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娇娘(重生) 第8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69章 【v】大丈夫就该坦坦荡荡……
  毕竟那件事事关重大, 她必须要在能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能说出口。而如今,她信不过魏珩。
  所以,谢端嬅心中一番迟疑犹豫过后, 很快就有了决定。
  她只是淡淡望着魏珩笑,语气仍是温柔知礼, 但言辞间不免有遗憾。
  “真没想到, 你最终竟能决定迎她为正妻。也不知是我从前小瞧她了, 还是一直以来我都小瞧你了。”然后她又向魏珩保证道, “魏世子还请放心,你今日话已经说得如此直白,端嬅日后再不敢去找颜姑娘麻烦。不过……”
  她又笑了一笑,目光落在魏珩身上,哪怕此刻魏珩脸色并不好看, 她也丝毫没有躲闪畏却之意。
  她继续道:“不过颜姑娘却说, 若日后不是因着世子的事去找她, 她簪花坊的大门永远为我而开。那么还敢问世子, 日后我只是去买发簪钗环的话,可还能登簪花坊的大门?”
  谢端嬅此言不免有挑衅之意。她是在告诉魏珩, 如今一切不过都是他自作多情的一厢情愿罢了,人颜姑娘压根就不想提他。
  她是在暗示他,颜姑娘之所以生气, 不是因为她去找了她, 她气的是她因魏珩去找她。
  若日后是为旁的事,簪花坊的大门,甚至是颜府之门,可都是随时随地为她打开的。
  谢端嬅话说得含蓄,但魏珩却完全听懂了。
  魏珩静坐无声, 那双黑幽幽的眸子冷淡朝谢端嬅抬来,瞥一眼后,又静静收回。他并没答谢端嬅的话,而是站起了身子。
  “谢国公,今日打搅了,告辞。”说罢,魏珩快速踱步而去。
  甚至,谢国公都还没来得及同他再多说几句寒暄客套的话。
  魏珩同谢端嬅二人你来我往,话藏玄机,一旁的谢槐听得一头雾水不说,还吓出了一身冷汗来。
  所以,魏珩一走,他便摆出了兄长的架势来,斥责道:“嬅儿,你如今怎恁的如此放肆?”
  不论从前谢家是何等的荣耀尊贵,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的谢家,是万得罪不起魏国公府的。
  何况,谢家因先太子府一事,被放逐了这些年,如今好不易圣上开恩,召了他们回京,他身为如今的一家之主,定然是要保住这份荣华富贵的。
  谢家虽有式微,但日后小心经营,再历经两到三代,未必不能再有荣光。只是,在这之前,他们一家都必须要小心翼翼,万不能有半点闪失。
  谢家离开京城十多年,早年的那些根基和人脉早没有了。如今,魏家就是他们唯一的倚仗。
  有魏家能依靠,他们谢家凡事还能好过一些。但若是连魏家都得罪了,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谢槐如今肩上担子很重,中兴家族的重任,是落在了他身上的。
  所以,比起家族兴衰来,兄妹之情俨然就得往后靠一靠。他心中也有抉择,若日后妹妹再有糊涂之举,他必然是要有所行动的了。
  他甚至都不敢想,谢家如今何等门第,魏家又是何等门第?妹妹她竟然敢肖想嫁去魏家当世子妇。
  谢槐听了都觉得可笑。
  只是,妹妹毕竟方才受了魏世子一顿奚落,他身为兄长纵然再想斥责,也实在于心不忍。所以,略斥责一二句后,谢槐便让谢端嬅回自己屋呆着反省去了。
  而谢端嬅,却全然没把兄长说的这些放在心上。
  她今日最后之所以激怒魏珩,其实也是想试探。她想看看,如今身居高位,早成了新帝身边红人的魏大人,他对当年的旧人旧事旧情,都还有几分情分可言?
  在她印象中,魏珩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少年。可时隔多年后再看他,他却全然变了一副模样。
  身上再不见半点当年的影子。
  他变得沉静了,身上气质也冷清下去了,性子也再没当年那么急躁……他似乎把自己的心思藏得很深,她是半点都没看不出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也不知道,他对当年,对先太子,对御兄,是否还有留恋之情。
  往自己院子去的一路上,谢端嬅失魂落魄。她原是信心满满的,可她没想到,魏珩竟愿意娶颜氏为妻。如此一来的话,她就有些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而她没有时间了。
  那个人,还在等她。
  *
  那日见过魏珩后,当天晚上,毫无意外的,颜熙又做了那个梦。
  虽然她回去后极力逼迫自己不去想魏珩,可情况似乎并不受她控制,到了夜间,仍是会有所梦。不过奇怪的是,这次虽然仍做了梦,但梦中的感觉却不比前几次那么真切。
  甚至,她同梦中的魏珩只是远远的遥遥相望。
  他们彼此面对面而站,中间迷雾缭绕,她甚至都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能听到他用一种近乎悲戚的语气同她说:“颜娘,你果然要离我而去了吗?”又加重语气,字字咬齿道,“颜娘,你不要理他。”
  他还说:“颜娘,其实我从来都没想过要作践你。我只是……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颜熙正要开口问他告诉她什么时,就猛然一下从梦中惊醒过来。
  醒来后颜熙就一直在想,那个人到底是谁,他是魏珩吗?
  难道,他是前世的那个魏珩?
  可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颜熙有些惆怅,再也睡不着,只是披衣起身去窗下静坐。一直静坐到天明,她才唤了丫鬟进来伺候她梳洗。
  这几日,颜熙也有在想着几次梦境的不同。好似……每当她心中恨魏珩,越发不想理他时,梦中的一切就十分真切,她甚至能感受到梦中的那个魏珩抱她碰她的感觉。而当她心中渐有些原谅他之意,甚至是有些妥协的时候,那个梦反而变得很疏远。
  那日晚上魏珩候在府门前等她,只为了告诉她一句他已经求得长公主答应他娶她时,她错愕之后,其实也是有那么些许感动的。因为她知道,他说出要娶她为正妻这句话容易,而真正要做到,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两世加起来,在京中呆了也有两年了,她心中清楚的知道门第之别。
  魏珩若真铁了心要娶她,那他便是做好了与整个家族为敌的准备。
  他是需要抛弃很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身份悬殊太大,若非命运的一次捉弄将他们二人绑在了一起,他们此生都不会有交集的。
  而他如今却愿意冲破这种门第,愿以正妻之礼迎娶她这个孤女,说实话,她心再坚硬,态度再坚决,她也是有些感动了的。
  她也会心软,然后想到他们曾经朝夕相处时他对她的好。
  这几日因有心事在,颜熙时常会有些心不在焉。
  她知道,魏珩若铁了心要娶她,凭她的手腕跟心计,根本很难拒绝得了他。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若她真和魏珩成亲了,做了他名正言顺的妻,日后她能做到心无芥蒂吗?
  他们两个之间,闹过了这样的一场,日后若再睡在一张床上,彼此都能当从前对对方的折磨不存在吗?
  其实她一直都觉得,早在她离开国公府起,她同魏珩缘分应该就已经尽了。
  但世事难料,她也没想过,魏珩竟能纠缠她至此。
  她原以为魏珩对她的一再纠缠不过就是习惯了她在身边,习惯了她的陪伴,他想回到从前罢了。而如今,所发生的一切都十分的出乎她的意料。
  魏珩不惜一切要以正妻之礼聘娶她入府,这是她从来都不敢想的。
  魏珩……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又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如何算起来都是于他百害而无一利的,难道,他真的对自己情深到无法自拔了吗?
  颜熙又不太敢信。
  颜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百思不得其解。她想了想后,便暂且撂下了手中的事,她想办另外一件大事。
  之前一直没购置宅院,只赁屋子住,倒不是因为手中的钱完全不够购置。只能说是经济拮据,怕买了宅子后万一生意上出了什么意外,她没钱救急。
  而如今,桂妈妈的食肆,还有她的簪花坊,生意都越来越好。不说日进斗金,但也的确都很不错。
  这样一来,她手中的钱倒越来越宽了。
  想着,留出一部分来应急。剩下来的银子,恰好能购置一处像样的两进的小院落。
  本来是想再等一等,待过完年后再忙这桩大事的。但如今既心烦意乱,铺子里的事专心不下来,倒是不如趁这个空头去看看房子。
  赁屋子住和自己也一处宅院还是不一样的,赁的屋子总归不是自己的。
  颜熙也想过了,待买了宅子后,她就把金光寺中祖父祖母以及父亲的牌位搬回家里来。到时候,再在家中设一个家族祠堂,她就可以在家中供奉长辈了。
  颜熙知道,这事若是和卫家伯娘及母亲说的话,她们必然会主动帮自己。但颜熙总想靠自己来做,所以,这几日同二人见面她也什么都没说,只自己私下带着丹青入画去看宅子。
  并且还叮嘱丹青入画,此事不要告诉卫三哥。
  她也不想再麻烦卫三哥了。
  其实颜熙也隐隐有些能感觉得到,卫三哥对她有些过分的好了。虽他是以兄长为托词,但他们毕竟不是亲兄妹啊。
  不但不是真正的兄妹,而且他们关系其实还很敏感。
  颜熙心中很清楚,像她和卫三哥这样的关系,应该要离得越远才越好的。
  毕竟,若是站在未来嫂嫂的立场,未来嫂嫂想来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夫君曾经有过那么一段过往。更是不愿自己夫君如今还仍对那个阴差阳错下“娶”了的女子极好。
  同样身为女人,颜熙是再清楚女人的心理不过的了。
  所以,她一直以来都想跟卫三哥避嫌。
  但即便丹青入画都不说,卫辙也还是有别人会告诉他。卫辙同魏珩一样,都因不放心颜熙在京中的人身安全问题,暗中遣了暗卫相护。
  颜熙这边若有大举动,卫辙自然能知晓。
  得暗卫来禀后,卫辙略有怔愣,而后便挥手将那暗卫挥退了下去。
  他则往卫夫人院子来。
  “近来颜妹可同母亲说了什么?”卫辙心想,即便没告诉他,想也该会同母亲讲。可能是她怕他知道后会麻烦他,便央了母亲别说的。
  但卫夫人听儿子这样说了后,不免也诧异了下。
  然后她细细想了下后,也仍是没想出什么特别的来。
  “熙儿她能说什么?”卫夫人倒不明白了,“熙儿她怎么了?你怎么这样问。”
  听母亲这样说,卫辙心中便有数了。他怕老人家担心,便笑了起来,缓了些气氛道:“没什么,就是刚刚暗卫来禀了些事情。”
  卫辙想了想,还是同母亲说了道:“暗卫说,近来几日颜妹连日外出奔波,都是在看宅子。我想……她应该是想自己买下一处宅院来住。”
  “这……这我还真不知道。”卫夫人的确不清楚,对颜熙此举她也挺意外的。
  倒不是意外颜熙买宅子,而是她这几日常去她那儿,竟都没听她提过。
  卫辙见状,心中更是了然。
  虽他能理解颜妹的意思,但此时此刻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好受。
  卫辙不由心内一阵苦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