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我补贴他们!
先运送大量的物资过去也算是一步好棋。
第1353章 郑和的牢骚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繁华的城市的之一,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出海港口之一,加一个之一,是因为另一个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泉州。
在这两座沿海城市,几乎聚集了大明全部的搞海外贸易的商行。
此时的广州,已不是唐宋时官员被贬的噩梦之地。
时代集团的显赫之下,是黄昏在商场无往不利的手笔,羊群效应很快催生了一大堆商行闻风而来,所以黄昏很快发现,哪怕他拥有时代集团作为后盾,要想把有意加入此次出海的商行都补贴完,也有些吃不消时,不得不选择了拒绝。
然而最终定下来跟随时代集团出海的商船,也有二十艘之多。
但二十艘已经很多了。
随之而来还有一个问题:安全。
此次出海,仅是加上时代集团的商船,共有二十三艘,满载着海量的物资,航行在漭漭大海之上,还要经过日本的海域,在海上的倭寇和海盗眼中,这是何等肥腻的一块肉。
黄昏没有办法,只能去找郑和。
这一次出海,本来只想悄悄咪咪搞事,结果闹得这么大,虽然仅仅只有一艘钢铁战舰,但郑和的海军还是必须出动。
可郑和也不敢擅自决定,于是写章折呈递顺天。
这么一来二去,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好在时间虽然过去了,顺天那边倒也传来了好消息,朱棣将他从国内调到奴儿干参加过征讨女真的水师抽调过来,开往广州,依然由王景弘统率,保护船队出海去寻找新大陆。
而在这一个月时间,黄昏在广州以金钱作为报酬,又成功忽悠了足足两千人的工匠和农民,跟随商船远赴重洋。
如果没找到新大陆,这些人回到国内,会得到一笔重酬。
如果找到了新大陆,他们就将在他们落地开花。
永乐十九年春末,中国海航历史上,最具有浓墨重彩的一次出海,在泉州锣鼓震天声中,在舞狮和舞龙中,随着大批大船扬帆,拉开了序幕。
船队出海,远去。
黄昏一直在站在码头上,看着船队在一艘钢铁战舰的率领下远去,思绪澎湃,而在他身边,除了阿如温查斯、乌尔莎之外,还有朱瞻基,以及从广州赶过来的郑和。
郑和倒是没看远去的船队,他对王景弘有信心,这一次出海重洋,就算找不到一片新陆地,也能平安归来,郑和反而想起了昨夜的一场小酒。
昨夜,他,王景弘,黄昏。
三人。
一碟花生米,三坛子好酒,嗯,酒是王景弘带来的,陛下御赐的蜀中叙州贡酒。
酒是好酒。
三人很快都有微醺之意。
人嘛,喝了点酒后,总容易流露出平日不愿意表达出来的情绪,郑和又一杯酒下肚后,忍不住说道:“说句实在的,兆华,我现在是真的羡慕你。”
兆华,是王景弘的字,福建漳平人。
王景弘吓了一跳,“郑大监,这是何意,下官能有今日,多是仰仗于你啊。”
郑和叹道:“自从陛下有意造钢铁战舰之后,我就被束缚在了沿海的造船厂,你倒是多次下过西洋,还弄了个‘地圆学说’出来,论功绩,你已不输狗儿和亦失哈了。”
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
可郑和已经多年没能去建功立业了,这几年一直被束缚在造船厂里,作为一个航海家,这是何等寂寞的事情。
王景弘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了一眼黄昏。
黄昏呵呵一乐,对郑和道:“郑大监,别怪王大监抢夺了本该属于你的荣耀,怪我,如果不是我,郑大监应该是中国史上在海航方面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不过现在这个第一人是王大监了,但是,郑大监,相信我,当咱们的大明海军拥有二十艘甚至更多的钢铁战舰之后,你‘三宝太监’的名声,必将耀然于青史之上,后人提起我大明的无敌战舰,你郑和的名字,将是永远也绕不开的,你将是海军师祖一般的人物!”
郑和郁闷的又一饮而尽,“别在这里给我画饼了。”
黄昏也端起酒杯,和王景弘示意后,两人各自随意抿了一口,黄昏放下酒杯,吃了颗炒黄豆,自言自语说了句倒是奇怪了,花生米这个时候是不是还没传入中国啊?
花生米传入中国的说法比较含糊,一说明末,一说元末明初。
反正现在已经有了。
但是花生米的原产地却是北美大陆。
想到这黄昏乐呵呵的道:“郑大监,这么说吧,其实我第一次在大明吃到花生米,就去研究过花生究竟是从什么地方传入大明的,所以那时候就怀疑那片大陆的存在,只不过当时时代集团还没有现在这个体量,无法去做这件事而已。”
“嗯,扯远了,先说让郑大监安心的事情罢,郑大监是航海者,应该更容易相信地圆学说?”
郑和点头,“我相信。”
黄昏吃了颗花生米,沉默了一下,道:“我们三人,都深信地圆学说,其实这本来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大地的真实面目。但是问题来了,两位大监,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脚下这片大地,陆地相对于海洋的面积来说,是不是极小的?”
先运送大量的物资过去也算是一步好棋。
第1353章 郑和的牢骚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繁华的城市的之一,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出海港口之一,加一个之一,是因为另一个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泉州。
在这两座沿海城市,几乎聚集了大明全部的搞海外贸易的商行。
此时的广州,已不是唐宋时官员被贬的噩梦之地。
时代集团的显赫之下,是黄昏在商场无往不利的手笔,羊群效应很快催生了一大堆商行闻风而来,所以黄昏很快发现,哪怕他拥有时代集团作为后盾,要想把有意加入此次出海的商行都补贴完,也有些吃不消时,不得不选择了拒绝。
然而最终定下来跟随时代集团出海的商船,也有二十艘之多。
但二十艘已经很多了。
随之而来还有一个问题:安全。
此次出海,仅是加上时代集团的商船,共有二十三艘,满载着海量的物资,航行在漭漭大海之上,还要经过日本的海域,在海上的倭寇和海盗眼中,这是何等肥腻的一块肉。
黄昏没有办法,只能去找郑和。
这一次出海,本来只想悄悄咪咪搞事,结果闹得这么大,虽然仅仅只有一艘钢铁战舰,但郑和的海军还是必须出动。
可郑和也不敢擅自决定,于是写章折呈递顺天。
这么一来二去,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好在时间虽然过去了,顺天那边倒也传来了好消息,朱棣将他从国内调到奴儿干参加过征讨女真的水师抽调过来,开往广州,依然由王景弘统率,保护船队出海去寻找新大陆。
而在这一个月时间,黄昏在广州以金钱作为报酬,又成功忽悠了足足两千人的工匠和农民,跟随商船远赴重洋。
如果没找到新大陆,这些人回到国内,会得到一笔重酬。
如果找到了新大陆,他们就将在他们落地开花。
永乐十九年春末,中国海航历史上,最具有浓墨重彩的一次出海,在泉州锣鼓震天声中,在舞狮和舞龙中,随着大批大船扬帆,拉开了序幕。
船队出海,远去。
黄昏一直在站在码头上,看着船队在一艘钢铁战舰的率领下远去,思绪澎湃,而在他身边,除了阿如温查斯、乌尔莎之外,还有朱瞻基,以及从广州赶过来的郑和。
郑和倒是没看远去的船队,他对王景弘有信心,这一次出海重洋,就算找不到一片新陆地,也能平安归来,郑和反而想起了昨夜的一场小酒。
昨夜,他,王景弘,黄昏。
三人。
一碟花生米,三坛子好酒,嗯,酒是王景弘带来的,陛下御赐的蜀中叙州贡酒。
酒是好酒。
三人很快都有微醺之意。
人嘛,喝了点酒后,总容易流露出平日不愿意表达出来的情绪,郑和又一杯酒下肚后,忍不住说道:“说句实在的,兆华,我现在是真的羡慕你。”
兆华,是王景弘的字,福建漳平人。
王景弘吓了一跳,“郑大监,这是何意,下官能有今日,多是仰仗于你啊。”
郑和叹道:“自从陛下有意造钢铁战舰之后,我就被束缚在了沿海的造船厂,你倒是多次下过西洋,还弄了个‘地圆学说’出来,论功绩,你已不输狗儿和亦失哈了。”
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
可郑和已经多年没能去建功立业了,这几年一直被束缚在造船厂里,作为一个航海家,这是何等寂寞的事情。
王景弘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了一眼黄昏。
黄昏呵呵一乐,对郑和道:“郑大监,别怪王大监抢夺了本该属于你的荣耀,怪我,如果不是我,郑大监应该是中国史上在海航方面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不过现在这个第一人是王大监了,但是,郑大监,相信我,当咱们的大明海军拥有二十艘甚至更多的钢铁战舰之后,你‘三宝太监’的名声,必将耀然于青史之上,后人提起我大明的无敌战舰,你郑和的名字,将是永远也绕不开的,你将是海军师祖一般的人物!”
郑和郁闷的又一饮而尽,“别在这里给我画饼了。”
黄昏也端起酒杯,和王景弘示意后,两人各自随意抿了一口,黄昏放下酒杯,吃了颗炒黄豆,自言自语说了句倒是奇怪了,花生米这个时候是不是还没传入中国啊?
花生米传入中国的说法比较含糊,一说明末,一说元末明初。
反正现在已经有了。
但是花生米的原产地却是北美大陆。
想到这黄昏乐呵呵的道:“郑大监,这么说吧,其实我第一次在大明吃到花生米,就去研究过花生究竟是从什么地方传入大明的,所以那时候就怀疑那片大陆的存在,只不过当时时代集团还没有现在这个体量,无法去做这件事而已。”
“嗯,扯远了,先说让郑大监安心的事情罢,郑大监是航海者,应该更容易相信地圆学说?”
郑和点头,“我相信。”
黄昏吃了颗花生米,沉默了一下,道:“我们三人,都深信地圆学说,其实这本来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大地的真实面目。但是问题来了,两位大监,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脚下这片大地,陆地相对于海洋的面积来说,是不是极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