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夏写完以后,对着赵有瓜和月红抱拳道了一声:“告辞。”然后这才离开了赵有瓜的客栈。
  回到逍遥山庄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正午。江夏跟几位夫人一一报过平安以后,立刻又马不停蹄的换上朝服进了皇宫。
  乾清宫中,杨一清正和杨廷和为这届科举的主考官人选而争执不休,杨一清属意的是宋文风、杨廷和则提议的是钟汉国。
  这两个人分属的自然是不同的阵营,代表是江夏一派和杨廷和一派的不同利益。
  众所皆知,这科举主考官一位至关重要。因为按照常例,科举主考官和当科士子是有师生名分的。而得以金榜题名的士子,事后都会去拜访主考官,这个时候就是主考官为自己派系笼络人才的时候到了。
  虽然新科士子刚入朝堂官职不会太高,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迟早有一天,这些新人会成为大明朝廷的中坚力量。而那个时候,他分属于哪个阵营就十分的举足轻重了。
  所以说,杨一清和杨廷和从早朝散过以后就一直争论着这个问题,但一直也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宋文风在礼部任职已经五年,为何不能由他出任主考一职?若我所记不差,钟汉国之前似乎是吏部的人吧?”
  “正是因为钟汉国以往在吏部任职,所以他更知道朝廷需要的是那一种人才,由他出任主考,再合适不过。”
  “砰!”乾清宫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江夏一抖朝服的下摆走进乾清宫。坐在龙椅上读着书的朱载江抬头看见江夏,顿时把书一扔,兴奋地叫道:“太傅,你回来啦。”
  江夏蹲下身子张开双臂,任由朱载江一下扑到自己怀中。
  江夏宠溺地抱着朱载江,用下颌的胡子叮着朱载江的小脸蛋儿问道:“告诉太傅,太傅没在的这些日子里,有没有用功读书?”
  “有啊,朕四书五经都有学,李太傅也说朕很用功,并且很有天赋。”朱载江道。
  江夏笑了笑,伸手捏了一下朱载江的小鼻子道:“看把你给能的。”
  说完,江夏抱着朱载江走到李东阳面前,说道:“辛苦师父了。”
  李东阳轻抚下巴微微颔首,说道:“平安回来就好。”
  江夏点了点头,转身看了一眼乾清宫里的内侍。两名内侍立刻会意,赶紧给江夏抬了一张椅子过来。
  江夏抱着朱载江坐下,然后问道:“现在在议什么?”
  “议此次科举主考一位由何人出任,我提议宋文风、杨大人提议钟汉国,如今暂未有结果。”杨一清道。
  从他的语气就能听出来,江夏回来了,他明显轻松了许多。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道:“那就宋文风吧,首辅大人觉得如何?”说完,江夏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眉头一皱。江夏如此轻描淡写的就决定此事,等于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睛。杨廷和自然不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他张了张口刚准备说话。江夏悠悠说道:“做人别太得寸进尺,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有些人已经吃的够饱了。我若是回来了还想继续吃,那我恐怕会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吃撑着是什么感觉。”
  江夏这番话意有所指,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得出来他是什么意思。杨廷和铁青着脸看着江夏,想了一会儿后点头道:“就以太傅大人所言,主考一职交由宋文风出任吧。”
  “多谢杨大人。”江夏看着杨廷和微微笑着说道。
  杨一清看了江夏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一直议而未决的事,没想到江夏一出现就有了结果。像那些类似于“会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吃撑着是什么感觉。”这种几乎直白威胁的话,恐怕也真就只有江夏能够当着五大顾命大臣的面,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吧。
  既然主考的事已经确定下来,那也就没有什么好再提的了。
  王琼看向江夏,问道:“太傅大人,你安全归来,莫不是已经和鞑靼签订了友好盟约?”
  江夏点了点头,道:“没错,我已经和鞑靼可汗签订永久友好盟约,双方自即日起便是兄弟之邦。
  作为条件,我将在大宁和鞑靼互开边市,以推动大明和鞑靼的友好关系。”
  “互开边市?”杨廷和微微皱了皱,说道:“这边关互开边市也不是不行,但是却极为危险。以往边关的边市,常常遭受鞑靼人掠夺。所以我们答应了和鞑靼互开边市,这经营的人可不好找。”
  江夏看了杨廷和一眼,微微笑着说道:“放心,这件事我会全权操持,去大宁的人我会自己找。”
  “好吧。”杨廷和点了点头。
  其实他哪里知道江夏最希望看见的结果就是杨廷和不来掺合,那大宁的商品交易市场最终会产生多大的利益,江夏现在还不敢妄下断言,不过他知道,反正是一笔很庞大的数字。
  说完了和鞑靼签订盟约的事,那基本上今天的议会就到此为止了。杨廷和刚刚站起身来准备宣布结束,但是江夏却悠悠地从衣袖之中抽出一张纸,说道:“杨大人莫急,我处还有一事。”
  杨廷和坐回到位置上,看着江夏问道:“什么事?”
  江夏把纸展开,开始念道:“辽东镇总兵夏侯武,平调西宁卫、蓟州镇总兵调福州司、固原镇……”
  江夏一个接着一个念下去,足足念了四十多个名字。
  这份名单是他刚回到逍遥山庄时,耿中秋递给他的,全是自他离开以后大明各地官员的调动情况。
  这九边重镇是大明边防之所在,如此频繁的,大规模的调动重要将领,历来罕见。
  杨廷和想要做什么,江夏自然很清楚。他手中握着名单,看向杨廷和道:“杨大人,请问自我离开京师以后,你这些动作是何用意?”
  杨廷和要是个地痞无赖的话肯定会在这个时候向江夏吐口水。你丫的刚才要科举主考一职的时候,话语中不是默认了这些事吗,现在主考一职让给你了,你又把这些事儿翻出来说是几个意思?
  杨廷和铁青着脸,瓮声瓮气地说道:“此乃兵部的正常调动而已。”
  “正常调动?”江夏微微一笑,突然脸色猛变,大声吼道:“什么狗屁正常调动,不就是你要掌管兵权而已。
  你这是什么意思?老子离开京师去鞑靼,冒着这条小命就丢在鞑靼草原上不回来的风险,去和鞑靼可汗谈判。结果你们就趁着我离开的时候,在我背后搞这些小动作?
  你这算是意思?不不不……应该这样问你们?你们这算是什么东西?”
  “江夏,你说话注意一点!”王琼忍不住说道。
  “注意你妈。”江夏把那张纸直接扔在王琼的脸上,说道:“你是兵部尚书,你他娘不知道这些人的调动会造成什么后果吗?现在要是开战,就凭你新换上去的那些人,能指挥得动边关的那些兵油子吗?
  你们要争权也看看眼下是什么情况好不好,就他妈顾头不顾尾,现在你们告诉我,边关真要出个什么事儿,你们谁去担这个责任?”
  “江太傅。”一直没有说话的夏渊明突然叫了江夏一声,“现在木已成舟,再说这些也于事无补了。若你有什么好的提议就说出来,大家商议。在座六个人里面,属你年纪最轻,如此说话恐怕有些不合适。”
  如果是一般人说这话,江夏大吐沫星子立刻就飞过去了。
  可是夏渊明是夏凤雏的爷爷,江夏倒不好不顾兄弟情分,对他胡言乱语。江夏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夏大人教训的是,在下失言了。”
  说完,江夏扫了杨廷和与王琼一眼,说道:“我决定了,要在京师开设‘讲武堂’,替大明培养行伍人才。”
  靠!你发一顿脾气,骂半天人,真正的目的就是这个吧?
  王琼和杨廷和都想回骂江夏一顿了,可是刚才江夏又接着夏渊明的坡下了个矮桩,承认自己失言,此刻王琼他们也不好死抓着江夏刚才的事不放了。
  毕竟……他们是有素质的人不是?
  杨廷和抚了抚自己下巴的胡须,说道:“此事牵涉太广,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第423章 代夫纳妾
  “从长计议?”江夏看着杨廷和嗤笑一声,然后笑容尽没,点了点头:“好,那就依杨大人所言,此事在下暂且不提,从长计议。”
  “嗯?”杨廷和惊讶地看向江夏,他原本只是觉得自己应该阻拦他一下,所以出口说从长计议。但是却没有想到,江夏竟然一口答应下来,真的就从长计议了?
  这不对啊,这不符江夏的脾性啊。杨廷和心中刚刚升起这样的念头。
  江夏突然走到王琼面前,从王琼手中抽出那张写着各个九边大将调动的名单。他将名单递给杨一清,说道:“劳烦杨大人去吏部取这些人的履历给我,若是从军不足五年者,一律将其调还远处!”
  后手在这儿!杨廷和瞪着江夏,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掉出来了。这有点儿耍无赖的意思了吧,抓住这事儿就不准备放手了是不是?已经即成的事实,再要是推翻了从来,那不就等于当着全天下官员的面狠狠煽他杨廷和的耳光吗。
  杨廷和瓮声瓮气地说道:“江太傅,这样做恐怕有些不妥吧。这些人调度之时,我们五个顾命大臣可都是商议表态过的,如今仅凭你一人之言说调还原处就调还原处?”
  江夏早就料到杨廷和会这样说,于是说道:“资历不够凭什么担任边关大将?你们商议表态的时候,我在不在?我不在为何不等我回来了再从长计议?
  现在我回来了,我就要重新商议此事。如果我们商议得不出结果……”
  江夏把朱载江抱到自己坐的椅子上放好,然后躬身对朱载江行礼道:“那我江夏就请求圣上明断独裁。”
  “江夏你……”杨廷和无语了。
  你这家伙好歹也是个状元出身吧?是个读书人吧?这还要不要脸了?六岁的皇上,你居然能厚着脸皮说出“明断独裁”四个字来?
  杨廷和叹息一声,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开口了。他站起身来说道:“好了,已经即成之事实,再做变动易乱人心,令人惶恐。而江夏所提之事,于国有利,何来需要从长计议之理?”
  江夏一听李东阳这话心中暗道了一声:“姜还是老的辣”。李东阳这完全就是跳出来打圆场的,一边承认杨廷和之前所决定的事不再重新复议,另外一方面也直接说定了,江夏开讲武堂的事就由着他。
  杨廷和看了李东阳一眼后,微微吸了口气,点头道:“既然李大人都这样说了,那此事就暂依江太傅吧。不过下官提醒太傅大人一句,这国库近来银子吃紧,恐怕拿不出多少银子来供你办武堂。”
  江夏笑了笑道:“放心,银子我有的是,朝廷一文钱不出也没问题。不过既然朝廷不出银子,那么一些不需要银子的东西就必须得大力支持我,毕竟我这也是为朝廷办事不是?”
  说完,江夏轻轻拂了一下衣袖道:“好了,若各位大人没有其它事,那今日的政议就到此为止吧。”
  丢下这句话,江夏伸手抱起朱载江道:“走,太傅今天教你打狗棍法,学会了专打老狗、癞皮狗。”
  说着,未曾理会怒极抬头的杨廷和,江夏已经出了乾清宫。
  京师近几日热闹非凡,从大明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越来越多,京师到处可见头戴士子方巾,穿着广袖大戴直衣的人。
  大多数的士子身上穿的都是红袍,一是显得喜庆,二也是讨一个好的意头。
  孔圣庙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香火鼎盛,前去参拜的士子络绎不绝。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孔圣人的庇佑,一举得中,金榜题名。
  还有一些比较迷信的士子会找来往届状元的墨宝、随身之物放于身上,希望借此能沾染一点状元的才气,令自己在赴考之时更加的无往不利。
  这其中论往届状元,最有名的非江夏莫属。
  以刚过而立之年就出任当今圣上的太傅,位列六大顾命大臣之一。妥妥的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才气官运两亨通之人啊。
  这段时日里,凡是跟江夏有关的书籍,无论是为他著书立传的,还是里面收录了他一两首诗词歌赋的书,全都卖断了货。
  而江夏所住的逍遥山庄后门口小巷处,那里专门有一个地方是逍遥山庄下人倒垃圾用的。
  每天都会有不少士子站在那里等,逍遥山庄里的垃圾一认出来他们就会前去翻找,希望能够找到一两副江夏的丹青墨宝。
  而江夏闲来没事的时候倒也真画了一幅《傲雪梅花图》,结果因为墨汁不小心低落在画面上被污,所以他随手扔了。
  结果这幅图被翻垃圾的士子们找到,竟然引起了一场群体斗殴,有五个士子轻伤,两个士子恐怕会落下残疾。
  全京师都在搜寻江夏的墨宝,这让赵有瓜记起来,江夏似乎还帮他写过家书。
  于是赵有瓜立刻修书一封回老家,让家中的父母一定要找到那封家书,并好生收藏。以后作为赵家的传家之宝,世代流传。
  京师为了江夏闹翻了天,江夏虽然有所耳闻,但也没有在意。
  科举的事他没管,讲武堂的事他还没开始弄,大宁商品交易市场的事江夏也只是安排了耿中秋他们,命人先做准备而已。
  江夏这几天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先迎娶苏媚娘进门。
  媚娘从杀人谷出来就一直跟着他,也算是亏欠了她多年。所以江夏决定了要堂堂正正的给他一个名字。
  主婚之人请的杨一清,证婚之人请的李东阳。
  不过整个婚礼并没有大肆宣扬铺张,只请了一些江夏的至交好友到逍遥山庄庆贺。
  不过这些至交好友之中有几个人可不太满意,一当然是我们尹家三小姐尹娇娇,二则是杨一清的宝贝独生女杨菁菁。至于三嘛,不是尹诗琴,也不是雪如沁,而是乌图雅。
  当然,也不知道她究竟为何不满意,反正就是不断在那里挑剔当天的饭菜不好。

章节目录