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量收购粮食、粗布和棉花
丰阳县毕竟就只是一个小县城,高端消费群体就这么多,除了开张那几天,门口买酒的人排着长队,几天过后,那种供不应求的情况就没有了,销量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店铺里的限购白酒,因为价格高昂,每天卖出去的不到一半,其余的都积压在店铺里。
但是限购这个说法,薛双双一直没让取消。
周诚有些不解的问薛双双:“少夫人,现在酒坊里的酒水已经足够供应,为什么还要限购?”
为什么要限购?
那是因为,等白酒的名声传出去,外地人都来购买的时候,面对整个大顺朝的酒客,有多少都不够卖啊。
并且,饥饿营销这种策略,就算是隔了一个时空,也照样好用啊。
薛双双对周诚道:“ 因为现在白酒的名声还没有传出去。”
周诚一下就听明白了,忙道:“还是少夫人有远见。”
薛双双笑了笑,论智慧,她比不上古人,她只是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积累。
永宁候夫人陆氏给薛双双送了三十个人过来,全是新买的丫鬟小厮,二十个男的,十个女的,年龄在十四到二十岁之间,连同卖身契一起,送到薛双双手里。
薛双双把二十男的全都交给徐进训练,不要求这些人十项全能,却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最重要的忠心,另外十个丫鬟就直接交给徐、张两位嬷嬷。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进训练人的时候让郑大郎几兄弟看到了,第二天,郑家几兄弟通过郑大娘给薛双双传话,说是想跟徐管家学本事。
薛双双乐了。
郑家四兄弟淳朴忠厚,又有一把好力气,让徐进训练几天,学点实战技巧,当个护院那个绰绰有余啊。
难得他们这么上进,薛双双大手一挥,准了。
郑大郎带着几个弟弟高高兴兴跟着徐进训练去了,开头几天差点没被虐哭,后来习惯了训练强度,慢慢就正常了。
可能思想简单的人,因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分心,所以他们在学习某件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时,就学得特别快。
连徐进都忍不住对薛双双说过几次,说郑家几兄弟聪明,而且特别肯吃苦。
薛双双对此特别满意,特意让徐进给郑家四兄弟每人配了一件趁手的武器算是奖励。
因为无双酒坊里推出竹林记的卤味,清水镇竹林记食馆的生意更加火爆起来,每天店门没开就有人在外面排队等候,直到店里的卤味卖完了,还有人因为没买到失望离开。
薛顺有心想扩大规模,再开铺子,却因为陈秋娘的肚子越来越大只能暂时搁浅,心里已经开始规划,等陈秋娘生了之后,他急需解决处理的事件,依然轻重缓急,排了顺序出来。
竹林记食馆生意火爆,无比酒坊的吸金能力更加强大,因为白酒的高利润,每天的纯利至少几百上千两银子,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薛双双拿到银子之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大量收购粮食,二是大量收购棉花和粗布。
北疆的冬季不但时间长,而且气候极寒,一旦进入冬日,呵气成冻、滴水成冰,十几年前,老永宁候和世子会战死在北疆,就是因为后备军需忽然断了,几十万大军差点饿死冻死在战场上。
老永宁候没办法,只能带领大军进入北蛮,争夺粮草,只是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不是薛双双心里不阳光,就凭永宁候姜铣一听说要去北疆打仗,就不敢把亲儿子领回京城这点,她就不得不先防备着点。
上战场的事情,她不会,也做不了,但一些可以预防的后续事项,却可以早做准备。
薛双双做这些,除了永宁候姜铣是姜湛的亲爹这个原因之外,更因为有那些北疆战士的付出,让她得以在这个大顺朝平平稳稳活下去。
不知不觉中,白溪村附近的庄子,几乎全被徐进想办法买下来了,用来藏粮食和棉花。
但粮食好办,粗布和棉花却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东西,必须先做成棉衣,才能起作用。
薛双双当然可以花钱请人做棉衣,可无缘无故做这么多棉衣总得有个理由,做事的人不知道轻重,一旦在外面说漏嘴,后果十分严重。
薛双双愁了好几天,也没想出来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好,徐进却主动来找她,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
徐进:“少夫人,属下斗胆,想问少夫人一声,那些棉花和粗布,可是用来缝制棉衣的?”
徐进是永宁候姜铣的亲信,薛双双目前所做的这些,都不会瞒他。
薛双双点头:“是用来缝制棉衣的,除了棉衣之外,还要缝制一些棉被。”北疆战场上的伤病员,应该特别需要保暖。
徐进看一眼她的神色,又问:“那缝制棉衣棉被的人手,少夫人找好了吗?”
薛双双摇头:“没有,一直没找到适合的人手干活。”
她问:“徐护卫是有什么好主意?”
徐进道:“回少夫人的话,属下确实想从少夫人这里求得恩典,把缝制棉衣棉被的事情接过来。”
徐进这人几乎不管闲事,如今主动提及要负责缝棉衣这种琐事,让薛双双十分意外。
她问道:“徐护卫能找到合适的干活的人手?”
徐进重重点了下头:“能!”
缝制棉衣棉被需要暗中进行,不能泄露出去,这一点,相信徐进比她更清楚,既然这样,徐进还敢打包票,那就说明这些干活的人手是绝对安全的。
薛双双不再多问,非常爽快道:“那好,缝制棉衣棉被这一块就交给你了,工钱按市价给,但是质量一定要保证,不能偷工减料。”
徐进连连摆手道:“不不不,不用这么多工钱。”
嗯?
薛双双看向他:“干活哪有不给工钱的?”
徐进道:“回少夫人的话,这些人,有些是从北疆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受了伤没法养活自己,有些是死去士兵的家属,男人战死了,剩下孤儿寡母,生存艰难。”
“他们在外面找不到活干,只求少夫人赏一口饱饭吃。”
店铺里的限购白酒,因为价格高昂,每天卖出去的不到一半,其余的都积压在店铺里。
但是限购这个说法,薛双双一直没让取消。
周诚有些不解的问薛双双:“少夫人,现在酒坊里的酒水已经足够供应,为什么还要限购?”
为什么要限购?
那是因为,等白酒的名声传出去,外地人都来购买的时候,面对整个大顺朝的酒客,有多少都不够卖啊。
并且,饥饿营销这种策略,就算是隔了一个时空,也照样好用啊。
薛双双对周诚道:“ 因为现在白酒的名声还没有传出去。”
周诚一下就听明白了,忙道:“还是少夫人有远见。”
薛双双笑了笑,论智慧,她比不上古人,她只是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积累。
永宁候夫人陆氏给薛双双送了三十个人过来,全是新买的丫鬟小厮,二十个男的,十个女的,年龄在十四到二十岁之间,连同卖身契一起,送到薛双双手里。
薛双双把二十男的全都交给徐进训练,不要求这些人十项全能,却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最重要的忠心,另外十个丫鬟就直接交给徐、张两位嬷嬷。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进训练人的时候让郑大郎几兄弟看到了,第二天,郑家几兄弟通过郑大娘给薛双双传话,说是想跟徐管家学本事。
薛双双乐了。
郑家四兄弟淳朴忠厚,又有一把好力气,让徐进训练几天,学点实战技巧,当个护院那个绰绰有余啊。
难得他们这么上进,薛双双大手一挥,准了。
郑大郎带着几个弟弟高高兴兴跟着徐进训练去了,开头几天差点没被虐哭,后来习惯了训练强度,慢慢就正常了。
可能思想简单的人,因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分心,所以他们在学习某件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时,就学得特别快。
连徐进都忍不住对薛双双说过几次,说郑家几兄弟聪明,而且特别肯吃苦。
薛双双对此特别满意,特意让徐进给郑家四兄弟每人配了一件趁手的武器算是奖励。
因为无双酒坊里推出竹林记的卤味,清水镇竹林记食馆的生意更加火爆起来,每天店门没开就有人在外面排队等候,直到店里的卤味卖完了,还有人因为没买到失望离开。
薛顺有心想扩大规模,再开铺子,却因为陈秋娘的肚子越来越大只能暂时搁浅,心里已经开始规划,等陈秋娘生了之后,他急需解决处理的事件,依然轻重缓急,排了顺序出来。
竹林记食馆生意火爆,无比酒坊的吸金能力更加强大,因为白酒的高利润,每天的纯利至少几百上千两银子,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薛双双拿到银子之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大量收购粮食,二是大量收购棉花和粗布。
北疆的冬季不但时间长,而且气候极寒,一旦进入冬日,呵气成冻、滴水成冰,十几年前,老永宁候和世子会战死在北疆,就是因为后备军需忽然断了,几十万大军差点饿死冻死在战场上。
老永宁候没办法,只能带领大军进入北蛮,争夺粮草,只是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不是薛双双心里不阳光,就凭永宁候姜铣一听说要去北疆打仗,就不敢把亲儿子领回京城这点,她就不得不先防备着点。
上战场的事情,她不会,也做不了,但一些可以预防的后续事项,却可以早做准备。
薛双双做这些,除了永宁候姜铣是姜湛的亲爹这个原因之外,更因为有那些北疆战士的付出,让她得以在这个大顺朝平平稳稳活下去。
不知不觉中,白溪村附近的庄子,几乎全被徐进想办法买下来了,用来藏粮食和棉花。
但粮食好办,粗布和棉花却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东西,必须先做成棉衣,才能起作用。
薛双双当然可以花钱请人做棉衣,可无缘无故做这么多棉衣总得有个理由,做事的人不知道轻重,一旦在外面说漏嘴,后果十分严重。
薛双双愁了好几天,也没想出来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好,徐进却主动来找她,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
徐进:“少夫人,属下斗胆,想问少夫人一声,那些棉花和粗布,可是用来缝制棉衣的?”
徐进是永宁候姜铣的亲信,薛双双目前所做的这些,都不会瞒他。
薛双双点头:“是用来缝制棉衣的,除了棉衣之外,还要缝制一些棉被。”北疆战场上的伤病员,应该特别需要保暖。
徐进看一眼她的神色,又问:“那缝制棉衣棉被的人手,少夫人找好了吗?”
薛双双摇头:“没有,一直没找到适合的人手干活。”
她问:“徐护卫是有什么好主意?”
徐进道:“回少夫人的话,属下确实想从少夫人这里求得恩典,把缝制棉衣棉被的事情接过来。”
徐进这人几乎不管闲事,如今主动提及要负责缝棉衣这种琐事,让薛双双十分意外。
她问道:“徐护卫能找到合适的干活的人手?”
徐进重重点了下头:“能!”
缝制棉衣棉被需要暗中进行,不能泄露出去,这一点,相信徐进比她更清楚,既然这样,徐进还敢打包票,那就说明这些干活的人手是绝对安全的。
薛双双不再多问,非常爽快道:“那好,缝制棉衣棉被这一块就交给你了,工钱按市价给,但是质量一定要保证,不能偷工减料。”
徐进连连摆手道:“不不不,不用这么多工钱。”
嗯?
薛双双看向他:“干活哪有不给工钱的?”
徐进道:“回少夫人的话,这些人,有些是从北疆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受了伤没法养活自己,有些是死去士兵的家属,男人战死了,剩下孤儿寡母,生存艰难。”
“他们在外面找不到活干,只求少夫人赏一口饱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