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_180
戏志才的大脑早已喝得昏沉。在崔颂说完这一句后,戏志才只能看见挚友的唇一张一合,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半睡半醒之间,戏志才仿佛听到一句:
“或有一日,我将命丧于刘子明之手。”
他打了个激灵,酒醒了大半。
却见崔颂卧在榻上,早已睡沉,未知之前的那句话究竟是他的呓语,还是自己的幻觉。
等第二日酒醒,戏志才向崔颂询问,崔颂一脸莫名。
他不记得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
戏志才又问,崔颂是否知道刘子明是何许人。
崔颂不予回答,反而揶揄他的较真:“酒醉之语,岂能当真。”
不是“不知”,而是“岂能当真”……也就是说,这刘子明,确有其人?
见好友没有详谈的打算,戏志才只得作罢。
可他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同姓同字之人。
大鸿胪卿,刘曜。
他未听说刘曜与崔颂有什么瓜葛,不确定刘曜是否就是崔颂口中的那个刘子明。然而刘曜如今就在长安城内,在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其他线索的前提下,戏志才决定碰一碰运气,去刘曜府一探虚实。
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有贸然去大鸿胪卿的宅邸,而是绕了远路,请某位大人物与他一同前去。
当戏志才与那位大人物到刘曜的府上递上名刺,被请入厅中,崔颂与刘曜正有序地坐在主宾之位,各自小酌。
看起来相安无事。
戏志才心下一松,反观崔颂,见他到来,不可避免地露出几分惊讶。
坐在主位的刘曜早就从递上的名刺得知来者的姓名,他站起身,与戏志才请来的老者行了一个晚辈礼:“蔡中郎,别来无恙。”
刘曜面上谦逊有礼,心中却是冷哼。
他听江遵提过这个戏姓士子,本以为只是个籍籍无名之辈,没想到竟能请到蔡邕压阵……请蔡邕来,莫不是怕他吃了崔子琮?
刘曜透过眼角的余光剜了从容自饮的崔颂一眼,暗道,此人心机深沉,哪需他人来救?
接收到眼刀子的崔颂依照主客的顺序,等刘曜行完礼,方与戏志才二人互通礼节。
他此时也想到戏志才大约是为了救场而来,遂又多了几分底气。
天知道他昨天是怎么成功忽悠刘曜的。只能说,人在危急情况下果然潜能无穷。他能在鸿门宴的开场迅速分析清楚利害关系,并抓住刘曜对自己(原崔颂)的忌惮强行装逼,让他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连他自己都要为自己激情鼓掌了。
也多亏刘曜与他的利益冲突没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不然,纵使死再多的脑细胞,也只能坐等gg。
昨日,在试探中途发现刘曜虽对他有杀心,但更有拉拢他的心思后,崔颂顺着杆子套话,借此确定了三件事。
1、甘姬确实是刘曜的人。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准确,准确来说——应当是刘曜掌握了甘姬外祖家的罪行,以此威逼利诱,要她做他的眼线。甘姬身为崔颂的近侍,全家都在崔氏族人的掌控下,并不敢明目张胆地背叛,只能违心地刘曜传递一些信息……当然,光是这就足够让她心惊胆战的了。
2、洛阳城内的刺客,确实是刘曜养的死士。凭借甘姬提供的堪舆图与巡逻路线,成功地避开护卫,在他房内设下埋伏。
3、刘曜之所以对他产生杀心,是因为刘曜于一次酒醉后失言,说出类似于刘宏(汉灵帝)去死、由他取而代之的话。这话恰好被原来的那个崔颂听见了。虽然“崔颂”事后表现得什么都不记得,但刘曜怀疑崔颂是装的。刘曜害怕自己大不敬的话与想当皇帝的野心被人知道,从而引来杀身之祸,遂决定先下手为强,把“崔颂”灭口。
但令刘曜没想到的是,他只来得及派人去试探崔颂的身手(还未真的痛下杀手),没过两天,刘宏(汉灵帝)竟然真的死了。他一方面放下心来,不用担心被刘宏那厮报复,另一方面,被压制许久的野心蠢蠢欲动。
同时,他又因为这件事而对“崔颂”产生畏惧与忌惮。刘宏身强力壮,几个月前还自称无上将军四处阅兵溜达,怎么“崔颂”才说了一句“要他(汉灵帝刘宏)死,又有何难?”,没多久刘宏就真的死了?这这这……莫非刘宏的死是“崔颂”的手笔?刘曜顿时慌得不行,生怕“崔颂”一个发力,自己也莫名其妙地死了。
刘曜不敢再对崔颂下手,又担心崔颂知道自己曾派人刺杀他(虽然试探居多,且没有得手),一个不爽把自己阴死,顿时陷入纠结之中。
他很想拉拢“崔颂”,但又怕他记恨,只得让甘姬密切关注,试探一二,自己则躲在幕后,装一个透明人。
直到这两日,朝中有异变,他的野心重新展露头脚,拉拢崔颂的想法压倒了对他的戒惧。恰好甘姬利用江遵,向他传递崔颂在长安的消息,于是刘曜假装礼遇江遵,一面警告甘姬,一面派出亲信,到驿舍接人。
可怜江遵自以为用崔颂的消息换取刘曜的庇佑,却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个彻底。
崔颂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是这样,当然,说另一个崔颂“和灵帝的死有关”他是不信的,汉灵帝死的时候“崔颂”已经与他互换身份,难道还能远程操控左右一个帝王的生死吗?
崔颂将套出的信息总结完毕,又萌生了新的疑问:
既然刘曜在汉灵帝死后就已收手……那在他离开洛阳后遇见的刺客又是何人所派?
“或有一日,我将命丧于刘子明之手。”
他打了个激灵,酒醒了大半。
却见崔颂卧在榻上,早已睡沉,未知之前的那句话究竟是他的呓语,还是自己的幻觉。
等第二日酒醒,戏志才向崔颂询问,崔颂一脸莫名。
他不记得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
戏志才又问,崔颂是否知道刘子明是何许人。
崔颂不予回答,反而揶揄他的较真:“酒醉之语,岂能当真。”
不是“不知”,而是“岂能当真”……也就是说,这刘子明,确有其人?
见好友没有详谈的打算,戏志才只得作罢。
可他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同姓同字之人。
大鸿胪卿,刘曜。
他未听说刘曜与崔颂有什么瓜葛,不确定刘曜是否就是崔颂口中的那个刘子明。然而刘曜如今就在长安城内,在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其他线索的前提下,戏志才决定碰一碰运气,去刘曜府一探虚实。
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有贸然去大鸿胪卿的宅邸,而是绕了远路,请某位大人物与他一同前去。
当戏志才与那位大人物到刘曜的府上递上名刺,被请入厅中,崔颂与刘曜正有序地坐在主宾之位,各自小酌。
看起来相安无事。
戏志才心下一松,反观崔颂,见他到来,不可避免地露出几分惊讶。
坐在主位的刘曜早就从递上的名刺得知来者的姓名,他站起身,与戏志才请来的老者行了一个晚辈礼:“蔡中郎,别来无恙。”
刘曜面上谦逊有礼,心中却是冷哼。
他听江遵提过这个戏姓士子,本以为只是个籍籍无名之辈,没想到竟能请到蔡邕压阵……请蔡邕来,莫不是怕他吃了崔子琮?
刘曜透过眼角的余光剜了从容自饮的崔颂一眼,暗道,此人心机深沉,哪需他人来救?
接收到眼刀子的崔颂依照主客的顺序,等刘曜行完礼,方与戏志才二人互通礼节。
他此时也想到戏志才大约是为了救场而来,遂又多了几分底气。
天知道他昨天是怎么成功忽悠刘曜的。只能说,人在危急情况下果然潜能无穷。他能在鸿门宴的开场迅速分析清楚利害关系,并抓住刘曜对自己(原崔颂)的忌惮强行装逼,让他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连他自己都要为自己激情鼓掌了。
也多亏刘曜与他的利益冲突没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不然,纵使死再多的脑细胞,也只能坐等gg。
昨日,在试探中途发现刘曜虽对他有杀心,但更有拉拢他的心思后,崔颂顺着杆子套话,借此确定了三件事。
1、甘姬确实是刘曜的人。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准确,准确来说——应当是刘曜掌握了甘姬外祖家的罪行,以此威逼利诱,要她做他的眼线。甘姬身为崔颂的近侍,全家都在崔氏族人的掌控下,并不敢明目张胆地背叛,只能违心地刘曜传递一些信息……当然,光是这就足够让她心惊胆战的了。
2、洛阳城内的刺客,确实是刘曜养的死士。凭借甘姬提供的堪舆图与巡逻路线,成功地避开护卫,在他房内设下埋伏。
3、刘曜之所以对他产生杀心,是因为刘曜于一次酒醉后失言,说出类似于刘宏(汉灵帝)去死、由他取而代之的话。这话恰好被原来的那个崔颂听见了。虽然“崔颂”事后表现得什么都不记得,但刘曜怀疑崔颂是装的。刘曜害怕自己大不敬的话与想当皇帝的野心被人知道,从而引来杀身之祸,遂决定先下手为强,把“崔颂”灭口。
但令刘曜没想到的是,他只来得及派人去试探崔颂的身手(还未真的痛下杀手),没过两天,刘宏(汉灵帝)竟然真的死了。他一方面放下心来,不用担心被刘宏那厮报复,另一方面,被压制许久的野心蠢蠢欲动。
同时,他又因为这件事而对“崔颂”产生畏惧与忌惮。刘宏身强力壮,几个月前还自称无上将军四处阅兵溜达,怎么“崔颂”才说了一句“要他(汉灵帝刘宏)死,又有何难?”,没多久刘宏就真的死了?这这这……莫非刘宏的死是“崔颂”的手笔?刘曜顿时慌得不行,生怕“崔颂”一个发力,自己也莫名其妙地死了。
刘曜不敢再对崔颂下手,又担心崔颂知道自己曾派人刺杀他(虽然试探居多,且没有得手),一个不爽把自己阴死,顿时陷入纠结之中。
他很想拉拢“崔颂”,但又怕他记恨,只得让甘姬密切关注,试探一二,自己则躲在幕后,装一个透明人。
直到这两日,朝中有异变,他的野心重新展露头脚,拉拢崔颂的想法压倒了对他的戒惧。恰好甘姬利用江遵,向他传递崔颂在长安的消息,于是刘曜假装礼遇江遵,一面警告甘姬,一面派出亲信,到驿舍接人。
可怜江遵自以为用崔颂的消息换取刘曜的庇佑,却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个彻底。
崔颂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是这样,当然,说另一个崔颂“和灵帝的死有关”他是不信的,汉灵帝死的时候“崔颂”已经与他互换身份,难道还能远程操控左右一个帝王的生死吗?
崔颂将套出的信息总结完毕,又萌生了新的疑问:
既然刘曜在汉灵帝死后就已收手……那在他离开洛阳后遇见的刺客又是何人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