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日月永悬大明永昌
可既然已经发生,再想阻止也是不可能了,毕竟张四维偷偷看了一眼站在龙撵上的万历小胖子,虽然十二梳下的万历小胖子让人看不见表情,可任谁都知道,他绝对十分满意这一点。
“完了,仪式过后,谁知道那些儒生该怎么编排自己。”张四维哭笑不得,只能幽怨的看向陆绎。
因为他之所以答应凌云翼这一点,最主要的是前者说了句,是陆绎出的主意。
张四维觉得陆绎一向都很有分寸,所以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凌云翼,可现在看来……自己恐怕要被某些文人定性为叛徒了。
思绪着,一列列征南军将士即将走到午门前时,他们自觉的以百户部为整体,开始徐徐前行,第一个出现的百户官不是别人,正是在朝鲜、倭洲甚至是北征都战功赫赫的杨鸣。
只见他将手中操持着至少一丈长的日月旗挥舞一下,抗在了肩头,阔步昂首大喊道:“下官征南军百户官杨鸣,率我部驻守答鲁城时,歼敌首级两百八十三,俘获四百二十一人,缴获扯力克帅旗一只,献俘于陛下御前,祝日月永悬,大明永昌!”
杨鸣所部的一百余征南军将士齐声大喝:“日月永悬,大明永昌!”
队伍虽慢,却步伐千钧,语气随缓,却重如千金。
所有的文武百官、外邦使臣乃至王、公勋贵们都被这一幕给震慑到了,万历小胖子更是激动的右手握拳恨不得高举呐喊,动到一半时才想起不妥,缓缓收回。
可即便如此,在平天冠十二梳之下的小胖脸也激动的脸红了。
这还没完,当第二个百户所踏步而来后,整个午门内外的情绪仍在高涨。
“下官征南军百户官曹文昭……歼敌三百余,俘获六百人……日月高悬,大明永昌!”
“日月高悬,大明永昌!”
“大明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外邦使臣感觉鸡皮发麻,他们有些甚至承受不住这种氛围,双腿一软跪下了,而有些擅长溜须拍马的外邦使臣更是开始了口呼“万岁”,引得无数文官效仿。
张居正仍然十分淡定,即便这件事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纵使这件事可能会让武人集团再次冒头,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献俘仪式。
他余光偷瞟了一眼,看到今年新晋的三甲进士们面色潮红,大有一副要为国捐躯的感觉,不由看向了吕调阳,又看向了张四维。
见张四维的目光一直幽幽的看向武勋第一排的陆绎,心中顿时一阵恍然。
是了,也只有他了。
日月高悬,大明永昌……么?
就在献俘仪式后的第二天,当今圣上即将大赏北征将领时,陆绎病倒的消息就这样传了出来。
不少京师的酒馆内外都在谈论此时,幸灾乐祸的不在少数。
毕竟在以往的时日里,这位不仅对外凶狠,对内的某些人也十分凶狠的恶煞终于病倒了一次,说不定是上天对他的行为不爽,要收他回去了。
“你们听说了吗?太医署的御医对他的病情都没有太大的帮助,据说活不长了!”
“他那哪是病啊?我悄悄告诉你,我有一位在太医署当学徒的侄子告诉我,御医说他杀虐过重,被无数邪祟上了身,没救了!”
“嘿,没被人弄死,却被邪祟折磨死,也算遭了报应。”
一家小酒馆里,几个文人打扮的儒士喜笑颜开的讨论这此时,全然不知道这一切都被一旁静静喝酒的锦衣卫密探一览无遗。
背地里恶意编排大明权贵虽然没有明正严法的规定是否有错,但他们如此诋毁自己大人,这些混不吝的锦衣卫密探有的是法子对付他们。
陆绎确实是想装病,但好巧不巧的也确实感染了风寒。
虽不至于一病就倒,但鼻子堵塞,喉咙不适的症状还是让他颇为难受。
最为关键的是他无聊,毕竟怕传染给孩子。
可睡又睡不着,还能干什么?看书?
“对了,这件事不能再拖了。”陆绎红着鼻子,在书房写下了一札在朝野上即将翻天的奏章……
“臣久观军户一制不得不改……以三年至五年为期限,轮番交替……”
翌日,早朝上。
李云大声念出了陆绎所上奏名为《军户改制》的奏章后,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军户户籍一事乃是祖制!”
“陛下,祖制不可违啊!”
“平湖侯此举乃是逾越,臣请旨捉拿下狱!”
朝堂上吵闹翻天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在家休养的陆绎,他对于此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内阁的三位阁老居然都没有反对,而是赞同!
而得到了内阁的支持,万历小胖子力排众议,敲定了先以征南军还有金吾左卫、府军前卫、御林军卫的“试点”,已观效果之后,再决定是否全国军户推广。
于是不少文官顿时熄火,而早已被清理卫所给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在还十分低迷的武勋们自然也不敢阻止。
于是居然用了不到三天的功夫,这个违背祖制的大事就被敲定了下来……
张居正还好,自己和他默契非凡,相比那位也明白自己的用意,而对于张四维这位末阁,他曾经明里暗里的与其商议了良久,最终还是打动了对方。
可吕调阳这是闹的哪一出?当年自己在扬州时可没给他什么好脸色,他居然没反对自己的这份奏章?
陆绎很是不解,于是他拖着病体找上了凌云翼,希望他能给自己解惑一番。
凌老爷子一听,顿时抚须长笑:“文渊啊文渊,你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对于某些官场的潜规则却并不太了解啊。”
“还望老大人提示。”陆绎老脸一红,恭敬道。
“我大明可不是前宋。”凌云翼缓缓说道:“前宋的党争可是在史书上历历在目,就好比王介甫和司马君实二人的斗争,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王介甫就是王安石,大名鼎鼎的王拗公,而司马君实也不是凡人,而是传说中幼时砸缸救人的司马光!
“完了,仪式过后,谁知道那些儒生该怎么编排自己。”张四维哭笑不得,只能幽怨的看向陆绎。
因为他之所以答应凌云翼这一点,最主要的是前者说了句,是陆绎出的主意。
张四维觉得陆绎一向都很有分寸,所以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凌云翼,可现在看来……自己恐怕要被某些文人定性为叛徒了。
思绪着,一列列征南军将士即将走到午门前时,他们自觉的以百户部为整体,开始徐徐前行,第一个出现的百户官不是别人,正是在朝鲜、倭洲甚至是北征都战功赫赫的杨鸣。
只见他将手中操持着至少一丈长的日月旗挥舞一下,抗在了肩头,阔步昂首大喊道:“下官征南军百户官杨鸣,率我部驻守答鲁城时,歼敌首级两百八十三,俘获四百二十一人,缴获扯力克帅旗一只,献俘于陛下御前,祝日月永悬,大明永昌!”
杨鸣所部的一百余征南军将士齐声大喝:“日月永悬,大明永昌!”
队伍虽慢,却步伐千钧,语气随缓,却重如千金。
所有的文武百官、外邦使臣乃至王、公勋贵们都被这一幕给震慑到了,万历小胖子更是激动的右手握拳恨不得高举呐喊,动到一半时才想起不妥,缓缓收回。
可即便如此,在平天冠十二梳之下的小胖脸也激动的脸红了。
这还没完,当第二个百户所踏步而来后,整个午门内外的情绪仍在高涨。
“下官征南军百户官曹文昭……歼敌三百余,俘获六百人……日月高悬,大明永昌!”
“日月高悬,大明永昌!”
“大明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外邦使臣感觉鸡皮发麻,他们有些甚至承受不住这种氛围,双腿一软跪下了,而有些擅长溜须拍马的外邦使臣更是开始了口呼“万岁”,引得无数文官效仿。
张居正仍然十分淡定,即便这件事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纵使这件事可能会让武人集团再次冒头,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献俘仪式。
他余光偷瞟了一眼,看到今年新晋的三甲进士们面色潮红,大有一副要为国捐躯的感觉,不由看向了吕调阳,又看向了张四维。
见张四维的目光一直幽幽的看向武勋第一排的陆绎,心中顿时一阵恍然。
是了,也只有他了。
日月高悬,大明永昌……么?
就在献俘仪式后的第二天,当今圣上即将大赏北征将领时,陆绎病倒的消息就这样传了出来。
不少京师的酒馆内外都在谈论此时,幸灾乐祸的不在少数。
毕竟在以往的时日里,这位不仅对外凶狠,对内的某些人也十分凶狠的恶煞终于病倒了一次,说不定是上天对他的行为不爽,要收他回去了。
“你们听说了吗?太医署的御医对他的病情都没有太大的帮助,据说活不长了!”
“他那哪是病啊?我悄悄告诉你,我有一位在太医署当学徒的侄子告诉我,御医说他杀虐过重,被无数邪祟上了身,没救了!”
“嘿,没被人弄死,却被邪祟折磨死,也算遭了报应。”
一家小酒馆里,几个文人打扮的儒士喜笑颜开的讨论这此时,全然不知道这一切都被一旁静静喝酒的锦衣卫密探一览无遗。
背地里恶意编排大明权贵虽然没有明正严法的规定是否有错,但他们如此诋毁自己大人,这些混不吝的锦衣卫密探有的是法子对付他们。
陆绎确实是想装病,但好巧不巧的也确实感染了风寒。
虽不至于一病就倒,但鼻子堵塞,喉咙不适的症状还是让他颇为难受。
最为关键的是他无聊,毕竟怕传染给孩子。
可睡又睡不着,还能干什么?看书?
“对了,这件事不能再拖了。”陆绎红着鼻子,在书房写下了一札在朝野上即将翻天的奏章……
“臣久观军户一制不得不改……以三年至五年为期限,轮番交替……”
翌日,早朝上。
李云大声念出了陆绎所上奏名为《军户改制》的奏章后,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军户户籍一事乃是祖制!”
“陛下,祖制不可违啊!”
“平湖侯此举乃是逾越,臣请旨捉拿下狱!”
朝堂上吵闹翻天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在家休养的陆绎,他对于此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内阁的三位阁老居然都没有反对,而是赞同!
而得到了内阁的支持,万历小胖子力排众议,敲定了先以征南军还有金吾左卫、府军前卫、御林军卫的“试点”,已观效果之后,再决定是否全国军户推广。
于是不少文官顿时熄火,而早已被清理卫所给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在还十分低迷的武勋们自然也不敢阻止。
于是居然用了不到三天的功夫,这个违背祖制的大事就被敲定了下来……
张居正还好,自己和他默契非凡,相比那位也明白自己的用意,而对于张四维这位末阁,他曾经明里暗里的与其商议了良久,最终还是打动了对方。
可吕调阳这是闹的哪一出?当年自己在扬州时可没给他什么好脸色,他居然没反对自己的这份奏章?
陆绎很是不解,于是他拖着病体找上了凌云翼,希望他能给自己解惑一番。
凌老爷子一听,顿时抚须长笑:“文渊啊文渊,你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对于某些官场的潜规则却并不太了解啊。”
“还望老大人提示。”陆绎老脸一红,恭敬道。
“我大明可不是前宋。”凌云翼缓缓说道:“前宋的党争可是在史书上历历在目,就好比王介甫和司马君实二人的斗争,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王介甫就是王安石,大名鼎鼎的王拗公,而司马君实也不是凡人,而是传说中幼时砸缸救人的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