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 第2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问过刘伯伯了,他不记得有叫‘黎夏’的亲戚,不过也说了会帮咱们打听打听,这事儿急也没用,还不如先去滨海探个亲。”姜露道。
  之前说好了的,等天冷了就去部队探亲,她可是对这个时代军嫂们的生活好奇已久。
  林二少一想到要坐那么久的火车心里就发怵,所以还打算往后拖一拖,拖到没法子了再探亲去。
  “能跟刘结婚,说明肯定不是近亲,刘伯伯暂时想不起来也正常。不过咱们还是得抓点儿紧,毕竟咱们不知道书里两个人相亲结婚的时间,万一就在这个冬天呢,如果周海燕是这次探亲回去的路上出的事儿,刘一个人又没办法照顾三个孩子,肯定会很快结婚。”
  “书里黎夏顺从父母之命嫁给了刘,没了刘,也可能顺从父母之命嫁给别人,到时候想和黎夏合伙做生意只会更难。”
  “天冷了,咱们把生意先停了,让刘伯伯也在家歇一歇,我们俩边在家里猫冬边等消息,等有了黎夏的消息,试试能不能拉人入伙再去探亲。”
  一边是近距离围观军嫂们的生活,一边是生意和接触从古代穿来的女主角。
  姜露内心左右摇摆:“那就在家里先等等消息,如果年后还没消息,基本上就没指望了,那时候咱们再去部队探亲。”
  过年亲戚们都会过来串门拜年,如果过年期间刘伯伯都打听不到黎夏的消息,那之后也不太可能打听到这个人了。
  没缘分也不能强求,这个年代要找一个只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
  小两口要休息,自然也要给保镖放假,还要通知小吴那边,奈何保镖不同意。
  “不是都休息过了,一周干五天歇两天,怎么还要放假。”刘老爷子眉头紧皱,“连学校都还没放寒假,你们就打算歇了?”
  这不是好逸恶劳嘛。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勤勤恳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干一个月歇三个月,我们要发扬先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面对这位当过厂长的老·革·命,姜露不敢说话,林二少也不敢。
  明明他是雇主,但他也是后辈,主要刘伯伯这气场太厉害,还有老岳丈旗帜鲜明的站在刘伯伯身后。
  他们两口子能说什么,说天气太冷不想出门,还是说风太大不适合出门,打算在温暖的房子里猫个冬?
  老岳丈五十多岁了尚且都在坚持上班,年轻人是没有特权的。
  林二少吞吞吐吐,最后只能道:“我刚刚没说明白,暂时歇业休息的是你们,我没打算休息,我打算这段时间好好考察一下店面,报纸上前几天不是登了吗,京市允许个体户经营。”
  “我打算正儿八经的开家摄影馆,办一个营业执照,给国家纳税,为咱们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小小的力。”林二少慷慨激昂的道。
  姜露也跟着点头:“对,我们就是这么打算的,我老公去跑门面,我这段时间在家里好好练习化妆,等咱们开了摄影馆,就可以给客人提供化妆服务了。”
  这才像话嘛,刘老爷子总算不绷着脸了,还夸道:“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姜父差点没憋住笑,以他对这俩孩子的了解,他敢保证,小两口一定是打算休息一段时间的,就算是开店,应该也没这么急切。
  还是老连长厉害。
  知道爸妈计划的林年年简直要笑成一朵花了,刘爷爷可太厉害了,做到了穿书前爷爷奶奶都不曾做到的事儿。
  在没找到黎夏姐姐之前,摄影馆就先开起来吧。
  强子听得懵懵懂懂,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结结巴巴的开口:“我……我也帮……忙。”
  林二少心里苦,要是强子能帮得上忙,他就让强子去办了,何苦自己来,开店的这几个环节里,也就装修的时候能让强子过去帮帮忙。
  黎夏啊黎夏,怎么还不出现,他实在是不想劳心费力的搞两个摊子,只做最有潜力的那一项多好。
  好在,出去看门面,不需要早出晚归,林二少选在最暖和的中午出门,本着就近原则,从最近的商业街看起。
  看房,租房,简单装修,办营业执照,定做中式喜服和西式婚纱。
  在刘老爷子每天过问进度的情况下,林二少从月初忙到月尾,总算是张罗好了。
  店面离自家不远也不近,步行上班肯定是远了点,但坐公交车只有三站路。
  店面只有三间房,一间用来拍照,一间用来招待客人,最后一个是服装间。
  装修也极为简单,屋子里的墙刷白,最外间做了一面照片墙,靠外的两扇窗户特意开大,做成橱窗,从外面路过的人打眼就能看见里面洁白的婚纱和红灿灿的喜服,拍照的房里隔出来一个小小的暗室。
  本来还想把服装间的一面墙改成镜子,可惜买不到这么大的镜子,只放了两个全身镜和一个梳妆镜。
  没找到定做招牌的地方,自家照相馆的招牌出自刘老爷子之手,木质的牌匾,上面用红漆写着几个大字——结婚照相馆。
  推开照相馆的门,照片墙上贴了七八张林二少和姜露两个人的合照,结婚照相馆嘛,上面贴的自然是结婚照。
  照片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婚纱只有一套,喜服只有两套,一套小码的,一套大码的,服装间里空荡荡的。
  作者有话说:
  明天上午十二点见~
  第32章
  林二少紧锣密鼓筹备开业时, 顾青终于出了月子。
  趁着林父去上班,林母出去买菜,顾青又一次跟丈夫提起卖工作的事儿。
  “时代变了, 往后做工人就不再是铁饭碗了,还不如趁着现在厂里的福利不错把工作卖了,用钱去买房子,房子将来会涨成天价。这些道理我给你讲了没有十遍也有八遍了,生孩子之前的那一个月你都躲着我, 每天都是熄了灯才敢回来, 现在咱们好好谈谈,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顾青压低声音道, 生怕吵醒在卧室睡着的小女儿。
  林向南的声音同样压得很低:“房价涨不涨, 面包厂将来会怎么样,你说了就准吗?”
  又不是国家领导, 不是教授, 不是厂长,说这些话谁会相信呢, 他又不是傻子, 媳妇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讲道理既然讲不通,那就不讲了。
  “你要是不卖,咱们就离婚?”顾青的语气很轻,也很平淡。
  什么玩意儿?
  林向南几乎怀疑自己是听错了,有因为这种事情离婚的吗, 他们最小的孩子才刚满月。
  “顾青你疯了吧, 孩子们你不要了, 这个家你说扔就扔?”
  “你卖还是不卖?”顾青不为所动。
  坐月子期间, 她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不,在更早之前,她就打算做这个家的主。
  上辈子林向南做一家之主,他们穷困潦倒了一辈子,房子房子买不起,孩子孩子没出息。
  这说明林向南没有本事做好这个一家之主,林向南不行,她来。
  这个时候说离婚,是威胁,也是真话。
  林向南有什么,没本事,没文化,做人做事都黏黏糊糊,如果还不听话,她为什么不离婚。
  不过她了解林向南,一辈子的枕边人,林向南是不会同意离婚的。
  果然,在气急败坏绕着屋子转了好几个圈之后,林向南果然妥协了。
  “卖,工作可以卖。”
  话说出口,林向南整个人反倒是轻松了。
  媳妇没生之前,他天天躲着,就是怕媳妇要求他卖工作,媳妇坐月子的这一个月,他每天也是提心吊胆,怕因为这事再吵起来。
  两个月了,他到底是拗不过顾青。
  “工作在卖出去之前,不能告诉爸妈,还是要像你卖工作的时候一样,先斩后奏。”林向南说道。
  顾青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林向南深吸一口气:“卖工作可以,但我想把工作卖给小弟。他现在挺不容易的,入赘在姜家,吃姜家的,喝姜家的,住姜家的,而且那天你也听见了,小弟他……结扎了。”
  还是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就怕姜家人会嫌弃小弟。
  顾青无所谓把这份工作卖给谁,她想要的是钱,买房子的钱,想要的是林向南从面包厂的工作中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在生意上。
  “那你去和小弟谈,面包厂的工作比不上我在服装厂坐办公室的工作,所以价格上肯定不会比我那份工作高,但也不能少于八百块。”顾青道。
  小叔子肯定是出得起这个钱,只怕是不会想出钱买这份工作,毕竟尝过了做生意的甜头,谁还会愿意去厂子里上班。
  顾青知道林向北不差钱,但林向南不知情,在他的认知里,小弟和弟妹都还是返城的无业青年,且还没有积蓄。
  八百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就算是去掉欠条上的四百,那也还要付四百块钱呢。
  这笔钱小弟肯定是拿不出来,以姜叔每个月二十几块钱的工资,也够呛能挤出来,可能还得指望亲家母那边。
  “我现在就去姜家找小弟。”
  林向南跑到姜家,却扑了个空,家里没人,只能敲开对面邻居的门询问。
  许凤兰认的面前的小伙子,就住在前面那栋楼,媳妇是服装厂的,就是脑子不太好使,卖了工作去卖茶叶蛋。
  “一家人一大早就出门了,不光是姜家,住在五楼原来的那个厂长也跟着去了,这群人整天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问也不说。”
  许凤兰估摸着是没干什么好事儿,应该是投机倒把去了,不然怎么天天吃的那么好,她小孙子都不知道被馋哭多少次了。
  还城里人呢,一点都不讲究。
  林向南第一反应是退休的刘厂长和姜叔叔带小弟找关系求工作去了。
  “那我晚上再过来吧。”
  反正前后楼住的这么近,抬腿就能到。
  晚上六点钟,林向南跑了一趟,家里还是没人。
  晚上七点钟,再来,还是没人。
  八点钟依然没人。
  一直到八点半,林向南才在家属楼的小路上把人逮到。
  “刘厂长,姜叔,我找向北有点事儿。”
  林二少拖着疲惫的身体,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今天店面做最后一次清扫整理,本来大后天才是他们预定的开业时间,今明后这三天足够他们慢慢把店面打扫整理好。
  奈何和林二少心意相通的只有他老婆,剩下全是些……卷王。
  刘老爷子和姜父就不说了,‘艰苦奋斗’这四个字执行了一辈子。
  强子作为几个人里块头最大的,也是干活最猛的,舍得下力气,舍不得休息。
  年年目前已经自学到小学三年级上册了,进度比预想当中快得多,在学习上卷也就算了,连干活也要卷,非要在打扫时间上较着劲,不肯做第三个休息的人。
  总是打头阵先放下工具休息的林二少,在一家老少和打工人都这么卷的情况下,还真没办法厚着脸皮看大家干活。
  原本计划三天干完的工作,现在一天就干完了,还好是没错过末班车,不然……他是一定会打车的。
  林向南站在小路边上,林二少则直接一屁股坐在花坛边缘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