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泄露天机
《拉匡斯基条约》规定:1、俄、意两国共同维护巴尔干半岛的现状;2、如果巴尔干发生任何事情,两国将支持巴尔干国家的民族原则,排斥任何外国的统治;3、两国共同反对一切与上述目的相违背的行动。接着,意大利保证“善意地对待俄国在海峡问题上的利益”,俄国则答应“对意大利在的黎波里的利益同样采取善意态度”。
这些条款与这两国在公开场合对巴尔干问题的庄严保证截然不同,因此缔约后采取了严格保密的措施,俄国甚至没有告诉驻伦敦和巴黎的大使,以防走漏风声。意大利方面,更由于这个条约背弃了德国和奥匈,根本不敢张扬,避免这两国警觉。当时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曾经有过协定,任何一方和第三国签订有关巴尔干问题的协议,都必须通知对方(两国是三国同盟的成员),从条约的内容上来看,这是严重损害同盟利益的行为,从后果上看,这是意大利疏远三国同盟的事件。充分说明了意大利在外交上惯于使用两面派手段,欺骗盟友,毫无信义可言。如果此份情报为真,则标志着三国同盟的政治大地震,难怪德皇如此歇斯底里。
这份协定是一战中意大利脱离三国同盟体系、反而加入协约国的先兆,历史上德国一直蒙在鼓里,秦时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这太危险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情报部门必须迅速查明这份条约的真实性。我想,我也许得和伊曼钮尔三世(意大利国王)探讨一下什么叫承诺和信任。”德皇迅速做出了判断。
“陛下……”两人都是身居高位的将军,都明白这对于欧洲均势改变的厉害。
“对方有一个补充说明,请陛下立即派人核实,即使掌握了真实的情况也不要和意大利摊牌,那样只能加速意大利的背叛,帝国要做的,目前是巩固与奥匈的联盟,并在巴尔干半岛及时住手。”格尔夫毕恭毕敬地回答,“对方宣称他们无意干涉我国内政,希望皇帝陛下能将此作为一个可以考虑一下的建议而加以讨论。另外,对方还送给皇帝陛下一本书。”
“书?”三人疑惑不解,他们可没人懂中文。
“这是一本《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关于战略的研究著作,可以媲美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唯一不同的是,此书写作的年代在《战争论》发表前的2000多年。”
“天哪!”
“陛下,我听说过这本书。”提尔皮茨在中国待过,见多识广,“要不我组织人员翻译出来?”
“这事就这么办了。”德皇考虑了一下后,“不管怎么样,巴尔干目前这场战争必须赶紧停下来。”
威廉二世口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前不久爆发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而谈到巴尔干战争,又不得不从意土战争谈起。
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期间,意大利趁英、法、德三国互相倾轧,无暇他顾的时机,发动了旨在吞并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合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由于意大利事先已和俄国缔结了《拉匡斯基协定》,并得到了法国的谅解,再加上意大利本身就是德奥的同盟国,因此有恃无恐(两面都已经搞定了)。9月29日,战争爆发,土耳其毫无抵抗能力,迅速战败,但就是不肯投降。
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的惨败暴露了其腐朽不堪的本质,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反对力量的结合。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项反土防奥的军事同盟条约。5月,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了向盟条约。8月,门的内哥罗也加入了这个同盟,于是形成了 4个巴尔干国家的同盟。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四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但其实背后渗透着列强插手的影子。塞尔维亚自波斯尼亚危机后,一宣把奥匈看作主要的敌人,俄国就对其暗地支持,力求使同盟以反对奥匈为主.夺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进一步占领阿尔巴尼亚,以取得向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保加利亚和希腊则主张以反对土耳其为主,以图夺取马其顿,分割巴尔干南部的土耳其属地。德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土耳其的特权(此时土耳其的亲英派已经下台,亲德派掌权),与奥匈一起竭力支持土耳其,阻挠巴尔干各国的斗争目标。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既不愿意德奥势力在巴尔干扩张,也反对俄国借机夺取海峡,采取了两边拆台的方针。
巴尔干四国同盟组建后,积极筹备对土耳其的战争,准备了70多万人的军队(包括1500门大炮)。而土耳其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但目光被牢牢地锁定在利比亚与意大利上,难以脱身,战备不足。1912年9月,四国同盟宣布动员.并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兵力,接着,同盟各国向土耳其政府提出照会,要求给予受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居民以自治权。在照会被拒绝后,l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耳其开战。10月17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对土宣战,18日希腊也向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在同盟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土军节节败退,希腊军队开进了马其顿占领了萨洛尼卡,塞尔维亚占领了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和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保加利亚占领了马其顿东部并迅速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推进……皇帝本来是要听取巴尔干战场的军情汇报的,一听如此风险,顿时着急起来。
这种情况不着急也不行,德奥与土耳其之间有联盟,与意大利也有联盟关系,为了安抚意大利,德奥不惜牺牲土耳其的利益放手让意大利在利比亚侵夺土耳其的利益,还因此牵制了土耳其的军事实力。但如果《拉匡斯基协定》属实,等于是德奥用忠于同盟的国家利益(土耳其的利益)交换了意大利的背叛,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本的。而现在土耳其的情况很糟糕(德皇一口咬定这是因为与意大利的争执牵涉了土耳其的精力),账目上的赤字越来越大,德皇下决心要止损了。
“现在战场情况如何?”
“土耳其人的情况很不妙,连连向我国和奥匈帝国发电,要求我们履行同盟义务,火速出兵救援。”小毛奇嘟囔了一声,“如果我们不出兵,土耳其在巴尔干的领土可能会丧失殆尽。”
“包括君士坦丁堡吗?”
“从理论上来讲,有这个可能。英、法、俄三国已照会我国,要求我们不要插手,否则他们也将插手。”小毛奇有些奇怪,这些照会皇帝比自己清楚嘛。
“够了,我受够了!”德皇在原地转了个圈,“先不说这份《拉匡斯基协定》是真是假,土耳其的这场战争必须停下来,君士坦丁堡绝对不能让四国同盟夺去。立即让外交部给土耳其方面电报,让他们接受由我方提出的调停。”
“也只能这样了,前几天(10月18日)土耳其已经和意大利签订了《洛桑条约》,承认意大利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占领……”小毛奇一想到意大利的背叛,恨得牙痒痒。
“意大利的帐,早晚要算!”德皇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对格尔夫说,“还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报告陛下,这里还有几封至关重要的情报是关于陆军的。”刚才这大人物愤怒带来的失态格尔夫装作没看到,又掏出了几份情报。
“念。”
“去年7月20日,英法两国参谋部的高级官员在法国陆军部举行了会谈,研究了‘在新形势下,如果与德国发生战争时,英国陆军如何参加法国陆军在东北地区的作战……’六周以后,法国参谋本部的迪巴伊将军据此用确定无疑的口气通报俄国说,法国已经做好了对德国战争的准备……”格尔夫的这个消息却丝毫没有引起像刚才那样的惊讶,德皇和小毛奇都不吭声,他们相信这事是真的,只是不知道具体的详情,大家都验证了自己的判断――英国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德国。
“格尔夫,这封情报很好,可惜晚到了些,有详细的部属和作战计划吗?”
“对方提供了一些,不过,他们告诉我说,这些属于绝对机密,很难弄到,只有比较粗略的兵力分布和作战想定,希望能对参谋本部有参考价值。”
“很好,看看也不错,我就不信英国佬的陆军有多少能耐。”德皇轻蔑地贬低了英国人后,继续问,“还有什么?”
“还有是关于法国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的。情报显示:该炮集数项创新于一身,创造了速射神话。这种炮每分钟可以发射25发炮弹,而不是法国人公开宣称的11发。”
“这不可能!”小毛奇叫了起来,“我们的77mm火炮每分钟才能发射13发。”
“不要激动,继续听。”德皇还比较沉得住气。
“将军阁下,请允许我继续往下读。如此高的射速得益于三个特殊的设计:第一也是最关键的是液压气缸,这种气缸能在发射时吸收后坐力,然后平稳地将火炮送回至炮架(在液压气缸引入前,所有的架退炮每发射一发炮弹都会离开发射阵地,在发射下一发炮弹时,还得待它复位,然后进行重新瞄准。为了克服这种不便,德国采用了弹簧结构,但比法国的差多了),液压气缸能像炮架架尾的驻锄和特别轮闸一样帮助控制后坐力;第二是该型火炮优异的人员配备,它用2人来瞄准,1人装填弹药,1~2人在炮后的弹药车旁利用机械装置迅速而自动地设定机械定时引信。火炮瞄准手在炮弹发射时仍呆在瞄准具的位置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走开(后坐力已被消弥掉了,对炮手没有危险)。瞄准手有2人(德国是1人),第1个人调整射角,第2个人调整方位角,这也是提高火炮发射速度的一个因素;第三项重要创新是采用了旋转式诺登菲尔特偏心螺钉炮闩,只要简单地动一下,就可以转动120度,从而以极快的速度完成退出炮膛中的废弹壳、将新炮弹装入炮膛,关闭后膛发射这一系列过程。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用1秒多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格尔夫先生,你能告诉我,这些情报都是真的吗?”小毛奇额头直冒汗。
“将军阁下,我敢打赌这封情报绝对是真的,因为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格尔夫介绍起来,“对方弄到了详细的工程图,和我们派出去的工程师一起,制造了一模一样的火炮,还通过了实地测试。测试的当天我去看过了,三次的测试结果分别是每分钟18分,20发和19发;考虑到东方人对炮兵技术掌握并不熟练,体力也差一些,我觉得如果让帝国训练有素的士兵操作,可以达到每分钟30发的速度……”
“天哪!”德皇感觉自己在崩溃,“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和法国现在开战,同一时间段炮击的话,对方能有多一倍的炮弹落在我方阵地上?”
“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这样。”提尔皮茨回答了德皇的疑问,海军对于速射炮有直观的感受。
“骗子,骗子,还说什么和我们采用了一样的长程驻退系统……”小毛奇感觉自己脸上在发烧,“陛下,请允许我把那位在远东的工程师召集回来,然后仔细研究……”
“不用了,将军阁下,对方已将整个工程图都交给了我,只希望我们能够再多派遣一些工程师帮他们改进装备。”
“太好了,太好了。”小毛奇已忘记了刚才的怀疑,“请你转告那位巡阅使,他的要求我一定批准,一定批准。”
“将军阁下,这里还有另外一份关于参谋本部的情报,不过,不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这些条款与这两国在公开场合对巴尔干问题的庄严保证截然不同,因此缔约后采取了严格保密的措施,俄国甚至没有告诉驻伦敦和巴黎的大使,以防走漏风声。意大利方面,更由于这个条约背弃了德国和奥匈,根本不敢张扬,避免这两国警觉。当时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曾经有过协定,任何一方和第三国签订有关巴尔干问题的协议,都必须通知对方(两国是三国同盟的成员),从条约的内容上来看,这是严重损害同盟利益的行为,从后果上看,这是意大利疏远三国同盟的事件。充分说明了意大利在外交上惯于使用两面派手段,欺骗盟友,毫无信义可言。如果此份情报为真,则标志着三国同盟的政治大地震,难怪德皇如此歇斯底里。
这份协定是一战中意大利脱离三国同盟体系、反而加入协约国的先兆,历史上德国一直蒙在鼓里,秦时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这太危险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情报部门必须迅速查明这份条约的真实性。我想,我也许得和伊曼钮尔三世(意大利国王)探讨一下什么叫承诺和信任。”德皇迅速做出了判断。
“陛下……”两人都是身居高位的将军,都明白这对于欧洲均势改变的厉害。
“对方有一个补充说明,请陛下立即派人核实,即使掌握了真实的情况也不要和意大利摊牌,那样只能加速意大利的背叛,帝国要做的,目前是巩固与奥匈的联盟,并在巴尔干半岛及时住手。”格尔夫毕恭毕敬地回答,“对方宣称他们无意干涉我国内政,希望皇帝陛下能将此作为一个可以考虑一下的建议而加以讨论。另外,对方还送给皇帝陛下一本书。”
“书?”三人疑惑不解,他们可没人懂中文。
“这是一本《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关于战略的研究著作,可以媲美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唯一不同的是,此书写作的年代在《战争论》发表前的2000多年。”
“天哪!”
“陛下,我听说过这本书。”提尔皮茨在中国待过,见多识广,“要不我组织人员翻译出来?”
“这事就这么办了。”德皇考虑了一下后,“不管怎么样,巴尔干目前这场战争必须赶紧停下来。”
威廉二世口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前不久爆发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而谈到巴尔干战争,又不得不从意土战争谈起。
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期间,意大利趁英、法、德三国互相倾轧,无暇他顾的时机,发动了旨在吞并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合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由于意大利事先已和俄国缔结了《拉匡斯基协定》,并得到了法国的谅解,再加上意大利本身就是德奥的同盟国,因此有恃无恐(两面都已经搞定了)。9月29日,战争爆发,土耳其毫无抵抗能力,迅速战败,但就是不肯投降。
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的惨败暴露了其腐朽不堪的本质,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反对力量的结合。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项反土防奥的军事同盟条约。5月,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了向盟条约。8月,门的内哥罗也加入了这个同盟,于是形成了 4个巴尔干国家的同盟。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四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但其实背后渗透着列强插手的影子。塞尔维亚自波斯尼亚危机后,一宣把奥匈看作主要的敌人,俄国就对其暗地支持,力求使同盟以反对奥匈为主.夺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进一步占领阿尔巴尼亚,以取得向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保加利亚和希腊则主张以反对土耳其为主,以图夺取马其顿,分割巴尔干南部的土耳其属地。德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土耳其的特权(此时土耳其的亲英派已经下台,亲德派掌权),与奥匈一起竭力支持土耳其,阻挠巴尔干各国的斗争目标。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既不愿意德奥势力在巴尔干扩张,也反对俄国借机夺取海峡,采取了两边拆台的方针。
巴尔干四国同盟组建后,积极筹备对土耳其的战争,准备了70多万人的军队(包括1500门大炮)。而土耳其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但目光被牢牢地锁定在利比亚与意大利上,难以脱身,战备不足。1912年9月,四国同盟宣布动员.并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兵力,接着,同盟各国向土耳其政府提出照会,要求给予受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居民以自治权。在照会被拒绝后,l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耳其开战。10月17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对土宣战,18日希腊也向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在同盟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土军节节败退,希腊军队开进了马其顿占领了萨洛尼卡,塞尔维亚占领了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和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保加利亚占领了马其顿东部并迅速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推进……皇帝本来是要听取巴尔干战场的军情汇报的,一听如此风险,顿时着急起来。
这种情况不着急也不行,德奥与土耳其之间有联盟,与意大利也有联盟关系,为了安抚意大利,德奥不惜牺牲土耳其的利益放手让意大利在利比亚侵夺土耳其的利益,还因此牵制了土耳其的军事实力。但如果《拉匡斯基协定》属实,等于是德奥用忠于同盟的国家利益(土耳其的利益)交换了意大利的背叛,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本的。而现在土耳其的情况很糟糕(德皇一口咬定这是因为与意大利的争执牵涉了土耳其的精力),账目上的赤字越来越大,德皇下决心要止损了。
“现在战场情况如何?”
“土耳其人的情况很不妙,连连向我国和奥匈帝国发电,要求我们履行同盟义务,火速出兵救援。”小毛奇嘟囔了一声,“如果我们不出兵,土耳其在巴尔干的领土可能会丧失殆尽。”
“包括君士坦丁堡吗?”
“从理论上来讲,有这个可能。英、法、俄三国已照会我国,要求我们不要插手,否则他们也将插手。”小毛奇有些奇怪,这些照会皇帝比自己清楚嘛。
“够了,我受够了!”德皇在原地转了个圈,“先不说这份《拉匡斯基协定》是真是假,土耳其的这场战争必须停下来,君士坦丁堡绝对不能让四国同盟夺去。立即让外交部给土耳其方面电报,让他们接受由我方提出的调停。”
“也只能这样了,前几天(10月18日)土耳其已经和意大利签订了《洛桑条约》,承认意大利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占领……”小毛奇一想到意大利的背叛,恨得牙痒痒。
“意大利的帐,早晚要算!”德皇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对格尔夫说,“还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报告陛下,这里还有几封至关重要的情报是关于陆军的。”刚才这大人物愤怒带来的失态格尔夫装作没看到,又掏出了几份情报。
“念。”
“去年7月20日,英法两国参谋部的高级官员在法国陆军部举行了会谈,研究了‘在新形势下,如果与德国发生战争时,英国陆军如何参加法国陆军在东北地区的作战……’六周以后,法国参谋本部的迪巴伊将军据此用确定无疑的口气通报俄国说,法国已经做好了对德国战争的准备……”格尔夫的这个消息却丝毫没有引起像刚才那样的惊讶,德皇和小毛奇都不吭声,他们相信这事是真的,只是不知道具体的详情,大家都验证了自己的判断――英国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德国。
“格尔夫,这封情报很好,可惜晚到了些,有详细的部属和作战计划吗?”
“对方提供了一些,不过,他们告诉我说,这些属于绝对机密,很难弄到,只有比较粗略的兵力分布和作战想定,希望能对参谋本部有参考价值。”
“很好,看看也不错,我就不信英国佬的陆军有多少能耐。”德皇轻蔑地贬低了英国人后,继续问,“还有什么?”
“还有是关于法国m1897型75毫米加农炮的。情报显示:该炮集数项创新于一身,创造了速射神话。这种炮每分钟可以发射25发炮弹,而不是法国人公开宣称的11发。”
“这不可能!”小毛奇叫了起来,“我们的77mm火炮每分钟才能发射13发。”
“不要激动,继续听。”德皇还比较沉得住气。
“将军阁下,请允许我继续往下读。如此高的射速得益于三个特殊的设计:第一也是最关键的是液压气缸,这种气缸能在发射时吸收后坐力,然后平稳地将火炮送回至炮架(在液压气缸引入前,所有的架退炮每发射一发炮弹都会离开发射阵地,在发射下一发炮弹时,还得待它复位,然后进行重新瞄准。为了克服这种不便,德国采用了弹簧结构,但比法国的差多了),液压气缸能像炮架架尾的驻锄和特别轮闸一样帮助控制后坐力;第二是该型火炮优异的人员配备,它用2人来瞄准,1人装填弹药,1~2人在炮后的弹药车旁利用机械装置迅速而自动地设定机械定时引信。火炮瞄准手在炮弹发射时仍呆在瞄准具的位置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走开(后坐力已被消弥掉了,对炮手没有危险)。瞄准手有2人(德国是1人),第1个人调整射角,第2个人调整方位角,这也是提高火炮发射速度的一个因素;第三项重要创新是采用了旋转式诺登菲尔特偏心螺钉炮闩,只要简单地动一下,就可以转动120度,从而以极快的速度完成退出炮膛中的废弹壳、将新炮弹装入炮膛,关闭后膛发射这一系列过程。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用1秒多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格尔夫先生,你能告诉我,这些情报都是真的吗?”小毛奇额头直冒汗。
“将军阁下,我敢打赌这封情报绝对是真的,因为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格尔夫介绍起来,“对方弄到了详细的工程图,和我们派出去的工程师一起,制造了一模一样的火炮,还通过了实地测试。测试的当天我去看过了,三次的测试结果分别是每分钟18分,20发和19发;考虑到东方人对炮兵技术掌握并不熟练,体力也差一些,我觉得如果让帝国训练有素的士兵操作,可以达到每分钟30发的速度……”
“天哪!”德皇感觉自己在崩溃,“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和法国现在开战,同一时间段炮击的话,对方能有多一倍的炮弹落在我方阵地上?”
“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这样。”提尔皮茨回答了德皇的疑问,海军对于速射炮有直观的感受。
“骗子,骗子,还说什么和我们采用了一样的长程驻退系统……”小毛奇感觉自己脸上在发烧,“陛下,请允许我把那位在远东的工程师召集回来,然后仔细研究……”
“不用了,将军阁下,对方已将整个工程图都交给了我,只希望我们能够再多派遣一些工程师帮他们改进装备。”
“太好了,太好了。”小毛奇已忘记了刚才的怀疑,“请你转告那位巡阅使,他的要求我一定批准,一定批准。”
“将军阁下,这里还有另外一份关于参谋本部的情报,不过,不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