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顺一见,差点都认不出此人了。以前的李信白袍银枪,相貌堂堂,一望便是一流的人物。
  如今这李信碰头污面,眼睛通红,铠甲不整,看起来倒有几分乞丐兵的风范。
  张顺不由感其殚精竭虑,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的夸赞道:“做得不错,果然有名将之资!”
  李信闻言顾不上欣喜,只是悲痛地喊道:“主公,信用兵不善,麾下士卒损失惨重,还请治罪!”
  张顺闻言抬头四顾,只见关卡早已经被官兵火炮轰击的坍塌多处,甚至左侧的铳台亦被击毁。
  关卡之上,尸横遍野。有官兵、亦有义军,粗略看了,少不得有三四百人。
  张顺知李信常读圣贤书,素来仁义。不由感慨道:“李将军,你与我一样,亦是仁慈之辈!只是慈不掌兵,若是计较一兵一卒,只能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我初用兵,麾下若折了一兵一卒,便彻夜难安。等到我杀伤的官兵越来越多,义军损失也越来越大,我心中亦是越来越难安宁!直到陵川之战,将士用力,各自奋勇杀敌,一举击败山西巡抚宋统殷,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屠杀!”
  “将军之仁,不与俗同。常人之仁,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将军之仁,则是胜者为王,败者被戮。陵川一战,官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草木被淹,山川被染。我才知败军之将,乃不仁之至也!”
  “今将军历尽艰辛,为我义军争取一线生机,使得这万余丈夫、儿孙、父母幸免于难,岂不是大仁大义也?”
  李信闻言,内心稍解。他往日出入于张顺幕后,不见战场厮杀,不知其中残酷如此,不由大受触动。
  张顺见此,不由心中一动,笑道:“李将军,如今你已经尽心尽力,做到极致。又何必伤春悲秋呢?不如且看我一言退敌百万兵,让众将士幸免于难!”
  李信前几日刚使用了张顺的“嘴炮奇术”,便也忍不住笑道:“信,洗耳恭听!”
  张顺闻言哈哈一笑,便带领亲卫走向关上,对关下喊道:“城下带队的是哪位将军?可否听我一言!”
  半晌,下面有人狂妄地回道:“我乃曹变蛟是也,汝是何人?莫非要向我跪地求饶不成?”言毕,竟哈哈大笑起来。
  张顺也不恼不怒,等到曹变蛟笑完了才说道:“天下竟有如此好笑之事,只是惜乎邓玘无缘享受咯!”
  “此话怎讲?”
  张顺示意了悟空一眼,轻轻笑道:“兵败身死,若是能笑,彼邓玘岂非鬼神哉?”
  言毕,悟空连忙让麾下士卒举起缴获邓玘的旗帜已经被长枪挑起的铠甲、首级。
  张顺指着那邓玘的首级笑道:“我乃舜王也,亦深知尔等带大军前来,不过欲见此人罢了。我天生心软,怕你们天人永隔,不能相见,故特意带来与尔等相会!”
  第331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曹变蛟闻言大惊失色,自家叔叔带兵前来,自是为了夹击此人。难道真是兵战凶危,邓玘已经被此人斩杀了不成?
  他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告知总兵曹文诏,曹文诏闻言叹了口气,便下令退兵。
  曹变蛟闻言又惊又怒,连忙赶回去质问道:“将军,这恐怕是敌人的缓兵之计。你只需等待数日,我敢立下军令状,定然能攻破此关!”
  没想到那曹文诏却摇了摇头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官兵有援军支援,贼人未必就没有援军来支援。一步慢,步步慢,如今邓玘已败,我等再伤亡士卒,攻下此关又有何用?”言已至此,曹文诏便下令大军返还,并命曹变蛟断后。
  张顺站在紫霞关上,望着官兵梯次撤退,相互掩护,也没了趁机袭击的想法。
  李信见此,不由恭维道:“主公好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少拍马屁了!”张顺闻言笑骂道,“曹文诏手下皆为精锐,若无必要,何必与他交战?他既知官兵已败,自然也不会做如此不智之事。白白牺牲了士卒性命,又有什么好处呢?”
  遂后张顺率大军又在此地停留了两人,协助李信将紫霞关修葺完毕,见官兵果然撤退,才引军返回到义军大营。
  张顺还未来得及安排士卒休息一番,准备下一步行动。“活曹操”突然前来拜访,并言说道:“舜王,如今探子回报:义军统领‘闯王’如今率大军进入到彰德府境内,正一路南下,欲与我等大军汇合!”
  张顺一听,心里不由一个咯噔。他本就因为绰号之事,颇为警惕这“闯王”。又因为曾经派遣陈长梃安抚收拢林县、武安诸义军,早已在附近广布眼线。
  可是如今自己还没收到消息,却让“活曹操”先一步告诉给自己,这其中必有勾连之处。
  想到此处,张顺不动声色地问道:“‘活曹操’,这‘闯王’何人也?怎么和‘闯将’绰号相仿?”
  “活曹操”笑道:“不过巧合而已,这‘闯王’姓高名迎祥,字如岳,乃是陕西延安府安塞县人。当初大当家王嘉胤起义,其亦为首义之人。”
  “前番二当家王自用率众周转在泽潞之时,‘闯王’则率众周旋于汾州、隰州等地。其后,他先后攻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地,全晋震动,声望正隆,当与舜王不相上下。”
  张顺闻言皱了皱眉头,心知这“活曹操”当意有所指,便笑问道:“如此人物,阁下怎生让我知道如此之晚?听君言其英雄了得,不禁令我心向往之。不知其击败了几多官兵,阵斩了几多名将,回头见面之时,我也好有个吹捧之处?”
  “活曹操”正说得意气风发之时,闻言不由讪讪,尴尬地道:“由于官兵势大,义军势弱,‘闯王’倒不曾闻击败过什么名将贤臣。只是其麾下人马众多,约莫有十万众而已!”
  张顺一听,心里不由怒火腾腾而起:感情你们貌服而心不服,一听说其他义军势大,就想转投他人,以势压我不成?
  于是,张顺寒着脸冷冰冰地问道:“这么说来,大伙是找到新的靠山了!看来是用不到我这个盟主了,是吗?”
  张顺不过短短一年,阵斩山西巡抚宋统殷、四川总兵邓玘,又败宣大总督张宗衡,耀武扬威于京师,积威甚重。他这一发怒,那“活曹操”也遭不住了,不由胆战心惊。
  他连忙解释道:“别人如何我不敢说,但是我‘活曹操’唯舜王马首是瞻,却无二意。只是怕他人未必这么想,这‘闯王’势大,舜王不得不防呐!”
  张顺对他的言辞半分不信,猜测此人便是其他义军统领派过来探查自己口风之人,便冷笑道:“嘴在别人头上长着,我也挡不住他们怎么说;脚在别人腿上长着,我也挡不住他们怎么走。只是大丈夫敢作敢当,日后千万别后悔就成。”
  “我舜王走得正,行的直,不怕人说,也不怕人惦记。我去岁不过孤身一人,只一年便攒下了这许多家底,再过一段时日,不知我又要多了多少家底。”
  “所以,诸位愿意随我,我自不会亏待了诸位兄弟;若是诸位愿意另寻高就,我也不拦着。只有一样,若是想对张某不利,无论软的硬的我却也不怕。这‘闯王’来便来了,讲道理也成,不讲道理也成,一切奉陪到底便是。”
  “活曹操”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坐不住了,只好尴尬的告辞而去。
  待他返回营地,果然“八大王”、“乱世王”、“九条龙”和“破甲锥”,还有一个陌生将领诸人都在账内等候。
  诸人见“活曹操”回来了,都连忙站起来。不待其他人说话,那陌生将领便急忙问道:“怎么样,舜王怎么说?”
  “活曹操”连忙拱了拱手道:“劳烦‘过天星’兄弟久侯,那舜王果然态度强硬,终不肯为‘闯王’之下。”
  “过天星”闻言面色颇为不渝道:“既然此人如此不识相,又非我延绥之人,不如诸位配合我和‘闯王’火并了此人!抢了他的粮草,夺了他的人马。”
  其他诸人闻言一惊,正要说话,却被“活曹操”打断道:“此事万万不可!贼不杀贼,乃是众位兄弟为人处世的基本底线。此例一开,不待官兵杀来,我们早自相残杀,死亡殆尽矣。”
  “更何况诸位莫欺舜王兵少,他年少成名。杀宋统殷、邓玘,破张宗衡、威震京师,岂是浪得虚名。他麾下有两位结拜兄弟,其中一人不曾耳闻,唯有拿陈长梃,颇有江湖手段。林县、武安诸义军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不可小觑。”
  “更有那‘无疤和尚’刘成,阵斩山西巡抚宋统殷,一等一的悍勇;‘小尉迟’魏从义,威震京师,恐吓皇帝小儿,亦为不凡。”
  “尚有‘不忠不义’正三品大员张慎言为之谋划,我等若是轻易招惹,少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332章 宋献策出马
  且不说这伙义军统领如何勾连,那张顺却正好收到陈长梃送来的书信。
  原来上次张顺借助武安、林县的义军击败了京营,斩杀了邓玘以后,这些人本就是乌合之众,又恋眷故土,张顺便放他们回去了。
  只留陈长梃驻守辉县,暗中多与他们有所来往。他们得了张顺的许多好处,又没有出太多力,便投桃报李,将“闯王”之事一一报来。
  张顺这才了解了其中原委:原来最早之时,这“闯王”和二当家“紫金梁”被官兵击败走散,“紫金梁”败走泽潞之地,而“闯王”却留在了汾州、隰州附近。
  当初,明廷朝罢巡抚宋统殷,以许鼎臣督贺人龙、左良玉军8000人进驻平阳;宣大总督张宗衡督张应昌、颇希牧、艾万年兵7000人堵汾州,妄图一举剿灭此人。只是因为张顺和“紫金梁”借机攻陷辽州,他才得以逃出生天。
  再然后,“闯王”一直和张应昌纠缠,不得脱身。此地义军头领多有伤亡,这些义军统领麾下人马无所依靠,多投靠“闯王”,于是“闯王”实力反而越来越强。直到曹文诏在太原以东大破义军,逐“紫金梁”入河南之时,“闯王”才击退张应昌的纠缠,得以寻机东进。
  此时,张顺已经聚集人马与邓玘、左良玉之徒在辉县准备会战,不曾想那“闯王”行军到辽州附近,却遇到了曹文诏的围剿。
  “闯王”哪里抵挡得住曹文诏进攻?他只得越过太行山以东,意图北上,汇合五台山附近义军。结果,没想到又迎头遇到了“卢阎王”卢象升。
  “闯王”麾下人马虽多,却无法突破卢象升的防线北上,又不敢回到山西之地,正好听说“八大王”、“闯将”和“活曹操”等人在怀庆府、卫辉府附近,才掉头南下,准备汇合诸将,顺便趁机夺权。
  张顺这才明白,为何战事结束,曹文诏和这“闯王”才姗姗来迟。感情这两人先行纠缠了一番,得不到便宜,才想到自己这里找便宜来着。
  可是张顺又岂是省油的灯?他目前麾下将领和幕僚都分散在各地,一时间无法聚齐。张顺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去寻那宋献策,欲和他商议“闯王”借机夺权之事。结果,等到张顺赶到宋献策军帐,他人却不在。
  原来“活曹操”在拜访张顺之前,已经提前拜访过宋献策了。依照宋献策了解,自家主公自然不会拿捏不住一个“活曹操”,就没有赶快汇报给张顺,反倒赶快拉拢“左金王”、“革里眼”、“治世王”、“争世王”四人去了。
  “治世王”和“争世王”不必说,都是张顺营地出来的人物,家眷俱在圣王坪,轻易不会变节。
  而那“左金王”和“革里眼”本是“紫金梁”嫡系,麾下骑兵战斗力又强,若是损失了,张顺便会元气大伤。
  好在宋献策欲寻这二人的时候,这二人也正好前来寻那宋献策。
  在他们看来,宋献策作为“紫金梁”的军师,乃是自己人。他俩把宋献策领到“左金王”营帐之内,连忙问道:“务虚道人,我们同为二当家‘紫金梁’麾下,如今寄人篱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现有‘闯王’许诺许多,前来拉拢我等。你为二当家军师,素来足智多谋,你以为我等理当如何?”
  宋献策一听这称呼,心中不由暗地里一笑,便老神在在的回答道:“老道本是方外之人,随谁不随谁,无甚区别。只是二位正是年轻有为之时,一步踏错,则步步踏错啊!”
  两人一听有戏,那“革里眼”最为势力,连忙问道:“如今舜王势弱,‘闯王’势大,我们当随‘闯王’乎?”
  宋献策闻言暗地里翻了个白眼,这厮真是沉不住气,还太年轻呐。于是,他便笑道:“这要看二位志向如何,若只为保住身家性命,投‘闯’最好,若是为了成就一番功业,投‘舜’最妙!”
  “此话怎讲?”“左金王”闻言一愣,连忙追问道。
  “如今‘闯王’势大,投靠‘闯王’当无生命之忧。即便他日‘闯王’势弱,再投其他势强者便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大概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吧!”
  “若想成就一番功业,当以忠义为首。二当家将我等托付给舜王,我等当从一而终,不可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更何况,如今舜王势弱,闯王势强。投强则锦上添花,投弱则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则可有可无;雪中送炭才是情深义重。”
  “左金王”和“革里眼”闻言对视一眼,听这“务虚道人”的意思,投靠“闯王”便是三姓家奴,投靠“舜王”反倒是关公桓侯了?
  只是雪中送炭虽好,可万万不能让别人温暖了,自己却冻死了。那“左金王”和“革里眼”又连忙问道:“那这舜王虽好,其中凶险如何?”
  宋献策闻言叹了口气道:“二位,不瞒你们说,我也不是博学鸿儒之人,看不出此二人志向如何,本事高低。”
  “只不过,我却精研相术,略微觑得一丝天机。‘闯王’何貌,我不曾见过,却不得而知。唯这舜王,瞳如舜帝,貌若伏羲,臂如昭烈,气若光武,命中注定当成一朝基业,开万世之太平!”
  “刚开始我还以为自己老眼昏花,做不得准。又见有河工送来‘黄河石’,竟有‘木挂曲尺,遇顺则止’之意,更是天意如此,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左金王”和“革里眼”闻言不由面面相觑,半晌才反复追问道:“务虚道人,舜王果真如此吗?我等上上下下全军老小,皆系于此,若是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啊!”
  宋献策闻言颇为不渝道:“尔等命是命,我老道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我也未有长生之法,亦未有刀枪不如的本事。一旦踏错,我也是身死道消的结果。”
  “姑且念在两位同是二当家下属的份上,我再奉劝二位一句:凡夫俗子不识龙,如入宝山空手回;庸碌无为扶龙庭,荣华富贵代代传!”
  “左金王”和“革里眼”闻言相视一眼,一咬牙跪了下来道:“道长乃是世外高人,我等有眼不识泰山。既然道长愿随舜王,我等亦愿意唯道长马首是瞻,一起混个从龙之功!”
  第333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且说那“左金王”和“革里眼”被宋献策一顿忽悠,竟是死心塌地要跟随张顺干到底。
  那宋献策犹嫌不足,又亲自寻了那“争世王”和“治世王”假意拉拢这两人跟随“闯王”。
  这两人根基所在,不能脱离张顺,便假意稳住宋献策,遂后便把他卖给了张顺。
  张顺闻言哭笑不得,连忙命人把宋献策喊道大帐问询。那宋献策到了帐内,也不客气,自顾倒了杯茶水喝了,才笑道:“主公勿忧,我已经稳住了‘左金王’和‘革里眼’二人,此二人麾下千余骑兵,兵强马壮,乃是二当家‘紫金梁’麾下精锐,万万不可被‘闯王’拉拢去了。”
  “至于‘治世王’、‘争世王’之徒,虽然不甚要紧,我亦故意诈他们一诈罢了!”
  张顺闻言不由笑道:“老道长倒是好忠心,不避嫌,也不计较得失,就不怕我心生嫌隙,心生疑虑吗?”
  “舜王乃非常人,老道士便行非常之事。”宋献策笑道,“我在‘紫金梁’麾下,虽有百般计谋,却是万般无奈。为何?胸无大志之辈,亦无天命眷顾。天意如此,不能成事罢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