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是时候了
秋季中旬,满是乌云的天际依然是飘着不大不小的中雨,站立一处眺望而去,入眼之内的青山绿林被笼罩着一种朦胧。
本来应该满是诗情画意的风景,却是山林之间怒吼以及惨叫不断,那是笈多纠集的联军对汉军布置的防线发起攻击,一方拼命向前,另一方则是奋力阻击。
战斗是发生在最前沿,并且也不是第一天。下雨天气下依然发起攻势,对于诸夏文明的军队来说是一件稀奇事,不是万不得已诸夏文明才不会在这种天气下进行军事行动,可是笈多和多部联军好像没有雨天不战的概念?
本来已经是下了好些天的雨,作战又是在雨势之下,地面吸收了太多的水份变得松软,脚丫子踩在土地上会陷进去一些,多次踩踏之后必然是让泥土变得泥泞,既然泥泞就会妨碍行动,怎么都不是厮杀的好时候。
“愚昧的异族人啊!”蔡览在狞笑,手里的劲弩被扣动扳机,弓弦嘣动一下,前方被射中的人被弩箭贯穿脑袋哼都没哼一声就扑倒:“双腿全是泥浆,动弹一下都困难,坡地太滑上不来,简直就是纯粹的好靶子。”
这一处防御点是位处坡地之上,被构建出一条连绵的顶上带棚子的防线,防线之前有斜坡,汉军防御于坡上,下面是挤成一团想要往上爬的敌军。
中南半岛这种地方长期空气湿润,对于弓或是弩的考验其实挺大,弓弦要是没有时不时保养一下会出现松弛,对于弓和弩的发射肯定造成影响。
汉军却不是没半点历史底蕴的野蛮人,诸夏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山上、在平野、在丛林、在沼泽……在雨天、在晴天、在不雨不晴的天气中,反正就是几乎什么样的战斗都有遭遇过,前人一再积累的经验被文字所记录,给予后人有更多应对的方法。
任何时候使用各种手段保养好弓弦,好在战斗发生之后想用就能用,那几乎是深入诸夏苗裔的骨髓。要是翻阅各种战史,绝难找到一支正规军队在战争爆发后,弓弦因为保养不良无法投入使用的例子。倒是打着打着,连绵雨季来临之后,弓弦不堪受用的例子有点多,但这个纯粹就是使用过程中的受潮问题,可不是事先就不能用。
攻守的战场上,仅有汉军还在发射箭矢,进攻一方的联军能干的就是投掷各种武器,可是相比用器械发射而出的箭矢,用手投掷武器在射程上肯定是吃亏,结果一场攻防战因为进攻一方难以上到坡地,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蔡览不是什么大官,他是堪堪能称“官”的队率一级,带着麾下五十人负责这个坡地的防御,三天之中己方仅有四人轻伤,干掉或杀伤的敌军少说有个三四百人。那四人会受伤,是被敌军投掷的竹枪所伤,身体有甲胄竹枪没穿透力,受伤的地方是在无甲的四肢。
坡地是一种三十五度左右的倾斜面,不用说是汉军特地搞出的角度,长度约有二十米左右,低下还挖了一条深两米、宽三米的堑壕,再往前就是平地,还被很刻意地清除掉障碍物。
长久的下雨天气早就让挖出的堑壕满是积水,本来浑浊的水此刻变成了通红,里面亦是充斥着尸体。有些尸体泡水太久皮肤满是苍白,受创处的血肉也因为长期泡水变得肿大且烂透。
一开始是有五百左右的联军挤在坡地之下,死了的和受伤的倒在地上和泥泞混在一起被踩踏,活着的每个都是满身的泥浆,蔡览目测了一下,能动弹的敌军差不多是剩下四百左右,他知道那些家伙很快又要退去了。
果不其然的是,坡地下的联军也不知道是谁先嚎了一嗓子,然后像以往那样转身,互相推挤着,走几步滑倒一下,满是狼狈地退去。
不独是坡地这边的攻势结束,蔡览向周边看去,整条战线上的敌军都在退却,他就说:“有点不正常呐。”
联军的攻击已经开始七天,每天都要到汉军防线送人头,被派过来送死的人从穿着也不难进行区分,光溜溜的必定是野人,有几块布的应该是小邦或小部落,七天之中几乎是不变花样地上前送死。
汉军对于联军这样的行为很了解是在干什么,无非就是驱使命贱的人消耗己方箭矢,再来就是让己方大肆动用弓弩,只要是有用弓弩必然是会让弓弦受潮。
驱策百姓或是杂兵消耗守军箭矢,类似的做法在诸夏文明的战争史屡见不鲜,不独诸夏文明会这么干,其实每个文明都有相同的共性。死一些谁都不会在乎的人,既能消耗箭矢,又能使可用弓弩数量减少,联军拿的主意就是这样。
今天的情况却是有点不同,以往进攻的联军出现溃退也是时间不一的局部,真没有同一时间一起撤退过。
“刚才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回队率,并无发觉。”
诸夏文明讲击鼓而进和鸣金而退,其余文明也会有相似的手段,通常就是使用声音来达到传递军队的进退,又会区分节拍的不同被附上不同的含义。
蔡览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利用高度看去也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信号,纳闷联军是怎么传递信息做到同一时间后撤。
就在蔡览和大多数位处最前线的汉军还没有想明白之前,联军那边却是有了新的举动。
“唔?联军全面后撤?”
“回将军,联军后撤二十里安营扎寨。”
桓温并没有去陆上的最前线,笈多王朝来攻并不是陆上那一路,位处平蛮校尉部北面八十里外已经有笈多舰队靠岸在建设港口以及水寨。
平蛮校尉部这边,桓温做的是全局的统筹和指挥,陆战前线指挥交给了司宏壮这个平蛮校尉部的校尉,海战方面是交给了李迈这个海军的都督。作为总指挥的桓温,他干的是战略方面的布局,拾遗补缺有老搭档袁乔这个长史,战术什么的当然是交给麾下将校。
“死伤过万就那么轻易后撤了。”袁乔说的是近期陆上联军的损失,还是汉军这边能够确定的数字。他一直在注视挂在墙边的山川舆图,低声说:“已经详查山道,并无可绕道之处,敌军此举是为哪般。”
山区和丛林交战非常复杂,最怕的就是防御不严被敌军抄己方没有探查到的道路偷袭,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倒是不至于造成后方与前方被切断,可是光有敌军渗透入境不断破坏就够人头疼。
曾经的秦军南下岭南,正面交战的时候一点都不虚,可是面对敌军不断袭扰却被搞得损失惨重和人心惶惶,第一次秦军南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得不停止南下的脚步,后面是设局诱杀敌军首领才打开局面。
平蛮校尉部耗费一年多的时间构建防线,谁都不敢保证真的封闭了所有通道不让敌军渗透,也就在前线又分布各种明哨暗哨,更是安排部队轮换巡逻,怕的就是遭遇到秦军曾经遭遇过的窘境。
尽管平蛮校尉部是做了最大程度的预防,仍然是有小股的敌军进入防御圈,那是平蛮校尉部这边的环境本身就决定的事情。毕竟到处都是山区和密林,难道还摆开人墙去每寸土地都盯着?总是有一些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会被敌军渗透进来,就是汉军这边早有应对,发觉渗透进来的敌军能够及时围剿,给汉军难以造成太大的麻烦。
“哪怕如此,敌军渗透一人,我军需得百人围剿。”王基很是苦恼地说:“正是牵制我军大量兵力,敌军才乐此不疲。”
既然是在复杂环境交战,那就对复杂的情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光笈多那边的联军有渗透作战,汉军这边也是干相同的事情,难题是摆在双方而不独一方。
“敌军停止试探攻势,后撤二十里……”桓温看上去很平静,慢悠悠地开口:“该是认为摸清我军的布置了?”
每个文明的文化可能不相同,但是关于军事其实基本共通,进攻一方肯定是要先最大程度地了解守军的布置,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进攻方向。
在真正的攻势发动之前,必要的试探就是为了摸清防线布置,再来就是看看对方的成色怎么样,一切都是为了采取自己认为正确的应对。
桓温将常备军布置在前沿,杀鸡用上了牛刀,就是摆明阵仗告诉陆上来攻的联军,来攻就要有撞得头破血流的心理准备。他这么干是配合全局,平蛮校尉部并不是孤军,骠国的东南面也有汉军。
汉国在开拓中南半岛,靠海的沿岸能占的地方全是汉人的身影,腹部的平原地带更是被汉人最大程度地开垦,有些分配方面比较倒霉的家族只能用最大的魄力向更内陆进发。
在平蛮校尉部设立之前,陈氏和萧氏是处于最前端的开拓集团,最远的开拓脚步都踏进了缅族区。他们与骠国的冲突一直没有断过,原先是依靠家族武装,后面汉军入场,与处于西南面的平蛮校尉部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笈多王朝针对平蛮校尉部可以两路而来,桓温对付陆上的联军怎么就不能两面合击?平蛮校尉部这边在陆上采取防御守势,主要还是在等海上交锋出现结果,先解决海面上的麻烦,接下来就能全力搞定陆上。
“今岁的秋时雨季将要结束了。”袁乔沉吟道:“天气放晴之后,道路不再泥泞,看敌军是否会再进攻。若不然,便是敌军将要转攻为守。”
汉国这一边,平蛮校尉部和友军的联系是依靠海路传递,陆地上被蛮荒山区和丛林阻隔。
笈多王朝虽然是在平蛮校尉部北面建设海港,可是那个位置想要联系上陆上联军需要穿越一百五十里的山区和丛林。
考虑到原始山区和丛林的实际状况,那已经不是有没有胆子敢穿越的问题,是人进去还能不能出得来。能够判断笈多王朝的海陆两军虽然只是相隔一百五十里,可他们压根就很难就近联系,还是得依靠国内来进行转递。陆上的联军要传递信息,要走的是骠国境内,还要穿过阿拉干或曼尼普尔进入达塔这个小邦,之后才是进入本土,路途长得很。
“若说我们联系友军需要耗费半个月,敌军联系至少需要一个月。”袁乔有自己的换算方法,又说:“敌军两路而来,一部有行动,另一部必然有配合。”
要不怎么说是老搭档?桓温一听袁乔说那些立刻领会,陆上敌军后撤是在等待汉军对海上敌军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还是要逼陆上敌军动弹起来。”桓温说着就看向李迈,问道:“海军能否出击?”
李迈立刻站立起来,行礼道:“敌军水寨与港口初具规模,再难放弃。我军此刻出击正值当时。”
袁乔说道:“若是要使陆上敌军更为急迫,仅是针对八十里外之沿海敌军尚且不足。”
桓温本来可以用下令的方式命令李迈出击,可他们特意放开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痛击笈多的海军。他得到李迈的回应,又见袁乔认为力度要大,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此的话,海军自决。”
要是舰队规模仅是五百艘,李迈可没有那个信心去和笈多海军硬拼,可他现在管辖范围内的舰队规模多达两千五百大小战船,之前藏着掖着是时机不到,既然桓温认为不需要藏了,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给笈多海军一个大大的惊喜。
“今次一战,必要给予阿三最沉重的重创,陆上敌军尽数歼灭,海上敌军亦是如此。”桓温酝酿了一下,站立起来大声吼:“诸君,歼灭来犯之敌,进击敌国之境。”
没得说啊,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站立起来,高声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桓温抽出战剑,放声道:“我辈武人手中之剑便是犁,为大汉消灭不服,使敌之土为汉土,敌之民为汉家奴婢!”
本来应该满是诗情画意的风景,却是山林之间怒吼以及惨叫不断,那是笈多纠集的联军对汉军布置的防线发起攻击,一方拼命向前,另一方则是奋力阻击。
战斗是发生在最前沿,并且也不是第一天。下雨天气下依然发起攻势,对于诸夏文明的军队来说是一件稀奇事,不是万不得已诸夏文明才不会在这种天气下进行军事行动,可是笈多和多部联军好像没有雨天不战的概念?
本来已经是下了好些天的雨,作战又是在雨势之下,地面吸收了太多的水份变得松软,脚丫子踩在土地上会陷进去一些,多次踩踏之后必然是让泥土变得泥泞,既然泥泞就会妨碍行动,怎么都不是厮杀的好时候。
“愚昧的异族人啊!”蔡览在狞笑,手里的劲弩被扣动扳机,弓弦嘣动一下,前方被射中的人被弩箭贯穿脑袋哼都没哼一声就扑倒:“双腿全是泥浆,动弹一下都困难,坡地太滑上不来,简直就是纯粹的好靶子。”
这一处防御点是位处坡地之上,被构建出一条连绵的顶上带棚子的防线,防线之前有斜坡,汉军防御于坡上,下面是挤成一团想要往上爬的敌军。
中南半岛这种地方长期空气湿润,对于弓或是弩的考验其实挺大,弓弦要是没有时不时保养一下会出现松弛,对于弓和弩的发射肯定造成影响。
汉军却不是没半点历史底蕴的野蛮人,诸夏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山上、在平野、在丛林、在沼泽……在雨天、在晴天、在不雨不晴的天气中,反正就是几乎什么样的战斗都有遭遇过,前人一再积累的经验被文字所记录,给予后人有更多应对的方法。
任何时候使用各种手段保养好弓弦,好在战斗发生之后想用就能用,那几乎是深入诸夏苗裔的骨髓。要是翻阅各种战史,绝难找到一支正规军队在战争爆发后,弓弦因为保养不良无法投入使用的例子。倒是打着打着,连绵雨季来临之后,弓弦不堪受用的例子有点多,但这个纯粹就是使用过程中的受潮问题,可不是事先就不能用。
攻守的战场上,仅有汉军还在发射箭矢,进攻一方的联军能干的就是投掷各种武器,可是相比用器械发射而出的箭矢,用手投掷武器在射程上肯定是吃亏,结果一场攻防战因为进攻一方难以上到坡地,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蔡览不是什么大官,他是堪堪能称“官”的队率一级,带着麾下五十人负责这个坡地的防御,三天之中己方仅有四人轻伤,干掉或杀伤的敌军少说有个三四百人。那四人会受伤,是被敌军投掷的竹枪所伤,身体有甲胄竹枪没穿透力,受伤的地方是在无甲的四肢。
坡地是一种三十五度左右的倾斜面,不用说是汉军特地搞出的角度,长度约有二十米左右,低下还挖了一条深两米、宽三米的堑壕,再往前就是平地,还被很刻意地清除掉障碍物。
长久的下雨天气早就让挖出的堑壕满是积水,本来浑浊的水此刻变成了通红,里面亦是充斥着尸体。有些尸体泡水太久皮肤满是苍白,受创处的血肉也因为长期泡水变得肿大且烂透。
一开始是有五百左右的联军挤在坡地之下,死了的和受伤的倒在地上和泥泞混在一起被踩踏,活着的每个都是满身的泥浆,蔡览目测了一下,能动弹的敌军差不多是剩下四百左右,他知道那些家伙很快又要退去了。
果不其然的是,坡地下的联军也不知道是谁先嚎了一嗓子,然后像以往那样转身,互相推挤着,走几步滑倒一下,满是狼狈地退去。
不独是坡地这边的攻势结束,蔡览向周边看去,整条战线上的敌军都在退却,他就说:“有点不正常呐。”
联军的攻击已经开始七天,每天都要到汉军防线送人头,被派过来送死的人从穿着也不难进行区分,光溜溜的必定是野人,有几块布的应该是小邦或小部落,七天之中几乎是不变花样地上前送死。
汉军对于联军这样的行为很了解是在干什么,无非就是驱使命贱的人消耗己方箭矢,再来就是让己方大肆动用弓弩,只要是有用弓弩必然是会让弓弦受潮。
驱策百姓或是杂兵消耗守军箭矢,类似的做法在诸夏文明的战争史屡见不鲜,不独诸夏文明会这么干,其实每个文明都有相同的共性。死一些谁都不会在乎的人,既能消耗箭矢,又能使可用弓弩数量减少,联军拿的主意就是这样。
今天的情况却是有点不同,以往进攻的联军出现溃退也是时间不一的局部,真没有同一时间一起撤退过。
“刚才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回队率,并无发觉。”
诸夏文明讲击鼓而进和鸣金而退,其余文明也会有相似的手段,通常就是使用声音来达到传递军队的进退,又会区分节拍的不同被附上不同的含义。
蔡览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利用高度看去也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信号,纳闷联军是怎么传递信息做到同一时间后撤。
就在蔡览和大多数位处最前线的汉军还没有想明白之前,联军那边却是有了新的举动。
“唔?联军全面后撤?”
“回将军,联军后撤二十里安营扎寨。”
桓温并没有去陆上的最前线,笈多王朝来攻并不是陆上那一路,位处平蛮校尉部北面八十里外已经有笈多舰队靠岸在建设港口以及水寨。
平蛮校尉部这边,桓温做的是全局的统筹和指挥,陆战前线指挥交给了司宏壮这个平蛮校尉部的校尉,海战方面是交给了李迈这个海军的都督。作为总指挥的桓温,他干的是战略方面的布局,拾遗补缺有老搭档袁乔这个长史,战术什么的当然是交给麾下将校。
“死伤过万就那么轻易后撤了。”袁乔说的是近期陆上联军的损失,还是汉军这边能够确定的数字。他一直在注视挂在墙边的山川舆图,低声说:“已经详查山道,并无可绕道之处,敌军此举是为哪般。”
山区和丛林交战非常复杂,最怕的就是防御不严被敌军抄己方没有探查到的道路偷袭,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倒是不至于造成后方与前方被切断,可是光有敌军渗透入境不断破坏就够人头疼。
曾经的秦军南下岭南,正面交战的时候一点都不虚,可是面对敌军不断袭扰却被搞得损失惨重和人心惶惶,第一次秦军南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得不停止南下的脚步,后面是设局诱杀敌军首领才打开局面。
平蛮校尉部耗费一年多的时间构建防线,谁都不敢保证真的封闭了所有通道不让敌军渗透,也就在前线又分布各种明哨暗哨,更是安排部队轮换巡逻,怕的就是遭遇到秦军曾经遭遇过的窘境。
尽管平蛮校尉部是做了最大程度的预防,仍然是有小股的敌军进入防御圈,那是平蛮校尉部这边的环境本身就决定的事情。毕竟到处都是山区和密林,难道还摆开人墙去每寸土地都盯着?总是有一些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会被敌军渗透进来,就是汉军这边早有应对,发觉渗透进来的敌军能够及时围剿,给汉军难以造成太大的麻烦。
“哪怕如此,敌军渗透一人,我军需得百人围剿。”王基很是苦恼地说:“正是牵制我军大量兵力,敌军才乐此不疲。”
既然是在复杂环境交战,那就对复杂的情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光笈多那边的联军有渗透作战,汉军这边也是干相同的事情,难题是摆在双方而不独一方。
“敌军停止试探攻势,后撤二十里……”桓温看上去很平静,慢悠悠地开口:“该是认为摸清我军的布置了?”
每个文明的文化可能不相同,但是关于军事其实基本共通,进攻一方肯定是要先最大程度地了解守军的布置,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进攻方向。
在真正的攻势发动之前,必要的试探就是为了摸清防线布置,再来就是看看对方的成色怎么样,一切都是为了采取自己认为正确的应对。
桓温将常备军布置在前沿,杀鸡用上了牛刀,就是摆明阵仗告诉陆上来攻的联军,来攻就要有撞得头破血流的心理准备。他这么干是配合全局,平蛮校尉部并不是孤军,骠国的东南面也有汉军。
汉国在开拓中南半岛,靠海的沿岸能占的地方全是汉人的身影,腹部的平原地带更是被汉人最大程度地开垦,有些分配方面比较倒霉的家族只能用最大的魄力向更内陆进发。
在平蛮校尉部设立之前,陈氏和萧氏是处于最前端的开拓集团,最远的开拓脚步都踏进了缅族区。他们与骠国的冲突一直没有断过,原先是依靠家族武装,后面汉军入场,与处于西南面的平蛮校尉部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笈多王朝针对平蛮校尉部可以两路而来,桓温对付陆上的联军怎么就不能两面合击?平蛮校尉部这边在陆上采取防御守势,主要还是在等海上交锋出现结果,先解决海面上的麻烦,接下来就能全力搞定陆上。
“今岁的秋时雨季将要结束了。”袁乔沉吟道:“天气放晴之后,道路不再泥泞,看敌军是否会再进攻。若不然,便是敌军将要转攻为守。”
汉国这一边,平蛮校尉部和友军的联系是依靠海路传递,陆地上被蛮荒山区和丛林阻隔。
笈多王朝虽然是在平蛮校尉部北面建设海港,可是那个位置想要联系上陆上联军需要穿越一百五十里的山区和丛林。
考虑到原始山区和丛林的实际状况,那已经不是有没有胆子敢穿越的问题,是人进去还能不能出得来。能够判断笈多王朝的海陆两军虽然只是相隔一百五十里,可他们压根就很难就近联系,还是得依靠国内来进行转递。陆上的联军要传递信息,要走的是骠国境内,还要穿过阿拉干或曼尼普尔进入达塔这个小邦,之后才是进入本土,路途长得很。
“若说我们联系友军需要耗费半个月,敌军联系至少需要一个月。”袁乔有自己的换算方法,又说:“敌军两路而来,一部有行动,另一部必然有配合。”
要不怎么说是老搭档?桓温一听袁乔说那些立刻领会,陆上敌军后撤是在等待汉军对海上敌军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还是要逼陆上敌军动弹起来。”桓温说着就看向李迈,问道:“海军能否出击?”
李迈立刻站立起来,行礼道:“敌军水寨与港口初具规模,再难放弃。我军此刻出击正值当时。”
袁乔说道:“若是要使陆上敌军更为急迫,仅是针对八十里外之沿海敌军尚且不足。”
桓温本来可以用下令的方式命令李迈出击,可他们特意放开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痛击笈多的海军。他得到李迈的回应,又见袁乔认为力度要大,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此的话,海军自决。”
要是舰队规模仅是五百艘,李迈可没有那个信心去和笈多海军硬拼,可他现在管辖范围内的舰队规模多达两千五百大小战船,之前藏着掖着是时机不到,既然桓温认为不需要藏了,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给笈多海军一个大大的惊喜。
“今次一战,必要给予阿三最沉重的重创,陆上敌军尽数歼灭,海上敌军亦是如此。”桓温酝酿了一下,站立起来大声吼:“诸君,歼灭来犯之敌,进击敌国之境。”
没得说啊,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站立起来,高声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桓温抽出战剑,放声道:“我辈武人手中之剑便是犁,为大汉消灭不服,使敌之土为汉土,敌之民为汉家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