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这么严重?”刘协放下书,回头看着何姗。
  何姗、胡休都是羌人首领的女儿,而且是北地境内的羌人,也就是所谓的东羌。东羌最早被汉人打败,后来就安置在北地、安定一带。这些羌人与汉人混居,汉化比较重,实力相对也更强。当西羌叛乱时,东羌也跟着响应,而且声势闹得很大,一度波及河东、关中,久征不服。
  汉桓帝时,主战的段颎取得了皇帝的支持,雷霆出击。
  事实证明,即使大汉不再如日中天,对付这些人还是皆有余。段颎率一万五千步骑出征,用时两年多,斩首近四万,几乎将东羌的青壮杀得干干净净,东羌从此闻段色变。
  但杀戮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威逼之后,朝廷并没有做好后续的安抚工作。时光流逝,不过三十年,东羌又慢慢恢复了元气。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久的将来,东羌又会成为大汉的肘腋之患。
  对付东羌,不能像对付塞外的鲜卑人一样,必须加以教化,主动融合。
  这也是当初刘协愿意接受何姗、胡休的原因之一。
  何姗、胡休入宫,北地、安定的东羌心里有了底,马超在北地的控制也顺利了很多。在鲜卑人被击溃之后,北地安定,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北地郡了。
  何姗如此渴望地跟随西行,自然不是因为贪玩,或者想看看西海的风光、西王母的故乡。
  何姗迎着刘协的目光,咧着嘴笑了,露出两只小虎牙。“镇西大将军率部东行,陛下身边只有三五千步骑。虽说这些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却也是陛下对我们羌人的信任……”
  刘协打断了何姗。“你们羌人?”
  “啊?”何姗不解地看着刘协,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
  刘协斟酌了片刻。“你觉得羌人和汉人不一样吗?”
  何姗结结巴巴,不敢回答。
  刘协想了想,伸手将何姗揽入怀中,手在她的背上拍了拍。“你知道汉人常说的炎黄是谁吗?”
  “是两个圣王,一个是炎帝,一个是黄帝。”
  “那你知道炎帝姓什么?”
  何姗茫然的摇摇头。
  “炎帝姓姜。”刘协拉过何姗的手,在她的手心写了一个篆体的姜字,然后又写了一个篆体的羌字。“你觉得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
  何姗自己比划了半天,若有所思。“陛下,难道炎帝也是我们羌人的祖先?”
  “你说呢?”
  “我不知道。”何姗歪着小脑袋,想了好一会儿。“我明天去问问蔡令史,她一定知道。”
  刘协鼓励的点点头。
  他当然可以自己对何姗说一通汉羌同源的道理,但这肯定不如蔡琰来解释更有说服力。蔡琰不仅是大儒蔡邕的女儿,本人的学识也是得到了很多人认可的,即使是关东大臣也能接受。
  他明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服蔡琰,从文化上建构一套汉羌同源的理论,方便对羌人的教化,尽快将羌人融合到华夏民族中来。
  虽然还没得到肯定的答案,何姗却很高兴,和刘协嘀嘀咕咕地说了半天话。
  她和胡休虽是宫里的美人,但行在的规矩并不严,只可得到皇后伏寿的许可,她们就可带着几个女骑士出行。她们有着明显的羌人外貌,又熟悉羌人的语言、习俗,认识了不少羌人部落领袖的家属,也见过一些普通羌人,了解的信息比刘协见过的更多,更真实。
  刘协在休屠泽大破西部鲜卑,让羌人既敬又畏。他们赶来见驾,与其说是拥护朝廷,或者谋求商路的利益,不如说是想看看天子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对他们也动武,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毕竟汉人对羌人的态度一向不好。十年前,朝廷还曾出兵征讨西羌。
  刘协一直觉得自己对羌人的态度很真诚,道理讲得很透彻,利益也分配得很公平,对羌人很照顾,羌人头领们对自己心悦诚服,所以才有去西海看一看的想法。
  听了何姗的解说,他才知道自己还是太乐观了,那些都是表面文章。
  在短暂的失落之后,他又很快释然了。
  民族融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三五年就能解决,反倒不正常了。
  革命尚未成功。或者说,革命的征程刚刚开始。
  第五百六十六章 文明融合
  刘协这么自信,是因为他虽然拥护华夏文明,以炎黄子孙自居,但他并没有民族歧视,不觉得汉族高人一等,其他少数民族都是蛮夷。
  真正读过历史的人都清楚,华夏是一种文明,而且是极富包容性的文明。匈奴、鲜卑、羌、越等民族并不是被华夏灭绝了,而是融进了华夏,成了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汉族不是一个血脉意义上的民族,而是基于对华夏文明的认可,集结在一起的主体民族。
  这与西方强盗嘴上喊着种族平等,实际推行种族灭绝的政策完全不同。正因为如此,在学习了西方的民族史观时,很多读书人才会出现那种格格不入的困境,思想上出现了不小的混乱。
  他也经历过那样的混乱,但他最终走出了那团迷雾,找回了自信。
  天下大同,才是华夏文明的追求,也是人类命运的共同追求。
  所以他对伏寿、荀文倩、何姗、胡休并没什么分别。之所以对伏寿高看一眼,多次强调她的皇后地位不可动摇,只是不希望山东士大夫党争的习气影响中兴大业,将精力集中在内斗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