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本宫愿意辅佐新帝, 击退金人,迎回父兄。至于大位……本宫从未想过。”赵凌月缓缓开口,这也是事实,此前她的确从未想过皇位。
“殿下说的有理,唐朝虽有女主天下先例,但实为武周篡逆。今日,倘若再开此等先河,恐纲常不复……”工部侍郎徐温说道。
“是啊。”工部侍郎一开口,很多朝臣纷纷应和。
“诸位,如今三圣北狩,旁支宗亲未必愿意迎回他们。所以旁支上位,很可能偏安南渡,到时江北生灵涂炭,我等贻笑千古。是纲常重要,还是天下万民与山河国土重要?”李伯纪愤然道。
众人听到这话,再度陷入沉默,片刻后方恒出言:“李相公说得不错,旁支上位一来容易引起天下赵氏相争,二来他们不能和三圣一条心。偏安南渡,才是大祸。”
“正是,平阳殿下一直以来坚守汴京,不用担心偏安之祸。”刑部尚书也开口。
“也好,等到天下安定,再立宗室不迟,而且说不定三圣还能回来。”吏部尚书姜严附和道。
于是,群臣七嘴八舌开始商议,赵凌月身为当事人不好再留在此种情境中,于是赶紧托言退避。
“本宫从未有觊觎大位之心,众位大人还是再好好商议一番,本宫先回府了。”
“殿下慢走。”李伯纪等一众官员拱手,便再次陷入争论中。
“你等说得固然有理,但难道不怕自此之后,牝鸡司晨之乱大盛吗?”赵凌月一走,徐温立刻说道。
“是啊,这种事说不定会影响千载,而且此事不比武后乱政,其名声会是合法即位。以后祖宗法度,恐怕就要彻底改变了。”大理寺少卿张鼎也忧心忡忡。
“千年的宗法制度岂是一朝可改变,张大人忧思过重了。当下最要紧的是稳住天下局势,向金人报仇雪耻,迎回三圣的问题。”方恒说道。
“而且,别忘了平阳殿下有兵权在手。”宰相李伯纪缓缓开口,又说了很重要的一点。
“韩宣使的兵马,说到底也都听从于她,河北宣抚使顾启也是殿下的旧部。只要平阳公主想,其他宗室根本没有能力和她争夺皇位。”
宰相的话音落,众人再度陷入静默,片刻后原来还在犹豫的朝臣也松口了。
“好吧,眼下拥立平阳殿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去劝说韦太后,使她下诏命平阳公主上位,才最合适。”
“正是!那便由宰相大人和我等一同去劝说太后吧。”
到了这个地步,凡奉劝韦太后下诏者,都算有拥立之功,很多人也就不再矜持。
“不如,还是等到京西承宣使韩云朝的兵马回来,再行大事,否则恐其他势力生变。”李伯纪又说道。
“也好,那就等韩宣使回来,再与太后娘娘议定要事。”
群臣商议完毕,李伯纪和几个重臣便前往枢密院,下发命韩云朝即刻回京的公文。这些日子里,加急公文十分密集,驿丞的往返也异常频繁。
韩云朝在河间城外驻扎一天半后,便收到了召她回京的命令。她此前和所有江北兵马的任务一样,都是营救天子,现在已经无力回天,枢密院重臣果然立刻让她回京稳定局势。
“我已经收到诏令,要返京了。”回返时,韩云朝给赵凌月发了一条消息。
很快,韩云朝收到了回复——好,辗转一个月,我们又可以再见了。
韩云朝握着玉佩,不由得露出笑意。这次回去,一切就可以尘埃落定,她如愿以偿的让赵凌月坐上那个主宰天下的位子。
只是,想到以后二人不能再做朋友,韩云朝竟也有一丝怅然。她很快将玉佩放回衣内,策马疾奔起来。
汴京城,平阳公主府内,赵凌月站在后花园中,望着已经没有桃花的院落发呆。此刻,她心中回荡着一个念头——
云朝,你筹谋多时的事即将成真,是不是很开心。
能改变天下局势,她也是开心的。但想到以后就要居于深宫,不能随时和韩云朝相见,赵凌月不由得难过了起来。
这一年时间,她们几乎朝夕相处,不论带兵在外,还是进京城后都是如此。韩云朝在入京后甚至一直住在自己的府邸,以后……总不能住在皇宫。
但是,其实可以想个办法让韩云朝能留在宫里。把她封做殿前司禁卫,或者宫中女官?
赵凌月想到这里,发现自己太重视韩云朝这个朋友了,居然如此想把她留在自己身边。果然,从前没有朋友,现在便很不想让唯一的朋友也开始有距离。
于是,赵凌月在即将继承大位的时候,没有想怎么稳住天下局势,也没有去想怎么扫除金人。这些事太简单了,答案瞬间就能在脑海中,不需要特别耗心神。
但到底给韩云朝什么样的职位,才能让她既可以久留宫中,又能随时去外面效命,是个问题。
于是,二人怀着相似的欣喜和惆怅心情,准备迎接此次翻天覆地的时局变化。三天后,韩云朝回到汴京,将兵马安置入营后便直奔皇宫。
在枢密院复命并请罪后,李伯纪让她起身,好言抚慰了一番。很快,枢密院众人便和她提到了拥立新帝的事。
“殿下说的有理,唐朝虽有女主天下先例,但实为武周篡逆。今日,倘若再开此等先河,恐纲常不复……”工部侍郎徐温说道。
“是啊。”工部侍郎一开口,很多朝臣纷纷应和。
“诸位,如今三圣北狩,旁支宗亲未必愿意迎回他们。所以旁支上位,很可能偏安南渡,到时江北生灵涂炭,我等贻笑千古。是纲常重要,还是天下万民与山河国土重要?”李伯纪愤然道。
众人听到这话,再度陷入沉默,片刻后方恒出言:“李相公说得不错,旁支上位一来容易引起天下赵氏相争,二来他们不能和三圣一条心。偏安南渡,才是大祸。”
“正是,平阳殿下一直以来坚守汴京,不用担心偏安之祸。”刑部尚书也开口。
“也好,等到天下安定,再立宗室不迟,而且说不定三圣还能回来。”吏部尚书姜严附和道。
于是,群臣七嘴八舌开始商议,赵凌月身为当事人不好再留在此种情境中,于是赶紧托言退避。
“本宫从未有觊觎大位之心,众位大人还是再好好商议一番,本宫先回府了。”
“殿下慢走。”李伯纪等一众官员拱手,便再次陷入争论中。
“你等说得固然有理,但难道不怕自此之后,牝鸡司晨之乱大盛吗?”赵凌月一走,徐温立刻说道。
“是啊,这种事说不定会影响千载,而且此事不比武后乱政,其名声会是合法即位。以后祖宗法度,恐怕就要彻底改变了。”大理寺少卿张鼎也忧心忡忡。
“千年的宗法制度岂是一朝可改变,张大人忧思过重了。当下最要紧的是稳住天下局势,向金人报仇雪耻,迎回三圣的问题。”方恒说道。
“而且,别忘了平阳殿下有兵权在手。”宰相李伯纪缓缓开口,又说了很重要的一点。
“韩宣使的兵马,说到底也都听从于她,河北宣抚使顾启也是殿下的旧部。只要平阳公主想,其他宗室根本没有能力和她争夺皇位。”
宰相的话音落,众人再度陷入静默,片刻后原来还在犹豫的朝臣也松口了。
“好吧,眼下拥立平阳殿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去劝说韦太后,使她下诏命平阳公主上位,才最合适。”
“正是!那便由宰相大人和我等一同去劝说太后吧。”
到了这个地步,凡奉劝韦太后下诏者,都算有拥立之功,很多人也就不再矜持。
“不如,还是等到京西承宣使韩云朝的兵马回来,再行大事,否则恐其他势力生变。”李伯纪又说道。
“也好,那就等韩宣使回来,再与太后娘娘议定要事。”
群臣商议完毕,李伯纪和几个重臣便前往枢密院,下发命韩云朝即刻回京的公文。这些日子里,加急公文十分密集,驿丞的往返也异常频繁。
韩云朝在河间城外驻扎一天半后,便收到了召她回京的命令。她此前和所有江北兵马的任务一样,都是营救天子,现在已经无力回天,枢密院重臣果然立刻让她回京稳定局势。
“我已经收到诏令,要返京了。”回返时,韩云朝给赵凌月发了一条消息。
很快,韩云朝收到了回复——好,辗转一个月,我们又可以再见了。
韩云朝握着玉佩,不由得露出笑意。这次回去,一切就可以尘埃落定,她如愿以偿的让赵凌月坐上那个主宰天下的位子。
只是,想到以后二人不能再做朋友,韩云朝竟也有一丝怅然。她很快将玉佩放回衣内,策马疾奔起来。
汴京城,平阳公主府内,赵凌月站在后花园中,望着已经没有桃花的院落发呆。此刻,她心中回荡着一个念头——
云朝,你筹谋多时的事即将成真,是不是很开心。
能改变天下局势,她也是开心的。但想到以后就要居于深宫,不能随时和韩云朝相见,赵凌月不由得难过了起来。
这一年时间,她们几乎朝夕相处,不论带兵在外,还是进京城后都是如此。韩云朝在入京后甚至一直住在自己的府邸,以后……总不能住在皇宫。
但是,其实可以想个办法让韩云朝能留在宫里。把她封做殿前司禁卫,或者宫中女官?
赵凌月想到这里,发现自己太重视韩云朝这个朋友了,居然如此想把她留在自己身边。果然,从前没有朋友,现在便很不想让唯一的朋友也开始有距离。
于是,赵凌月在即将继承大位的时候,没有想怎么稳住天下局势,也没有去想怎么扫除金人。这些事太简单了,答案瞬间就能在脑海中,不需要特别耗心神。
但到底给韩云朝什么样的职位,才能让她既可以久留宫中,又能随时去外面效命,是个问题。
于是,二人怀着相似的欣喜和惆怅心情,准备迎接此次翻天覆地的时局变化。三天后,韩云朝回到汴京,将兵马安置入营后便直奔皇宫。
在枢密院复命并请罪后,李伯纪让她起身,好言抚慰了一番。很快,枢密院众人便和她提到了拥立新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