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79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大家就一起跟上。
  已经建好的这部分码头是一路延伸到了海里,它一共有四条往前的道,此时是退潮的时候,所以海水看着不深,但浪花拍过来时依旧让没见过大海的人觉得胆战心惊。
  郑氏和小钱氏就紧紧地跟着周满,但举目望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时胸中又有一股豪情升起。
  崔大人领着他们到最前面看,“白大人可以看一下这水深,一般中小体量的海船吃水都不深,这位置够停了。”
  他指着远处正在建造的那一处道:“那里则是要停泊大海船的地方。”
  他赞叹道:“龙池的确是天然的码头,我去看过莱州码头,这一处比莱州码头一点儿也不差,而且我们直接划下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建设,只要大人给足我人和东西,我一定能建造出一个大码头!”
  崔大人现在是雄心壮志,现在建成的部分不过是码头十分之一的部分,要是能依照他的图纸全都建设起来……
  白善也想到了,他在心里算了一下县衙的财政,觉得他应该和皇帝以及刘尚书联络一下感情了。
  快要过年了,正是各地方预备和户部要明年预算的时候。
  周满愣愣的看着,喃喃道:“我想明年种痘,我还想把剩下那个地方医署建起来,然后要给州医署升品了……”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花的还不少。
  夫妻俩对视一眼,终于为国库和皇帝的钱袋子忧心起来。
  除了他们之外,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特别是黄河和长江,说不定今年也要疏通或筑堤,还有兵部等各部的花销,那肯定也不少。
  周满想起了什么,惊叫一声道:“兵部要和我们太医署买药呢,花销肯定也不少。”
  所以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但收入……
  崔大人立即看向白善,目光紧迫,“白大人,你不会告诉我你没钱了吧?”
  为这个码头他可是付出了不少,光是测量就在这儿蹲了许久,头发都被海风吹干枯了。
  白善连忙道:“崔大人只管放心建造,钱的事不用您操心。”
  崔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指着他们的大后方问:“那在码头后面的房屋和街道……”
  白善道:“我来想办法,大人只管安心建码头就可。”
  崔大人挑眉。
  白善道:“不过还请大人将街道和房屋的建造图给我,我好叫人统一建设。”
  崔大人蹙眉,“现在开始建?”
  白善笑道:“当然不好耽误了农时,等明年开春农忙过后便可以动土。”
  崔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担心白善和他抢人。
  白善则是盯着后方那一大片的空地思索起来,这么大的地方该上哪儿找人呢?
  周满也在思考,地方医署该从哪里赚钱呢?
  即便有一天国库和陛下太子不给钱了,太医署也应该能够依靠自己支撑起来才行啊。
  夫妻俩都没了看风景的心情,垂眸苦思起来。
  郑氏等人没这个烦恼,从码头上下来后他们就踩着沙滩上的沙子玩儿,可惜天冷不能脱掉鞋袜,不然光着脚踩在沙子上一定很好玩。
  殷或似乎知道他们在苦恼什么,扭头和周满道:“现在你们医署在做的成药就不错,我听钱先生说,你们刚送出去的药赚回来的钱可不少,尤其是那叫青霉素的药物。”
  白善就好奇的问:“账是平的吗?收支如何?”
  周满道:“如果是以这几个月的收支来看,收入且在支出之上,但以全年来看,收入不抵支出,而且还有青州城的医署呢,因为田大夫他们都在北海县,所以对外的成药订单都是我们这边做的。”
  收入自然也都走的北海县医署的账目。
  殷或还在皱眉,白善已经看着周满的脸色问,“你想看病收钱了?”
  周满又点头,却又摇头。
  旁听的白二郎忍不住问,“这是收还是不收啊?不过之前没收,现在收的话,会不会被扔石头?”
  白善点头,也看着周满。
  “医署最主要的还是面对穷人,”周满道:“在创建之处便是属于半公益的性质,所以目的就是让本来看不起病的病人来治病,暂时还是不收费,就算将来收费,太医署也应该是根据药材来收费,比如一些药材是固定免费的,一些药材可以半免费,还有一些则是照着原价收费。”
  周满挥手叹气道:“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且不知将来是什么情况呢。”
  白善沉思道:“成药的收益很关键……”
  他目光幽深,“就看明年秋后了。”
  殷或好奇的问:“秋后什么?”
  白善:“秋后粮食的收成。”
  殷或不太明白这和医署有什么关系,正要再问,郑氏惊呼一声,大家立即扭头看去,就见她和小钱氏手扶着手,脚和裤腿都被冲上来的浪花给拍湿了,但小钱氏的右手还捏着一只大螃蟹,郑氏在一旁惊叫,伸着手想去帮忙抓又一脸害怕的样子。
  第3093章 渔村后路
  周满愣了一下立即道:“这时候的螃蟹好吃吗?”
  白善已经快步跑上去,解了披风丢给丫头,连忙上前拉了俩人,“母亲,大嫂,这时候不能受寒,你们快回车上去暖脚。”
  周满这才回神,连连点头,“对,不能受寒。”
  白二郎的目光也从螃蟹上移开,但还是忍不住多嘴一句,“海蟹比河蟹大好多呀,今年中秋我们好似没有吃螃蟹。”
  周满和明达都怀孕了,他们为了建造码头到处拉拢人才,也早忘了吃喝,要不是这会儿看见,他们哪里想得起海蟹和河蟹竟然还不一样。
  殷或见他左张右望,便道:“这儿没有渔民,还是让护卫去问话吧,我们先回别院。”
  白二郎的别院早就建好了,不过他们也没让工匠回京,而是拉到另一个地方去建造纸坊了。
  别院距离码头不是很远,赶马车的话一刻钟左右就能到,因为现在四野空旷,所以站在码头上可以远远看见他们的别院。
  而别院在高一些的地方,起伏向上,远远看着似乎是在一个半山坡上,可以眺望海面,工匠还给他们修建了观景楼,其实也不是很高,只有三层,却是这附近最高的楼,所以一览无遗。
  别院建好有一个来月了,但他们没来住过,此时倒是方便了大家。
  他们今天上午到的时候下人已经进去收拾和准备,白善扶着郑氏和小钱氏上车,让丫鬟将她们的鞋袜去了,拿披风将脚包上,转身则去接周满。
  回到别院,周满便让西饼去熬驱寒汤,“多放点姜和红糖,辣辣的,驱寒效果特别好。”
  西饼应下。
  周满就去看郑氏和小钱氏,俩人已经换了衣服,脸色还是红润的,虽然后面感觉到冷,但一上马车便脱掉了湿的鞋袜包上披风,所以并没有受寒。
  但俩人还是喝了一碗驱寒汤,然后就拉着周满兴致勃勃的问,“我们抓的螃蟹呢?”
  就一只螃蟹,看上去是不小,但肯定都不够塞牙缝的。
  白二郎让护卫们去找附近渔村的渔民问了,最后螃蟹没有,鱼倒是拎回来好几条。
  护卫道:“驸马,他们都说螃蟹不好吃,远比不上这些鱼。”
  白二郎不管,直接问道:“他们能捞到海蟹吗?”
  “这时节的海蟹一般,不过还是能捞到的。”
  白二郎立即大手一挥,“那就捞!”
  管它好吃不好吃呢,先吃过再说。
  郑氏一听,好奇起来,“渔村离我们这里远吗?”
  白善:“不是很远,母亲想要去看看吗?”
  郑氏连连点头,她还是很有兴趣的。
  于是他们中午用过午食,休息了半个时辰后便往渔村那边去,只当时散散步。
  渔村距离他们这里的确不是很远,走上两刻钟也就到了,只是村子里有些乱,而且有股鱼腥味儿。
  郑氏看向周满和明达,见她们没多大反应便放下心来。
  村长听说贵人们过来,立即赶了出来迎接。
  白善对他微微颔首,问道:“近来村里有人下海吗?”
  “有有有,风浪小的时候大家还是会下海的。”虽然现在村子里的青壮和年青妇人大多去码头上干活儿了,但其他人也是可以出海的,不过不会走很远,倒也不会有很大的危险。
  他们今天便有人下海了,网了一些鱼回来,郑氏很好奇的去看了,发现全都不认识。
  小钱氏也不认识,但她看到渔民们将好几条鱼捞出来剖开肚子要做晚食,她突然心中一动,“这几条鱼可以留着做鱼子酱呀。”
  她看刚才那人剖开鱼腹时里面有很多鱼籽。
  周满也凑上去看,目光却落在桶里的另外两条鱼上,然后指挥着让人捞起来,“这两条鱼我没见过,我要了。”
  她还在堆在一旁的渔网上拿下一个长螺,微微一笑,“这个我也要了。”
  九兰立即上前付钱,村长哪里敢要?连忙道:“就几条鱼而已,大人们喜欢只管拿去,不值钱的。”
  白善却执意要付钱,还多给了些,笑道:“海里的东西我们都很感兴趣,以后你们再出海,多捞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回来,只要是活的,不拘多少,只一二条也行,鱼也好,贝也罢,我们都想见识见识。”
  村长看了一眼周满手里拿着的长螺,信了,立即道:“大人放心,我一会儿就告诉下去,他们再出海会留心的。”
  白善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除了周满看上的两条鱼,还有小钱氏选中的好几条鱼,不知道是不是做菜好吃的人在挑选菜上也有天分,她不认识这些鱼,也从未见过,但她翻着翻着就是能决定买了。
  周满特别好奇做出来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小钱氏看她看着生鱼都咽口水的模样,忍不住笑道:“等回去我给你做。”
  周满连连点头。
  明达也好奇,她想了想道:“得吃清淡点儿的。”
  小钱氏颔首笑道:“好。”
  白善暂时对吃的不好奇,他左右看了看渔村,满意的颔首道:“比上次我来时整洁了不少。”
  村长立即道:“这都是大人的功劳。”
  他道:“听大人的吩咐,我等在山坡那头开了一些地,用粪水养着地,每家每户分了一点儿拿来种菜。村里的人大多在码头干活儿拿工钱,就算不出海也能养活家里了,所以日子好过了些。”
  白善问:“那将来码头建成,你们可想过继续做什么?”
  他道:“打渔的本事暂时不能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