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团宠:身为灾星的我每天醒来运气爆棚 第279节
“那不一样,你的钱是你的钱,这是我给你的。”
周孝青无奈,只能从口袋掏出他的钱。
第485章 回家
周东一看那黑布包着的玩意,就明白那是什么。
“你……”
“爸,本来你们回去,我也不知道能让你们带什么回去,还想着这钱我攒着的,你带回去,存着也行,有急事要用也行,没曾想,你也这么想的。”周孝青一脸无奈。
他在这里虽然赚的是没家里的多,但是他和同学都有头脑,头规划,所以赚钱的时候,除了一开始不被理解,让人觉得丢面子之外,其实上手之后,已经不会太困难。
这两年,他自己也攒了不少钱,有一部分,他还放在银行存着利息呢,剩下的钱,他有一部分是作为以后的本钱,一部分就是单纯放着。
面对这样的场景,父子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周东张了张嘴,捏着手上的钱,感觉自己给儿子的钱,还没他的厚。
最后,他只能咬牙说道:“行了。咱们也不用互相给来给去,你拿着自己的,我也不给你钱了,你长大了,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什么?”
“嗯。”
周孝青虽然说没给家里买什么好东西,可其实弟弟妹妹回去的时候,周孝青还是带他们去商场买了不少东西。
还是他一个人带着弟弟妹妹四个去的。
等东西买回来的时候,父母也不好说什么?
所以他们一家回程的时候,还是带了比去的时候还要多的东西。
当然,除了他们自己的东西,还有给家里人带的各种吃喝穿着。
火车颠簸一路,又从市里坐上三叔开的车,一路摇晃才算到了县里。
比起以前,他们现在算是好多了,有电话有汽车,有冰箱,各种家电器具,一应俱全。
这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年代初期,也不是普通人家都能拥有的。
更何况现在才八十年代中期,是个还不富裕的年代。
到家之后,陈丽先是把买给家里人的东西给分了出去。
“家家都有呢。”陈丽一边拿,一边跟面前的李大妮说。
她让李大妮把东西分好,给老二家,老四家到时候送过去。
老二老四他们两家离着比较远一些,所以到时候还要麻烦送过去。
李大妮一边忙,一边询问陈丽,“嫂子,首都很漂亮吧?”
陈丽点头,“当然漂亮啊,咱们祖国的首都,能不好看吗?那里车多人多,房子也多。”
“跟省城比呢?”李大妮又问。
李大妮已经去过省城了,她见识到了羊城的繁华,那是他们小县城完全不能比较的。
到处是车,到处是人,高高的楼房,耸立在那,就算大晚上,也还能看到有人在外头摆卖吃的喝的。
陈丽被李大妮这么一问,愣了一下。
她在思考。
好一会她才说道:“省城和首都各有各的热闹。”
她说,“首都要显得更古老一些,到处是老一辈留下的房子,像那故宫啊,长城啊,四合院,咱们省城是没有的,但是人一样都多,房子呢,也是,都很多,漂亮的很。”
李大妮没去过首都,但是听大嫂这么一描述,心里对首都更加的向往了。
她叹道:“也不知道我家那两个小子,能不能运气好点,也考个大学,让我这个当妈,能去外头见识见识,看看世面。”
看着不远处的两个侄子,陈丽笑道:“放心吧,会的,你家那两小子学习也刻苦,现在还小,只要好好努力,上好大学那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陈丽也告诉李大妮,对孩子不能太苛刻。
“每个孩子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你不能让他学不喜欢的东西,知道吧?看他喜欢什么,只要不出错的东西,就让他们去学。”
李大妮不懂大道理,但是听大嫂这么说,也放在心里,“大嫂,我听你的。”
她不止听大嫂的,也听二嫂的,他们都教会了自己很多东西。
李大妮也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所以需要向他们学习。
第486章 孩子孝顺
把首都带回来的玩意给各家分了去后,陈丽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和东西,回了村里一趟,把东西给三个老人拿去。
老人闲着没事干呢,正田里翻土,打算过阵子下场雨,还下秧苗。
陈丽到的时候,三个老人在田里忙活。
天倒不冷,不过陈丽刚回村里,就有人说起这事。
其中文婶语气最是难听,说道:“你们家现在可都挣不少钱了,哪里还需要老人在田里干活,作孽嘛?小的吃好喝好,老的还在田里干活,遭罪哦。”
陈丽听完,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不过她性子可不是一样了,当即回怼道:“我们家是老人自己要干活,不是我们让他们干的,闲着没事,干干活锻炼身体也好,不像有些人哦,儿女没用啊,所以才要下地去忙,吃不好穿不好,一年到头,也没好日子过哦。”
陈丽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文婶。
文婶因为偏心,所以对好的儿子儿媳,人家对她吹毛求疵,这嫌弃那嫌弃。
大儿媳直接恨死她了,现在都快没说话,各过各的。
这几年,村子的人大部分越过越好了,但是文婶家,似乎没什么变化。
甚至不少村里的人也跟着周东干着,日子好了不少。
文婶倒是想让小儿子儿媳跟着周东他们干,之前还舔着老脸到老周家找了周老爹说,周老爹表示在孩子面前说不上话,让她找周东。
文婶是找了周东,可结果是直接被拒绝了。
文婶小儿子好吃懒做,她儿媳妇更之前欺负过豆豆几个孩子,周东就是个记仇的人,哪里要这种人?
文婶听说后,直接在村里骂了起来,还说周老爹没用,自家儿子都管不了,说周家两口子苦日子会在后头,养了这么没良心的儿子。
可惜的是,不管她怎么唱大戏都没用,周家不鸟她,周家老两口一直被村里人羡慕着,吃的好喝的好,还在县城过日子。
如今,陈丽可不就直接内涵起来。
文婶听的脸都气黑了。
陈丽也没跟她计较太多,怼完就带着大包小包往家里放,然后叫孩子去把老人叫回来。
听说儿孙都回来了,三个老人自然也不忙了,反正种是要种,但是不着急。
陈丽看他们一个个穿着旧衣服,一身尘土,连忙说道:“爸妈,妈,之前我和阿东不是跟你们说过了吗?这田不用忙活,咱们耕不了就给人耕去,闲着就行了。”
周老爹笑笑,“我们闲着没事干啊,这都是干了一辈子的活儿了,也不是多辛苦的事情。”
周家大部分的田地都给村里的人耕种了,甚至因为有些距离村子比较远的,直接给上面村子的人耕了。
不过,周老爹还是留下了他和老伴的那一部分的田地。
他闲着啊,不想什么都不干,就想搞点事情做。
“再说了,这干活对身体好,一天天在家里坐着也是累的。”
这话得到了周奶奶和陈老太太一致同意。
也的确如周老爹说的那样,老人家干了一辈子活了,这闲着的时间太多也不好,这双手闲不住,总该忙点什么,对身体好。
而周老爹也承诺了,“你放心吧,我们忙的也不多,就是闲着,三人干活,没多累的。”
陈丽当然知道这点,就是提醒他们一下,别干的忘了身体。
随后,她把带回家里的东西给老人分了去,一些在那边买的衣服,还有一些吃的干货。
陈丽拿了不少出来,几个老人连忙心疼着钱。
“瞎买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啊?”
陈丽笑道:“好不容易去一次,肯定得给你们带点啊,你们都没去过,至少用一下这里的东西,快尝尝这个,味道很不错。”
几人一边心疼钱,一边擦干手,这才接过陈丽递过来的东西。
虽然是心疼花钱,但是孩子们愿意给他们老头子老太太买东西,三个老人也是高兴的,证明孩子孝顺,也是有那能耐。
第487章 计划开工厂
这年一过,农村也该忙着新一年的耕种。
而周东家也继续忙着生意的事情,豆豆也从刚上的三年级直接去了四年级。
就连周孝光也在往三年级跳级。
兄妹都这么厉害,简直是学校的神话了,让之前不少拒收他们家孩子的学校,都十分后悔。
说起来,豆豆和两个小的哥哥的转学,当时并没有那么容易。
他们都是农村户口,是很难弄到城里读书的。
当时周东虽然挣钱了,但是对转学的事情,也不是说能办就办的。
周东当时和何成找了好几个学校,本来是更喜欢另一个学校的,可惜的是,那学校不愿意接收。
最后是现在这个学校接收了三个孩子。
而学校也很庆幸,这几个孩子都很厉害,在班里虽然不是一开始就名列前茅,但是随着一段时间,很快就排在班级第一第二了。
过了年,周东开始忙着工厂的事情了。
不过,在开办工厂之前,周东先把眼下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是周东从大儿子这里听取来的,然后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加以选择,之后才去解决。
而等这些事情解决之后,周东服装的代理和分销,也越做越大了。
连着附近的几个省,都是他们在代理的。
周孝青无奈,只能从口袋掏出他的钱。
第485章 回家
周东一看那黑布包着的玩意,就明白那是什么。
“你……”
“爸,本来你们回去,我也不知道能让你们带什么回去,还想着这钱我攒着的,你带回去,存着也行,有急事要用也行,没曾想,你也这么想的。”周孝青一脸无奈。
他在这里虽然赚的是没家里的多,但是他和同学都有头脑,头规划,所以赚钱的时候,除了一开始不被理解,让人觉得丢面子之外,其实上手之后,已经不会太困难。
这两年,他自己也攒了不少钱,有一部分,他还放在银行存着利息呢,剩下的钱,他有一部分是作为以后的本钱,一部分就是单纯放着。
面对这样的场景,父子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周东张了张嘴,捏着手上的钱,感觉自己给儿子的钱,还没他的厚。
最后,他只能咬牙说道:“行了。咱们也不用互相给来给去,你拿着自己的,我也不给你钱了,你长大了,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什么?”
“嗯。”
周孝青虽然说没给家里买什么好东西,可其实弟弟妹妹回去的时候,周孝青还是带他们去商场买了不少东西。
还是他一个人带着弟弟妹妹四个去的。
等东西买回来的时候,父母也不好说什么?
所以他们一家回程的时候,还是带了比去的时候还要多的东西。
当然,除了他们自己的东西,还有给家里人带的各种吃喝穿着。
火车颠簸一路,又从市里坐上三叔开的车,一路摇晃才算到了县里。
比起以前,他们现在算是好多了,有电话有汽车,有冰箱,各种家电器具,一应俱全。
这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年代初期,也不是普通人家都能拥有的。
更何况现在才八十年代中期,是个还不富裕的年代。
到家之后,陈丽先是把买给家里人的东西给分了出去。
“家家都有呢。”陈丽一边拿,一边跟面前的李大妮说。
她让李大妮把东西分好,给老二家,老四家到时候送过去。
老二老四他们两家离着比较远一些,所以到时候还要麻烦送过去。
李大妮一边忙,一边询问陈丽,“嫂子,首都很漂亮吧?”
陈丽点头,“当然漂亮啊,咱们祖国的首都,能不好看吗?那里车多人多,房子也多。”
“跟省城比呢?”李大妮又问。
李大妮已经去过省城了,她见识到了羊城的繁华,那是他们小县城完全不能比较的。
到处是车,到处是人,高高的楼房,耸立在那,就算大晚上,也还能看到有人在外头摆卖吃的喝的。
陈丽被李大妮这么一问,愣了一下。
她在思考。
好一会她才说道:“省城和首都各有各的热闹。”
她说,“首都要显得更古老一些,到处是老一辈留下的房子,像那故宫啊,长城啊,四合院,咱们省城是没有的,但是人一样都多,房子呢,也是,都很多,漂亮的很。”
李大妮没去过首都,但是听大嫂这么一描述,心里对首都更加的向往了。
她叹道:“也不知道我家那两个小子,能不能运气好点,也考个大学,让我这个当妈,能去外头见识见识,看看世面。”
看着不远处的两个侄子,陈丽笑道:“放心吧,会的,你家那两小子学习也刻苦,现在还小,只要好好努力,上好大学那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陈丽也告诉李大妮,对孩子不能太苛刻。
“每个孩子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你不能让他学不喜欢的东西,知道吧?看他喜欢什么,只要不出错的东西,就让他们去学。”
李大妮不懂大道理,但是听大嫂这么说,也放在心里,“大嫂,我听你的。”
她不止听大嫂的,也听二嫂的,他们都教会了自己很多东西。
李大妮也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所以需要向他们学习。
第486章 孩子孝顺
把首都带回来的玩意给各家分了去后,陈丽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和东西,回了村里一趟,把东西给三个老人拿去。
老人闲着没事干呢,正田里翻土,打算过阵子下场雨,还下秧苗。
陈丽到的时候,三个老人在田里忙活。
天倒不冷,不过陈丽刚回村里,就有人说起这事。
其中文婶语气最是难听,说道:“你们家现在可都挣不少钱了,哪里还需要老人在田里干活,作孽嘛?小的吃好喝好,老的还在田里干活,遭罪哦。”
陈丽听完,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不过她性子可不是一样了,当即回怼道:“我们家是老人自己要干活,不是我们让他们干的,闲着没事,干干活锻炼身体也好,不像有些人哦,儿女没用啊,所以才要下地去忙,吃不好穿不好,一年到头,也没好日子过哦。”
陈丽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文婶。
文婶因为偏心,所以对好的儿子儿媳,人家对她吹毛求疵,这嫌弃那嫌弃。
大儿媳直接恨死她了,现在都快没说话,各过各的。
这几年,村子的人大部分越过越好了,但是文婶家,似乎没什么变化。
甚至不少村里的人也跟着周东干着,日子好了不少。
文婶倒是想让小儿子儿媳跟着周东他们干,之前还舔着老脸到老周家找了周老爹说,周老爹表示在孩子面前说不上话,让她找周东。
文婶是找了周东,可结果是直接被拒绝了。
文婶小儿子好吃懒做,她儿媳妇更之前欺负过豆豆几个孩子,周东就是个记仇的人,哪里要这种人?
文婶听说后,直接在村里骂了起来,还说周老爹没用,自家儿子都管不了,说周家两口子苦日子会在后头,养了这么没良心的儿子。
可惜的是,不管她怎么唱大戏都没用,周家不鸟她,周家老两口一直被村里人羡慕着,吃的好喝的好,还在县城过日子。
如今,陈丽可不就直接内涵起来。
文婶听的脸都气黑了。
陈丽也没跟她计较太多,怼完就带着大包小包往家里放,然后叫孩子去把老人叫回来。
听说儿孙都回来了,三个老人自然也不忙了,反正种是要种,但是不着急。
陈丽看他们一个个穿着旧衣服,一身尘土,连忙说道:“爸妈,妈,之前我和阿东不是跟你们说过了吗?这田不用忙活,咱们耕不了就给人耕去,闲着就行了。”
周老爹笑笑,“我们闲着没事干啊,这都是干了一辈子的活儿了,也不是多辛苦的事情。”
周家大部分的田地都给村里的人耕种了,甚至因为有些距离村子比较远的,直接给上面村子的人耕了。
不过,周老爹还是留下了他和老伴的那一部分的田地。
他闲着啊,不想什么都不干,就想搞点事情做。
“再说了,这干活对身体好,一天天在家里坐着也是累的。”
这话得到了周奶奶和陈老太太一致同意。
也的确如周老爹说的那样,老人家干了一辈子活了,这闲着的时间太多也不好,这双手闲不住,总该忙点什么,对身体好。
而周老爹也承诺了,“你放心吧,我们忙的也不多,就是闲着,三人干活,没多累的。”
陈丽当然知道这点,就是提醒他们一下,别干的忘了身体。
随后,她把带回家里的东西给老人分了去,一些在那边买的衣服,还有一些吃的干货。
陈丽拿了不少出来,几个老人连忙心疼着钱。
“瞎买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啊?”
陈丽笑道:“好不容易去一次,肯定得给你们带点啊,你们都没去过,至少用一下这里的东西,快尝尝这个,味道很不错。”
几人一边心疼钱,一边擦干手,这才接过陈丽递过来的东西。
虽然是心疼花钱,但是孩子们愿意给他们老头子老太太买东西,三个老人也是高兴的,证明孩子孝顺,也是有那能耐。
第487章 计划开工厂
这年一过,农村也该忙着新一年的耕种。
而周东家也继续忙着生意的事情,豆豆也从刚上的三年级直接去了四年级。
就连周孝光也在往三年级跳级。
兄妹都这么厉害,简直是学校的神话了,让之前不少拒收他们家孩子的学校,都十分后悔。
说起来,豆豆和两个小的哥哥的转学,当时并没有那么容易。
他们都是农村户口,是很难弄到城里读书的。
当时周东虽然挣钱了,但是对转学的事情,也不是说能办就办的。
周东当时和何成找了好几个学校,本来是更喜欢另一个学校的,可惜的是,那学校不愿意接收。
最后是现在这个学校接收了三个孩子。
而学校也很庆幸,这几个孩子都很厉害,在班里虽然不是一开始就名列前茅,但是随着一段时间,很快就排在班级第一第二了。
过了年,周东开始忙着工厂的事情了。
不过,在开办工厂之前,周东先把眼下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是周东从大儿子这里听取来的,然后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加以选择,之后才去解决。
而等这些事情解决之后,周东服装的代理和分销,也越做越大了。
连着附近的几个省,都是他们在代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