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道走的其他人厌恶地皱了皱眉头,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离这几人远一点,真是口无遮拦的,他们虽然也心里羡慕妒忌明哥儿,可也没像这几个哥儿坏心眼地泼人脏水的,没影的事儿也让他们说得好像真的一样。
  033秀才
  唐春明知道自己会被村里人议论,不过说也就说了,他身上又不会掉块肉,无所谓得很。
  想到昨天李峰说帮他浇地的话,估算着时间,唐春明给大毛二毛布置了写大字的任务又将阿林留在家里后就出了院子过去看看情况,山地灌溉是最麻烦的事,尤其是对于他目前的状况来说,所以之前他都是请大山帮他挑上几桶水的,有时余暮他们看到也会搭把手,可浇地的事只能由他自己来,因为他要将空间泉水兑在里面。
  大毛年纪最大,留了五张大字的任务,二毛还小些,就让他写上三张,阿林嘛,出乎唐春明的意料,三岁的孩子居然也能一直坚持着,跟着他也认识了几十个字,每天跟着一起坚持练字,唐春明都是由他自由发挥。
  这要是放在前世,这样的孩子都能算得上是小天才了吧,只是在这个世界可惜了,身为哥儿有诸多不便。不过,在他看来,识些字多读些书还是好的,可以开阔眼界和心胸,而不是拘泥于自家院子里鸡毛蒜皮的小事。
  “明哥儿,去地里啊?”路上碰到人,态度仿佛比以前热情了一些,一个村子里的,唐春明家一早就有酒楼的人来收菜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尽管背后对此事说什么的都有,可面上大多数人不愿意与他为难甚至主动示好。
  “是啊,看看地里的情况。”唐春明也笑脸迎人。
  还没到自家的地里,就看到一个身影挑着两桶水从另一个方向过来,不是提出主动帮忙的李峰还有谁。看到唐春明出现,李峰也有些惊讶,不是说了帮他的吗?难道明哥儿不愿意自己帮忙?李峰的心情顿时有些低落。
  等到唐春明走到跟前,李峰抬起黑黝黝的眸子看着他,说:“我会帮你的。”
  唐春明早发现了,跟这人说话,必须开动脑筋帮他描补完,才能理解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就比如现在,他的意思其实是,有我帮你浇地,你怎还过来了?可偏要说得硬邦邦的还很容易让人误会了他的好意。
  “我知道,不过水还是我来浇吧,要麻烦你继续帮我挑几担水。你家的地也要浇吧,要不你先忙你的,等我要用到水时再叫你?”
  李峰默默地看着他,确定唐春明不是勉强,这才放下肩头的扁担,接过唐春明带来的水桶转身继续挑水去了。看着这人的背影,唐春明心里乱感慨了一把,真是好人啊。
  李峰一边在自己地里浇水一边留意明哥儿那边的情况,担心他挺着个大肚子做事不方便,当然农村的哥儿很少有怀了身子不下地干活的,除了那些特别体弱的,而像唐春明这样一个人带了个小哥儿过生活的,更不可能偷闲不干活了。
  之前也跟着余暮一起帮他挑过水,留意过明哥儿地里的情况,其实到现在即便不特意地留意,随便哪个人走到这边都会发现,明哥儿地里的庄稼长得就是比别人家的好。李峰面上不显,心里却比别人想得多,明哥儿执意自己浇水也许才是他的庄稼长得比旁人家好的原因吧,存了这样的念头他便不再抢着干活。
  浇完水回去的路上,唐春明居然倒霉地碰上了王春花,不过也许在唐春明身上吃过不止一次亏了,王春花这次倒聪明地没有靠得过近,只远远站着用含恨的眼睛盯着他。
  唐春明起初吓了一跳,这人还是王春花吗?上次看到他不过是瘦了点没以前穿戴整齐,脸色也差了些而已,可现在这人,脸上青一块肿一块的,还有一只眼睛肿胀着眼睛不得不眯着看人,脸上脖子上露出不少指甲的抓痕,头上的头发似乎也稀少了些。
  看清王春花眼里的恨意,唐春明只觉得好笑加荒唐,不管是原来的明哥儿还是后来的他,都没有主动去报复过他们,以前明哥儿有多被欺压就不说了,他来了所做的也不过是与他们划清关系,这人落得如今的果还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居然来恨他这个外人而不找找自己的原因?
  唐春明嗤笑了一声就要从王春花面前走过去,却被他叫住,咬牙切齿地说:“唐春明,都是因为你才害得我如今这副样子,你是不是很得意了?你这个该死的狐媚子,你别太嚣张了!”
  唐春明转过身,露出讥笑:“我怎么害你了?就因为我不再任你们予取予求随意欺压就成了害你们了?或者说如今我让你们逮了去卖了换了银子你就满意了?王春花,没见过你这么蠢的人,当别人都是傻子只有你一个是聪明人不成?我也从来不欠你和你们赵家什么。”
  说完不顾王春花作何感想就走了,王春花恨不得抓花唐春明那张在他眼中的狐媚子脸,唐春明活得越好越衬出他的不幸,而他将这一切都归咎到唐春明身上,可这边上不是没其他人,尤其是后面还有一个让他害怕恐惧的人挑着水桶正往这边走,王春花只得转身离开。
  现在不止赵老嬷用以前对待唐春明的手段来磋磨他,就连赵大牛经过昨日一事对他的态度似乎也有了些变化,王春花事后才后悔,当时一心针对着赵老嬷将让他掏银子,却忘了
  他家的汉子也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一切,见自己不肯掏银子只怕心中已经不快了,等后来晚上睡觉时,赵大牛竟然问也没问一声他怎样了就一个人背对着他呼呼大睡,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王春花为此暗恨不已,他不认为是自己不好,不过是一时疏忽而已,赵老嬷不是比他做得更甚,为小儿子掏了那么多银子连徭役那点小钱都不肯花,他那样做还不是逼迫赵老嬷让村里的人看看赵老嬷偏心到了什么程度,赵大牛根本就不应该这样对自己,这些年在赵老嬷手下讨生活他容易么?
  后面的李峰眯了眯眼看向远去的王春花,他知道以如今明哥儿的牙尖嘴利,王春花这哥儿在嘴头上绝对讨不了便宜的,可这坏心肠的哥儿只怕不会善罢甘休的,李峰暗自琢磨要怎么去除后患才行。
  一次两次的,唐春明忽然发现,他和李峰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了默契,每当他到地里的时候,李峰就默默地挑来了水放在他田边上,等着他过来浇水,等他两桶水浇完,又两桶水已放在田边上了,自从那一次唐春明说过自己来浇水后,李峰便没再说过要帮忙的话,只承担了挑水的任务。
  要是只有一次两次的,唐春明或许当成是热心人,可每次都是如此就容不得他不多想了,李峰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虽说自己也常常多烧些菜在大毛二毛过去学武时顺带捎过去,但难道这人真的只是投桃报李?一想到可能有人在后面默默地暗恋自己,唐春明心里顿时像喝了蜜一样。
  真的不是自己自作多情吧?真的不是自己自作多情吧!
  嗨,哥们,其实完全不用暗恋的,正大光明地来跟我明恋吧,不知道我最心水的就是这一款有型酷哥吗?背地里不知流了多少口水了。
  唐春明如今在后院角落里专门开辟了一小块地用来育各种秧苗,将自家的地补种上,又半卖半送地给了张秀和王莫家一部分,有这两家人宣传,村里人都知道那些菜秧是他们掏钱买来的,这让想上唐春明家讨菜秧的人止住了脚步,心里不住犯嘀咕,不就是菜秧吗?难道还有不同的?又说唐春明小气的,连个菜秧还要花钱买,因而大部分人家都在观望,如果张秀和王莫家真的挣了钱,他们或许才会心动。
  不过倒是另有两家过来买了,一个就是沈夫郎,还有一个是赵六叔。沈夫郎是吃过他家菜的,会来唐春明不觉得奇怪,因为他家又不差这些小钱,而且本来他也准备送一些给里正家的,和里正家的关系一定要打好,以后有什么事里正一家站出来说句话顶别人的十句不止。而赵六叔的到来就让他惊讶了。
  赵六叔是带着他的大孙子一道上门的,他大孙子今年才六岁,比二毛稍大点,过来时显得很腼腆,见到二毛时才稍好一点,平时在村里也是经常玩在一起的,唐春明让三个孩子拿了点心招待这个小朋友。
  看得出赵六叔很心疼这个大孙子,也许是将当年对哥儿的疼爱之情转移到了大孙子身上,这些年赵六叔才能坚持着活下来。
  “六叔,别说买不买的了,等过几天出来了我给你送过去。”
  “别,别,”赵六叔连忙摆手,“村里多少眼睛盯着呢,可不能破这个例,我不能让你以后在村里难做人。再说我也是想多挣几个小钱,我天天往镇上跑,到时顺带着卖些菜也方便得很,我知道明哥儿你的菜是能卖出价钱的。”
  “好吧,既然六叔这么说,我也不客气了,六叔要多少要什么样的跟我说一下,我准备一下。”
  “哎,好的。”六叔脸上笑开了花。
  此外,唐春明也没忘记胡郎中那边,时常会送些菜过去。初过来时就是胡郎中救了他,后来在跟赵老嬷王春花闹的时候也是胡郎中帮他作的遮掩,还明里暗里帮着他说话,否则那日哪有这么轻松过关。
  唐春明坐在炕上把钱罐子从空间里取出来,又数了一遍他目前的财产。锦记那边每隔几天就会过来收一趟菜,累计下来他从锦记那边赚了有十两银子了,这段时间又没有太大的花销,加上那次在县城卖菜的钱,合计有近六十两银子,锦记那边一直催话让他尽快扩大种植面积,甚至还有一次带了话说,如果银钱方面有些困难的话,锦记那边可以预先支付一部分费用。
  唐春明拒绝了,不过确实可以买地了,周边的都是荒地,价钱不会太贵,将地买下来再让人把围墙建起来,所需费用也只占目前财产的一小部分。可惜手里的银钱到底还是太少,否则他想将后面那一整块山地都买下来,圈起来养鸡养羊都不愁地方了。
  取出二十两碎银,余下的仍放在空间里,唐春明走出屋子,正和小花在玩的阿林抬头看向阿母。唐春明招招手说:“我要去里正大叔家,阿林看家还是跟我一道去?”
  “我要去,我要跟阿母一道去,让小花看家。”阿林快走几步扑到唐春明跟前巴着唐春明的腿。
  “那好,我们让小花看家,阿林陪阿母。”唐春明笑呵呵地摸摸儿子的脑袋,小花在他们脚边昂着脑袋叫了两声,仿佛在说它会为主人看好家的,守好家里的鸡和羊。
  唐春明不是空手人去的,手里提了一篮子的菜,还有刚刚下来的嫩黄瓜,这时候吃最新鲜不过。
  村里人再看到唐春明,眼神有些复杂,原本观望他与酒楼做买卖的人,没想到那酒楼竟一直上门收菜,有些人家自家的菜也能摘了,特地等在路边拦住酒楼的马车想让他们看看自家的菜,给得便宜些也没关系,可酒楼里的人哪会听他们的,唐家的菜又跟他们的不是一个等级的,没看到如今锦记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还不是因为唐夫郎家里的菜。
  有人当笑话说给唐春明听过,唐春明也就听听而已,浑然没放在心上,他们有能耐自己找销路便是,自家的菜不怕人不识货的。当然如果村里人能从他的举动上得到启发开阔下眼界而不仅仅是盯着自家几亩地上,说不定也能另想出致富的法子,他是农村里长大的,亲眼目睹了农村在十几年内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思想上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