大。
所以刘衍的设想,便是防效当初的巨鹿之战、济南之战,在弘螺山上挖壕修墙,再布置火炮、鸟铳,形成犬牙交错的坚固防线,跟来攻的清军兵马打一场阵地防守战。
此时洪承畴笑着询问了一番,想看看刘衍准备如何驻守这里。
刘衍便指着这边的地形,对众人说道:“督臣、诸位请看,此山东南、东北处,都有山道直达山顶,我军可沿着道路,在险要处层层设立矮墙、壕沟进行布防。”
在刘衍设想中,弘螺山东北到东南约有四里长,从山腰到顶上,至少要有多道矮墙。墙不需要多高,到战士的胸口处便可,鸟铳手可以瞄准敌人射击,当然矮墙可以修得厚实一些,至少可挡大炮轰击。
壕沟却可以挖得深一些,至少深一丈,宽一丈,这样矮墙实事上达到四米,比得过一般的城堡城墙了。
每道矮墙相距不远,而且沿着山势,后一道矮墙,事实上都比前一道矮墙高得多。
墙后的射手,可以轻松瞄到敌人,又不至于射到己方战士头上,如此上下呼应,便可形成立体的火力网,让进攻的清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三百二十九章 放血
杨国柱曾在巨鹿与刘衍并肩作战,对刘衍的这种残酷的防线记忆犹新,此时听了连连点头,还与身边的王朴、曹变蛟等人小声介绍着,好像是在讲述当初在巨鹿时候的战况,王朴、曹变蛟等人听了都是啧啧称奇。
其实刘衍脑海中的防线还不止这些,在刘衍的设想中,矮墙壕沟足有九道,分为三个波次,也就是三道防线。每道防线之间的三道矮墙、壕沟,每墙相距只有数步,或十数步,上下射界明显,可以形成波次性的射击。
可以想象得到,清兵每攻一道矮墙,都要面对上下三道火力的猛烈打击,还不时得面对三道矮墙后面投出的震天雷、灰瓶弹等武器。
以清军的防御能力,即便有大量的铠甲和盾牌、盾车防护,也难以抵挡如此猛烈的交叉火力。
而这三道防线,每道之间相距约五十步到一百步不等,每两道防线之间的空地,还可以立一些帐篷,作为伤亡将士救护之处,或是将士歇息之处,以及屯兵出击之处。
每道矮墙之间,都会留出许多空位,可供墙内将士视情况出击。青莱镇新军乃是大明第一强军,光防守、不出击,那可不是新军将士的作风。所以防守反击的打法,才是最适合的打法。
当然,这些矮墙空位是不规则的,前后两道矮墙的空位都是错开的。清军通过第一道矮墙空位,当面便是第二道矮墙的阻挡,想要通过去,则要向左右两侧继续进击。
而且,刘衍还准备在每道防线前方的矮墙空位放置火炮,如小佛郎机、百子铳、虎尊炮等,这些火器可以专打散弹,一炮打出去,定能让进攻的清军伤亡惨重。
当然,这些火器肯定要洪承畴给调拨一批,反正中军辎重营内还有不少的火器装备,刘衍已经分出一营精锐为大军守护后路,洪承畴自然也要出血支援一些装备。
对此洪承畴当即答应下来,让刘衍稍后派人去中军领取,需要什么火器只管开口,只要是中军有的,都会大力支持。
刘衍继续为众人讲解自己的设想:在每道防线中,还要将矮墙修建出众多的凸出之处,便如城墙的马面、敌台一样,可让守军将士从侧面攻击。
以青莱镇新军燧发鸟铳的威力,大至每隔一百五十步,可有一个凸墙,如此便可以封锁住防线前方百步之内的地方,让清军兵马寸步难行。
在弘螺山的东北处靠河边,刘衍也打算修建数道矮墙,一直修到弘螺山的西北处,一是派兵护住水源,二是防止敌人顺河水而上攻击,毕竟河水不深,只到膝盖处。
弘螺山西北处虽然陡峭,不过出于慎重起见,刘衍也准备设数道防线,防止清军精锐的冒死进攻。
最后,刘衍将山顶的废弃火路墩作为前营的“指挥使”,并且在这里架设火炮。以火路墩为眺望点,弘螺山四周的态势,便可以一览无余,而山顶的火炮也可以作为火力支援,随时轰击山下各处。
众人听刘衍一一道来,青莱镇新军众将都在心中快速盘算大将军部署,这一整套防线构造,已经被编写进青莱镇新军的步兵操典内,所有人都已经了然于胸,此时都在脑海中浮现出大概的“布防图”来。
而洪承畴、吴三桂、曹变蛟等人,则是一知半解,虽然心中也有了大概的出行,但是还有太多的地方听不明白,或是想不清楚,张若麒、马绍愉二人更是两眼一抹黑,只有杨国柱基本听明白了,这就是巨鹿防线的另一个版本。
不过众人虽然不是百分百听明白,但是却统一认为,刘衍的这套防线肯定威力十足。
而刘衍说完自己的设想,也冷声说道:“只要奴贼有胆子攻打弘螺山,来多少只管死多少,这道防线足以将奴贼鲜血彻底放干!”
众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想不到刘衍的方略如此强悍,竟然敢夸下海口,真不知道刘衍是怎么想到如此狠辣的防线。
马科、唐通、白广恩等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刘衍竟然如此狠辣,当真不是好惹的,特别是马科,此时嘴角不由自主的抽了两下,看向刘衍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
而吴三桂的表情更是不自然,心中对刘衍的嫉妒更甚,自己为什么想不到这样的防线,自己手中的兵马为何操练不到青莱镇新军那般强悍?
一向自视甚高的吴三桂第一次感到了自卑,在刘衍面前根本自信不起来。
洪承畴对于刘衍的部署也是极为赞赏,自然少不了又是一阵称赞,引得众人羡慕不已。
刘肇基也是信心满满,正要下令攻击,忽然他看到,这座小山岭的旁边有一座大山岭。山巅之上,密密地推出一辆又一辆的大小红夷炮车,炮口朝向处,正是的车营。
“中埋伏了!”
刘肇基刚吼出这一句,有若地动山摇,大山岭处,雷鸣的炮响声不绝,浓重的白烟腾起,一颗颗清军炮子呼啸而来。
清军需要使用重骑、马群才能冲开的车营,在他们火炮下,却似乎不堪一击。呼啸而来的炮弹,不断冲撞在战车之上,轻易的将它们击得粉碎。
在清军炮火猛击下,明军车营的战车被打得四分五裂,尖利的碎屑横飞,给后面的铳手们,带去严重的伤亡。
一声巨响,一颗十余斤重的大铁球,正巧砸在一辆战车之上,“轰”的一声,遮板与坚硬的车料炸开,铁球挟裹着无数尖刺断枝,横扫这一片的明军们,至少十余人血流如注,滚在地上翻腾嚎叫。
又一颗沉重的炮子落入战车后面的步军阵地,大铁球激射,至少一排二十余人,都被铁球撞得骨折断肢,血雾纷飞。
第三百二十八章 弘螺山的部署
当杨国柱率领宣府镇两万精锐抵达战场的时候,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所部已经处于下风,被数万清军压住猛打,形势非常危急。
刘肇基在前军几乎损失殆尽的情况下,亲自率领亲卫和家丁断后,命步兵与车营快速后撤,撤到清军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外,然后重整阵型,以车营阻挡清军的进攻,固守待援。
此时清军镶红旗与镶白旗为主力,镶蓝旗、正蓝旗,以及大队蒙古各旗铁骑轮番进攻,无边无际的清军人海几乎将辽东军的车营淹没。
杨国柱见状也是眉头紧锁,想不到前脚刘肇基还派人报捷,后脚就被数万清军围住,不得不说奴贼这手围点打援的本事,还真是千变万化。
此时杨国柱下令集结军中八千多铁骑在前,命剩下的一万多步兵结阵向刘肇基部靠拢,在辽东军车营不远处也组成车营,与之互为犄角。
就在宣府镇步兵向前挺进的时候,清军一部也分出数千铁骑冲来,企图再次驱赶着马群冲击宣府镇车营。只是杨国柱所部车营的装备更好,所有的战车上都加装了长枪,如同一个个巨型的刺猬。而且宣府镇的战车更大、更沉重,清军驱赶的战马不断撞击在战车上,却只是摧毁了一些车辆,并没有顺利冲进车营之内。
“放!”
与此同时,宣府镇步兵开始几轮齐射,辽东军的火铳手也疯狂的射击,两军形成了夹击之势,让围攻明军车营的清军骑兵伤亡不小,随即如潮水般撤了下去。
杨国柱率领八千多铁骑将士在车营四周高速巡视,不断冲击战场上的小股清军兵马,以此扰乱清军的阵型,竟然也有了不少的斩获。
双方激战小半个时辰,明军将士在杨国柱与刘肇基的督战下死战不退,再加上明军主力就在几十里外,正快速赶来,于是清军开始逐步向后退却,没过多久便脱离了接触,向着松山方向退走了。
杨国柱见状松了一口气,便带着亲卫去与刘肇基联络。
宣府镇与辽东镇开始清点人马,得出的数据让刘肇基有些丧气,在这一连串的激战中,辽东镇的兵马折损了三千多人,还损失了大量的战车,军中的火药也消耗巨大。
而宣府镇的伤亡就少很多,只有数百人,装备的损失也并不多。
刘肇基一番唏嘘之后,也暗暗后悔,自己要是没有率军追击就好了,后面的伤亡就可以避免了,都怪自己立功心切,竟然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
随后杨国柱与刘肇基合计了一下,刘肇基所部先后一共斩首了六百七十多级,杨国柱也斩首了二百九十二级,加在一起斩首了九百七十余级,也堪称大捷了。
“杨总兵,你看这捷报怎么说?”
杨国柱自然明白刘肇基的意思,此战刘肇基立功心切仓促追击中了埋伏,洪承畴要是追究起来的话,弄不好就是功过相抵,这一战就白打了。
此时杨国柱看着这个老将,脸上满是期盼的神色,心中也不由一软,说道:“此战乃是大捷,刘总兵率部死战不退,本镇率部夹击得手,督臣闻讯定然大喜!”
刘肇基闻言喜上眉梢,连连对杨国柱道谢,并且愿意拿出一部分缴获,让给宣府镇,但是被杨国柱婉拒了。
当日,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飞报大捷,斩首奴贼九百余级!
蓟辽总督洪承畴、监军张若麒、监军马绍愉等人大喜,一众总兵官也是欢欣鼓舞,这可是比宁远大捷还要重大的胜仗,斩首九百多级啊!
刘衍也不禁感叹:“看来明军不是不能战,也不是打不过清军,只要各部将领一心杀敌,各部将士死战不退,清军别说席卷天下了,就连辽东都站不稳!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洪承畴见初战告捷,便派出大批夜不收向前探查,然后得到回报,前方的清军已经飞快后退,现在前路畅通无阻。
于是洪承畴主力大军安营扎寨休整一夜,到了第二日清晨,洪承畴、张若麒、马绍愉、辽东巡抚邱民仰,还有众多兵备,以及刘衍、吴三桂等各镇总兵官,都率领各自的家丁、护卫铁骑先行一步,到了前方刘肇基营中,杨国柱闻讯也从不远处的营中赶来。
众人簇拥着洪承畴查验斩获的奴贼首级,以及大量的缴获兵甲及战马等。
监军马绍愉带人认真核验后,当场给刘肇基记上首功,杨国柱为次功,然后又与蓟辽总督洪承畴、监军张若麒联名写就捷报,派出大队夜不收飞马向京师报捷。
当首战的捷报传到京城,顿时引起京师沸腾,崇祯帝更是喜极而泣,对于锦州之战的信心也随之大涨。
随后崇祯帝下诏,升刘肇基为署都督同知,战后兵部还有议赏,杨国柱策应有功,同样圣旨嘉奖不等。
这边中军大营内,洪承畴召集各部总兵议事,更是当着众人的面,连翻夸赞刘肇基,并且答应军中辎重会优先提供给辽东军,伤亡的将士也都会记录在案,全部都有抚恤发下。
看着和颜悦色的洪承畴,刘肇基激动得双眼微红,心中更是踏实,自己的辽东总兵终于是坐稳了。
此时各镇大军陆续抵达杏山一带,洪承畴将首战告捷的事情翻篇,然后便提起支援松山的事情。
根据各部夜不收的奏报,此时清军各部依然在猛攻松山堡城,城内守军苦不堪言,松山随时都会被清军攻下。
而杏山到松山不过二十里,待到洪承畴询问谁愿意率部为先锋前往松山堡,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自告奋勇,仍愿率大军前往救援。
不过洪承畴考虑辽东镇刚刚经历了大战,已经折损了三千多人,不宜再为先锋,于是便派山西镇总兵官李辅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各率本部兵马前往救援。
刘衍见状心中暗笑:“洪承畴一下子就派出两个总兵前往松山,这是要再拿下一阵。另外,洪承畴应该还想着让吴三桂也拿下一功,顺便抬举他一番。”
吴三桂和李辅明当即领命,二人随即集结各自军中的家丁及铁骑先行一步,吴三桂率部七千,李辅明率部一千五百,二人步兵随后结阵跟进。
当日下午,吴三桂汇合李辅明率领八千五百精锐铁骑冲到了松山城下。
此时正在围攻松山堡城的清军有一万余人,根本没想到明军铁骑会来得这么快,仓促应战之下,被明军铁骑冲得七零八落,很快便退了下去,在松山堡城外与吴三桂、李辅明部对峙了一番后,便撤往乳峰山一带。
此番吴三桂、李辅明部又是小胜一场,斩首九十八级,洪承畴率部抵达松山堡城后,对二人好一番夸赞,监军张若麒也为二人记上一功。
随后洪承畴率部进驻松山堡城,并且命各镇总兵官多派夜不收打探周边情形。
两天后,各部夜不收陆续传回消息,洪承畴带着一众幕僚将各路情报一一汇总、筛选,然后召集各镇总兵官通报军情。
此时清军在松山堡城东北方向的黄土岭一带扎营,观清军营垒的营帐数目,应该是清军的主力所在。
而且清军各旗兵马还深挖壕沟,企图以壕沟截断明军前往小凌河等要地的通道。
在杏山西北,临近女儿河的毛家沟山岭一带,同样清军兵马驻扎,在乳峰山上更是连营密布,松山前往锦州要道上,到处都是清军的斥候,几乎将前往锦州的要道完全遮蔽住,现在明军各部的夜不收已经很少能够突入锦州一带了。
刘衍闻讯也是忧心忡忡,看样子清军已经大体完成了部署,现在就看洪承畴准备如何接招了。
这天下午,蓟辽总督洪承畴带着刘衍等各镇总兵官,以及监军张若麒、监军马绍愉等人,冒着烈日酷暑巡视杏山堡内外。
众人一番勘查之后,刘衍特意指出弘螺山是后路上的重要据点,应该予以重视。
弘螺山在杏山堡、大兴堡以西,离杏山堡约十里,西面过去,就是绵绵群山,一直蜿蜒到女儿河南岸。
弘螺山海拔不高山势平缓,不过山下就是一马平川,有一条杏山前往松山的大道。山上树木也不多,多是荒草泥土,顶上还有一个废弃的火路墩,原是墩军的了望之地,一条小道从山下大道直通墩台。
众人登上弘螺山,都出一身大汗,洪承畴虽然同样汗流浃背,但仍然保持儒雅礼态,他站在废弃的火路墩之旁,极目望眺,叹道:“此地确是要紧,若扎一军,便可南北呼应,防止虏贼包抄,环壕绝我。”
张若麒也点头说道:“弘螺山北应松山堡,南呼杏山堡,控制松杏要道,位置确实紧要,此地建立一寨,必务坚固。”
此时刘衍也在山顶,身旁跟着青莱镇新军一众游击将军,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大同镇总兵官王朴、蓟镇总兵白广恩、辽东总兵刘肇基、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东协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通,也都各率麾下游击及以上的将官随同。
刘衍也听见张若麒的话,于是说道:“张监军所言甚是,本镇之前已经提出,要分出一营将士留守后方,这弘螺山,便由我军前营将士驻守,若贼奴大军进攻,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弘螺山西北面陡峭、沟壑纵横,奴贼大军定然难以爬上,新军前营将士只需要防守东北和东南两面即可,防守的压力并不会很大。
所以刘衍的设想,便是防效当初的巨鹿之战、济南之战,在弘螺山上挖壕修墙,再布置火炮、鸟铳,形成犬牙交错的坚固防线,跟来攻的清军兵马打一场阵地防守战。
此时洪承畴笑着询问了一番,想看看刘衍准备如何驻守这里。
刘衍便指着这边的地形,对众人说道:“督臣、诸位请看,此山东南、东北处,都有山道直达山顶,我军可沿着道路,在险要处层层设立矮墙、壕沟进行布防。”
在刘衍设想中,弘螺山东北到东南约有四里长,从山腰到顶上,至少要有多道矮墙。墙不需要多高,到战士的胸口处便可,鸟铳手可以瞄准敌人射击,当然矮墙可以修得厚实一些,至少可挡大炮轰击。
壕沟却可以挖得深一些,至少深一丈,宽一丈,这样矮墙实事上达到四米,比得过一般的城堡城墙了。
每道矮墙相距不远,而且沿着山势,后一道矮墙,事实上都比前一道矮墙高得多。
墙后的射手,可以轻松瞄到敌人,又不至于射到己方战士头上,如此上下呼应,便可形成立体的火力网,让进攻的清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三百二十九章 放血
杨国柱曾在巨鹿与刘衍并肩作战,对刘衍的这种残酷的防线记忆犹新,此时听了连连点头,还与身边的王朴、曹变蛟等人小声介绍着,好像是在讲述当初在巨鹿时候的战况,王朴、曹变蛟等人听了都是啧啧称奇。
其实刘衍脑海中的防线还不止这些,在刘衍的设想中,矮墙壕沟足有九道,分为三个波次,也就是三道防线。每道防线之间的三道矮墙、壕沟,每墙相距只有数步,或十数步,上下射界明显,可以形成波次性的射击。
可以想象得到,清兵每攻一道矮墙,都要面对上下三道火力的猛烈打击,还不时得面对三道矮墙后面投出的震天雷、灰瓶弹等武器。
以清军的防御能力,即便有大量的铠甲和盾牌、盾车防护,也难以抵挡如此猛烈的交叉火力。
而这三道防线,每道之间相距约五十步到一百步不等,每两道防线之间的空地,还可以立一些帐篷,作为伤亡将士救护之处,或是将士歇息之处,以及屯兵出击之处。
每道矮墙之间,都会留出许多空位,可供墙内将士视情况出击。青莱镇新军乃是大明第一强军,光防守、不出击,那可不是新军将士的作风。所以防守反击的打法,才是最适合的打法。
当然,这些矮墙空位是不规则的,前后两道矮墙的空位都是错开的。清军通过第一道矮墙空位,当面便是第二道矮墙的阻挡,想要通过去,则要向左右两侧继续进击。
而且,刘衍还准备在每道防线前方的矮墙空位放置火炮,如小佛郎机、百子铳、虎尊炮等,这些火器可以专打散弹,一炮打出去,定能让进攻的清军伤亡惨重。
当然,这些火器肯定要洪承畴给调拨一批,反正中军辎重营内还有不少的火器装备,刘衍已经分出一营精锐为大军守护后路,洪承畴自然也要出血支援一些装备。
对此洪承畴当即答应下来,让刘衍稍后派人去中军领取,需要什么火器只管开口,只要是中军有的,都会大力支持。
刘衍继续为众人讲解自己的设想:在每道防线中,还要将矮墙修建出众多的凸出之处,便如城墙的马面、敌台一样,可让守军将士从侧面攻击。
以青莱镇新军燧发鸟铳的威力,大至每隔一百五十步,可有一个凸墙,如此便可以封锁住防线前方百步之内的地方,让清军兵马寸步难行。
在弘螺山的东北处靠河边,刘衍也打算修建数道矮墙,一直修到弘螺山的西北处,一是派兵护住水源,二是防止敌人顺河水而上攻击,毕竟河水不深,只到膝盖处。
弘螺山西北处虽然陡峭,不过出于慎重起见,刘衍也准备设数道防线,防止清军精锐的冒死进攻。
最后,刘衍将山顶的废弃火路墩作为前营的“指挥使”,并且在这里架设火炮。以火路墩为眺望点,弘螺山四周的态势,便可以一览无余,而山顶的火炮也可以作为火力支援,随时轰击山下各处。
众人听刘衍一一道来,青莱镇新军众将都在心中快速盘算大将军部署,这一整套防线构造,已经被编写进青莱镇新军的步兵操典内,所有人都已经了然于胸,此时都在脑海中浮现出大概的“布防图”来。
而洪承畴、吴三桂、曹变蛟等人,则是一知半解,虽然心中也有了大概的出行,但是还有太多的地方听不明白,或是想不清楚,张若麒、马绍愉二人更是两眼一抹黑,只有杨国柱基本听明白了,这就是巨鹿防线的另一个版本。
不过众人虽然不是百分百听明白,但是却统一认为,刘衍的这套防线肯定威力十足。
而刘衍说完自己的设想,也冷声说道:“只要奴贼有胆子攻打弘螺山,来多少只管死多少,这道防线足以将奴贼鲜血彻底放干!”
众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想不到刘衍的方略如此强悍,竟然敢夸下海口,真不知道刘衍是怎么想到如此狠辣的防线。
马科、唐通、白广恩等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刘衍竟然如此狠辣,当真不是好惹的,特别是马科,此时嘴角不由自主的抽了两下,看向刘衍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
而吴三桂的表情更是不自然,心中对刘衍的嫉妒更甚,自己为什么想不到这样的防线,自己手中的兵马为何操练不到青莱镇新军那般强悍?
一向自视甚高的吴三桂第一次感到了自卑,在刘衍面前根本自信不起来。
洪承畴对于刘衍的部署也是极为赞赏,自然少不了又是一阵称赞,引得众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